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60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姜筛选;S2:种姜催芽;S3:种姜掰芽;S4:栽植播种;S5:田间管理;S6:收获生姜,通过栽种前对种姜进行处理,有效杀灭种姜携带的有害菌,增强其抗病抗菌能力,有效促进其快速萌芽出苗,协以种姜多芽播种方式有效提高出苗率,且在播种期间科学管理增加生姜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成熟速度,促芽生长粗壮,提高苗期生长势和生活力,有效提高出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生姜栽培方法是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霜前收获;由于生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传统的生姜栽培都是实行均行单芽栽培方式,开沟种植在种植基地上,这样种植不仅导致生姜种植成本较高,且致病率高,而单株的发展又受株距和行距的影响,均行单芽栽培方式要想增加种植密度就只能从缩小株距和行距来入手,但生姜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姜种前期发芽阶段缓慢,对温度敏感,使得在播种前需要准备较长时间,工序繁琐,而且需要大量的姜种,因此这种传统栽培方法不利于生姜群体密度的发展,也不利于生姜的生长,不能实现生姜的超高产栽培需要,而且出苗时间的差异,导致苗的大小不一致,造成生姜种植产量较低和出苗率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种姜筛选:选择上年霜降前后收获的品质优良生姜茎蔸作为姜种;

6、s2:种姜催芽,将生姜茎蔸采用可降解胶凝状薄片包裹后,置于浸种液中浸泡1-3h,摆放在已备好的苗床上,并采用草木灰覆盖1-2cm厚,再采用锯末覆盖3-5cm,采用稻草覆盖,控制苗床温度在20-28°c,并且每隔11-15天采用万分之六的二氧化氯灭菌溶液喷洒一次,进行催芽;

7、s3:种姜掰芽:从生姜地刨出形同生姜块茎的种根,抖土掰芽,要求每块种根上都有2-3个芽基;

8、s4:栽植播种:播种地施足底肥和拌合消毒杀虫剂,整地起垄,姜沟上顶宽30-35cm、沟深25-30cm,在沟内施足底肥后,于播种前1—2小时浇透底水,待底水全部下渗后,将姜块平放于沟底,姜芽朝向一致,株距10-20cm,行距35-50cm,用锄将畦间沿沟一侧的湿土扒盖住姜种,厚度5—8厘米;

9、s5:田间管理:对生姜进行覆盖地膜遮荫、中耕除草、根据天气和墒情合理浇水,且种植期间追施尿素科学施肥;

10、s6:收获生姜:收获前2-3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收刨,生姜采收分为收嫩姜、收鲜姜和收种姜三步,嫩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鲜姜在初霜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采收,种姜可与鲜姜一并采收,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采收。

11、优选的,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是淀粉、纳米碳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可降解胶凝状薄片的厚度为3-8mm;

12、且可降解胶凝状薄片制备方法是将淀粉与水混合后,将其熬制成糊状物,并向糊状物种加入占淀粉质量0.1-1.3%的纳米碳粉,搅拌均匀后,再在平盘上摊薄成片,并冷却形成胶凝状。

13、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淀粉是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质量混合。

14、优选的,所述s2中浸种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10-15份、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5-10份、茶枯粉3-5份、棉籽饼3-5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松节油0.5-1份、纳米硼酸锌0.05-0.1份、氨基二茂铁0.05-0.1份、水100-150份;

15、浸种液制备方法为:向1/3水中加入茶枯粉和棉籽饼,充分分散后静置30min,并利用功率1.5kw磨浆机反复磨浆三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松节油,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剩余水、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混合15min,然后加入纳米硼酸锌和氨基二茂铁,充分混合后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在0.05-0.08mm,即得浸种液。

16、优选的,所述s2中的苗床是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c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制成,且每隔5-7天喷洒水一次,使得锯末湿润透并使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

17、优选的,所述s4中栽植播种保证每亩栽植7000株或亩用种根150—200公斤。

18、优选的,所述s5田间管理还需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c时去掉地膜,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为合理性,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应一周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19、优选的,所述s5中科学施肥包括以下步骤:

20、s51:生姜生姜出苗到30厘米并具1—2个小分枝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施农家肥,每亩配于少于5kg的尿素;

21、s52:当姜苗具6—8个分枝时,每亩施饼肥70—8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

22、s53:施足越冬肥,结合深耕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

23、(三)有益效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1、该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通过栽种前对种姜进行筛选处理,有效杀灭种姜携带的有害菌,增强其抗病抗菌能力,有效促进其快速萌芽出苗,协以种姜多芽播种方式有效提高出苗率,且在播种期间科学管理增加生姜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成熟速度,促芽生长粗壮,提高苗期生长势和生活力,有效提高出苗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是淀粉、纳米碳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可降解胶凝状薄片的厚度为3-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淀粉是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质量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浸种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10-15份、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5-10份、茶枯粉3-5份、棉籽饼3-5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松节油0.5-1份、纳米硼酸锌0.05-0.1份、氨基二茂铁0.05-0.1份、水100-1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苗床是将壤土和细河沙分别经70-80°C干燥8h,并以干燥后壤土和细河沙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25-0.3mm的催芽土制成,且每隔5-7天喷洒水一次,使得锯末湿润透并使催芽土含水量达到70-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栽植播种保证每亩栽植7000株或亩用种根150—200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田间管理还需待姜苗陆续出土后在地膜上打孔引出幼苗,且待白天地温达到15-20°C时去掉地膜,浇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在70-75%为合理性,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应一周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科学施肥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是淀粉、纳米碳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可降解胶凝状薄片的厚度为3-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可降解胶凝状薄片采用的淀粉是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质量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姜育苗出苗率的生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浸种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羧甲基壳寡糖聚合物10-15份、萜烯树脂/泊洛沙姆复合物5-10份、茶枯粉3-5份、棉籽饼3-5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松节油0.5-1份、纳米硼酸锌0.05-0.1份、氨基二茂铁0.05-0.1份、水100-150份;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特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鸿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