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5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应用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外墙,所述预制外墙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变截面圆形孔道,多个所述变截面圆形孔道的内部设置有变截面圆形棒,所述预制外墙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相配合使用的室外墙面洞口,所述预制外墙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相配合使用的室内墙面洞口,由于室外墙面洞口比室内墙面洞口的直径大10~15mm,从而使变截面圆形孔道形成一定的坡度,当遇雨水通过变截面圆形孔道向室内渗透时,在坡度的控制下,渗透水将存在向室外自然流淌的趋势,水渍向室内渗透受阻,坡度构造发挥挡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1、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预制外墙应用非常普遍,预制外墙端部相邻一侧往往设置有现浇段墙体,为完成现浇段墙体的模板安装,预制外墙端部需要预留模板加固专用孔道,这些孔道在现浇段墙体施工完成后需要后期二次封堵。

2、目前公告为:cn2070633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墙板及其防水结构,其设置了墙板本体,预制墙板的侧端面开有沿着预制墙板的侧端面竖向延伸的槽,该槽贯穿墙板本体的上下两个端面形成通槽,该槽具有连通侧端面的外槽和与外槽连通的内槽,外槽的槽宽小于内槽的槽宽,此技术的防水结构防水效果好,且装配效率高。

3、该专利虽然具备采用全装配式施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整体性好,施工周期短,资源节约,且竖向连接处均设置防水系统,防水效果极佳,经试验验证,在暴雨情况下也没有发现外墙渗水的情况发生,但是预制外墙在生产时,多采用在构件中直接预埋等直径pvc管材的方式形成模板加固专用孔道,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定质量隐患,由于孔内预埋有pvc管材,封堵材料多数为水泥类浆料,直接和pvc类材料接触,两种不同材料不易紧密结合,外墙面洞口封堵存在不严实的风险,后期外墙饰面完成后,孔道封堵处外墙面遇到雨水反复冲刷后易发生渗漏问题,导致户内墙面受潮影响住户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所提到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包括预制外墙,所述预制外墙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变截面圆形孔道,多个所述变截面圆形孔道的内部设置有变截面圆形棒,所述预制外墙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相配合使用的室外墙面洞口,所述预制外墙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相配合使用的室内墙面洞口。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预制外墙、变截面圆形孔道、变截面圆形棒、室外墙面洞口和室内墙面洞口,在使用时,预制外墙在生产阶段时,利用固定在预制墙模具边模上的工件装将变截面圆形棒固定在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位处,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拔出变截面圆形棒,从而在预制外墙上形成变截面圆形孔道,且预制外墙的两侧壁分别会形成室外墙面洞口和室内墙面洞口,能够供相邻浇段墙体模板安装加固时,安装对拉螺杆使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外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钢筋段,所述预制外墙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钢筋段相插接的第一插接孔。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钢筋段和第一插接孔,当两个预制外墙进行拼接时,将一个预制外墙通过第一钢筋段插接到另一个预制外墙上的第一插接孔中,从而便于两个预制外墙快速上下拼接固定。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外墙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钢筋段,所述预制外墙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钢筋段相插接的第二插接孔。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钢筋段和第二插接孔,当两个预制外墙进行拼接时,将一个预制外墙通过第二钢筋段插接到另一个预制外墙侧壁上的第二插接孔中,从而便于两个预制外墙快速左右拼接固定。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外墙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两个所述吊环对称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吊环,在对预制外墙进行使用时,吊车通过钢丝绳与吊环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预制外墙进行转移,大大提高预制外墙的安装效率。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截面圆形棒是一种线性渐变的变截面圆形金属棒材。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线性渐变的变截面圆形金属棒材的变截面圆形棒,便于使变截面圆形孔道呈线性渐变。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室外墙面洞口比室内墙面洞口的直径大10~15mm。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室外墙面洞口比室内墙面洞口的直径大10~15mm,从而使变截面圆形孔道形成一定的坡度,当遇雨水通过变截面圆形孔道向室内渗透时,在坡度的控制下,渗透水将存在向室外自然流淌的趋势,水渍向室内渗透受阻,坡度构造发挥挡水的功能。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截面圆形棒的长度比预制外墙的厚度大50~100mm。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变截面圆形棒的长度比预制外墙的厚度大50~100mm,方便变截面圆形棒插拔操作。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设置预制外墙、变截面圆形孔道、变截面圆形棒、室外墙面洞口和室内墙面洞口,在使用时,预制外墙在生产阶段时,利用固定在预制墙模具边模上的工件装将变截面圆形棒固定在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位处,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拔出变截面圆形棒,从而在预制外墙上形成变截面圆形孔道,且预制外墙的两侧壁分别会形成室外墙面洞口和室内墙面洞口,由于室外墙面洞口比室内墙面洞口的直径大10~15mm,从而使变截面圆形孔道形成一定的坡度,当遇雨水通过变截面圆形孔道向室内渗透时,在坡度的控制下,渗透水将存在向室外自然流淌的趋势,水渍向室内渗透受阻,坡度构造发挥挡水的功能。

18、基于上述改进点,本装置所实现的整体的技术效果是能在坡度的控制下,渗透水将存在向室外自然流淌的趋势,水渍向室内渗透受阻,坡度构造发挥挡水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包括预制外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变截面圆形孔道(2),多个所述变截面圆形孔道(2)的内部设置有变截面圆形棒(3),所述预制外墙(1)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2)相配合使用的室外墙面洞口(4),所述预制外墙(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2)相配合使用的室内墙面洞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钢筋段(6),所述预制外墙(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钢筋段(6)相插接的第一插接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钢筋段(8),所述预制外墙(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二钢筋段(8)相插接的第二插接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10),两个所述吊环(10)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圆形棒(3)是一种线性渐变的变截面圆形金属棒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墙面洞口(4)比室内墙面洞口(5)的直径大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圆形棒(3)的长度比预制外墙(1)的厚度大50~10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包括预制外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变截面圆形孔道(2),多个所述变截面圆形孔道(2)的内部设置有变截面圆形棒(3),所述预制外墙(1)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2)相配合使用的室外墙面洞口(4),所述预制外墙(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与变截面圆形孔道(2)相配合使用的室内墙面洞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钢筋段(6),所述预制外墙(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钢筋段(6)相插接的第一插接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模板加固孔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墙(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银波杨华荣刘锐张海龙边毓敏许贵传陈煌勇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