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8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涉及创面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网罩,所述网罩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盖板围绕合页在凹槽的内部展开,之后将冰袋放置入网罩内部的空腔中,之后闭合盖板,使得冰袋和网罩闭合在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冰袋内部的冰块能够缓解患者创口处出现的阵痛感,同时低温条件下,也能够防止患者的创口处出现腐烂或者滋生细菌的现象,有益于创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创面防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创面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之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967210u公开了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固定部为环形结构,具有外边缘和内边缘,所述外边缘与所述内边缘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固定部自所述内边缘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一环形壁,且所述凸起部内具有一容纳腔。该技术的创面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创面模型沾连、皱缩现象,并保持创面的相对清洁,同时能便与对创面进行给药操作,尤其是粉末状药物的给药,进而有助于获得准确地创面数据。

3、但是在对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创面保护时,目前现有的创面保护装置普遍通过层层防护带将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缠绕,虽然能够达到对picc患者创口处进行保护的效果,但是picc患者的创口处极易因空气不流通或者过热而造成创口腐烂或者滋生细菌的现象,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具有防止picc患者的创口处出现腐烂或者滋生细菌的现象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网罩,所述网罩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冰袋,所述冰袋的内部设置有冰块,所述防护壳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防护壳外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层。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保护时,工作人员将防护壳放置在picc患者的创口处外侧,使得防护壳对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包裹,之后将两个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身体部位上,通过两个魔术贴对粘,达到对防护壳进行固定的效果,在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保护时,工作人员将盖板围绕合页在凹槽的内部展开,之后将冰袋放置入网罩内部的空腔中,之后闭合盖板,使得冰袋和网罩闭合在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冰袋内部的冰块能够缓解患者创口处出现的阵痛感,同时低温条件下,也能够防止患者的创口处出现腐烂或者滋生细菌的现象,有益于创口的愈合,防护壳两侧的通气孔和第一滤网层能够让空气流通,工作人员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进而能够促进内外接空气的转换。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搭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支撑板搭接在防护壳顶部的矩形槽中。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中部套接有防滑垫片。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将螺栓螺纹连接至支撑板的内部,使得螺栓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进而能够对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防滑垫片套接在螺栓的中部,进而能够达到防止螺栓脱落的效果,当患者想要减轻防护壳的负重时,可将支撑板在防护壳的顶部进行拆卸,进而能够将电机、扇叶和支撑板与防护壳进行分离,进而减轻了防护壳的负重。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被取出之后,防护壳的顶部呈裸露状态,通过第二滤网层防止灰尘进入防护壳的内部。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球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包裹之后,橡胶球头和橡胶带与缓和的肌肤进行接触,由于橡胶球头和橡胶带的材质为橡胶,且橡胶材质柔软,进而能够对患者提供舒适性。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球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橡胶球头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的背面呈矩形状,多个橡胶球头也随之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防护壳、绑带、魔术贴、凹槽、合页、盖板、网罩、空腔、冰袋、电机、扇叶、通气孔和第一滤网层之间的设置,在对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保护时,工作人员将防护壳放置在picc患者的创口处外侧,使得防护壳对picc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包裹,之后将两个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身体部位上,通过两个魔术贴对粘,达到对防护壳进行固定的效果,在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保护时,工作人员将盖板围绕合页在凹槽的内部展开,之后将冰袋放置入网罩内部的空腔中,之后闭合盖板,使得冰袋和网罩闭合在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冰袋内部的冰块能够缓解患者创口处出现的阵痛感,同时低温条件下,也能够防止患者的创口处出现腐烂或者滋生细菌的现象,有益于创口的愈合,防护壳两侧的通气孔和第一滤网层能够让空气流通,工作人员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进而能够促进内外接空气的转换。

16、2、本技术,通过支撑板、螺栓、防滑垫片、滤网架、滤网层、橡胶带和橡胶球头之间的设置,电机通过支撑板搭接在防护壳顶部的矩形槽中,在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将螺栓螺纹连接至支撑板的内部,使得螺栓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进而能够对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防滑垫片套接在螺栓的中部,进而能够达到防止螺栓脱落的效果,当患者想要减轻防护壳的负重时,可将支撑板在防护壳的顶部进行拆卸,进而能够将电机、扇叶和支撑板与防护壳进行分离,进而减轻了防护壳的负重,防护壳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包裹之后,橡胶球头和橡胶带与缓和的肌肤进行接触,由于橡胶球头和橡胶带的材质为橡胶,且橡胶材质柔软,进而能够对患者提供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3),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合页(5),所述合页(5)的一侧铰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网罩(7),所述网罩(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冰袋(9),所述冰袋(9)的内部设置有冰块,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1),所述防护壳(1)外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12),所述通气孔(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搭接有支撑板(14),所述电机(10)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5),所述螺栓(15)的中部套接有防滑垫片(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架(17),所述滤网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层(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带(19),所述橡胶带(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球头(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球头(2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橡胶球头(20)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2),所述绑带(2)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3),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合页(5),所述合页(5)的一侧铰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网罩(7),所述网罩(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冰袋(9),所述冰袋(9)的内部设置有冰块,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1),所述防护壳(1)外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12),所述通气孔(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芳徐惠丽王海萍贾玮玮杨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