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35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吹气装置,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架,第一滑动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架,第二滑动架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螺纹螺接有配合板,配合板卡接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的下端面通过导流板卡接有吹塑管;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架,从而实现了吹气装置的左右移动,再通过设置第二滑动架,从而实现了吹气装置的前后移动,随后通过设置两个移动架与吹气装置的上下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吹气装置能够随意进行上下移动和前后左右调节,有效的减少了吹气装置的检修调节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吹塑机吹塑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成型,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吹塑机是一种塑料加工机器。将液体塑胶喷出来之后,利用机器吹出来的风力,将塑体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腔,从而制成产品,这种机器就叫做吹塑机。塑料在螺杆挤出机中被熔化并定量挤出,然后通过口膜成型,再有风环吹风冷却,然后有牵引机按一定速度牵引,卷绕机将其卷绕成卷;

2、使用时吹塑机通过热熔装置将塑料颗粒融化,随后通过管道进入吹气装置,再通过吹气装置进行吹塑,随后再通过模具进行挤压定型,随后进行脱模以及打磨抛光,在吹气装置进行工作时,吹气装置进行上下运动,进而配合底板模具进行出料以及定型处理;

3、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必须配合下端的底板模具进行吹塑工作,但是在工作中由于磨损以及其他问题会导致吹气装置与底板模具配合位置有差异,从而使得吹气装置吹出的塑料不能很好的被底板模具加工,进而需要经常对吹塑机的吹气装置进行位置调整,或者在底板模具发生改变时,需要对吹塑机的吹气装置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吹塑机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现有的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只能进行上下移动,调整其他方向的位置十分麻烦,需要很多时间进行调整,这无疑降低了吹塑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调整的吹塑机的吹气装置,从而减少吹塑机的吹气装置的调整时间,进而使得吹塑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本技术提供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吹气装置,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螺纹螺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卡接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下端面通过导流板卡接有吹塑管,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与配合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吹塑管滑动配合。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配合有滑轴,所述滑轴与第一滑动架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与滑轴,从而实现固定架与第一滑动架的滑动配合。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侧壁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一滑动架螺接,所述第一滑动架的内径远远大于吹气装置的外径;通过设置第二螺纹,从而实现通过第二螺纹控制第一滑动架的滑动,进而实现控制吹气装置的x轴的运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杆过盈配合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开设有与吹气装置配合的第一凹槽;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凹槽,从而实现第一滑动架与第二滑动架的固定连接,而第一凹槽则使得第二滑动架与吹气装置配合,优选的第一凹槽的内径远远大于吹气装置的外径,进而实现吹气装置相对第二滑动架运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滑动配合有配合板,所述第二凹槽与滑轴垂直;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从而实现配合板相对第二滑动架运动,第二凹槽与滑轴垂直则使得配合板实现z轴运动,配合板卡接吹气装置,进而实现吹气装置的z轴运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通过第一螺纹与配合板螺接,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凹槽平行;通过设置衔接块,从而实现通过第一螺纹控制配合板的运动,配合板带动吹气装置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板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吹气装置的下端面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三凹槽,从而实现配合板与吹气装置的限位,且第三凹槽与吹气装置滑动配合,进而使得吹气装置y轴运动不受影响。

10、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板的下端面过盈配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卡接导流板与限位板;通过设置支撑杆,从而实现导流板、限位板与配合板的卡接,且支撑杆进一步的限位了导流板的y轴运动,即限位了吹气装置的运动,能够有效的防止吹气装置发生抖动,有效的提高了吹气装置y轴运动的准确性。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开设有与支撑杆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与支撑杆过盈配合;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从而实现了导流板与支撑杆的滑动配合,即使得吹气装置可相对固定架做上下运动。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接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架与第二滑动架均与吹气装置侧壁有间隙;通过设置固定架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的整体稳定连接,第一滑动架与第二滑动架均与吹气装置侧壁有间隙则使得本装置实现吹气装置x、z两轴不同方向运动的距离可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架,从而实现了吹气装置的左右移动,再通过设置第二滑动架,从而实现了吹气装置的前后移动,随后通过设置两个移动架与吹气装置的上下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吹气装置能够随意进行上下移动和前后左右调节,有效的减少了吹气装置的检修调节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吹塑机吹塑作业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吹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架(4),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架(5),所述第二滑动架(5)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螺纹(6)螺接有配合板(7),所述配合板(7)卡接有吹气装置(2),所述吹气装置(2)的下端面通过导流板(8)卡接有吹塑管(9),所述导流板(8)的上端面与配合板(7)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吹塑管(9)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内滑动配合有滑轴(12),所述滑轴(12)与第一滑动架(4)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侧壁通过第二螺纹(13)与第一滑动架(4)螺接,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内径远远大于吹气装置(2)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杆(14)过盈配合有第二滑动架(5),所述第二滑动架(5)开设有与吹气装置(2)配合的第一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架(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滑动配合有配合板(7),所述第二凹槽(16)与滑轴(12)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架(5)的下端面设置有衔接块(17),所述衔接块(17)通过第一螺纹(6)与配合板(7)螺接,所述第一螺纹(6)与第二凹槽(16)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板(7)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与吹气装置(2)的下端面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板(7)的下端面过盈配合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卡接导流板(8)与限位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开设有与支撑杆(19)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20),所述限位板(10)的上端面与支撑杆(19)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接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架(4)与第二滑动架(5)均与吹气装置(2)侧壁有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吹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架(4),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架(5),所述第二滑动架(5)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螺纹(6)螺接有配合板(7),所述配合板(7)卡接有吹气装置(2),所述吹气装置(2)的下端面通过导流板(8)卡接有吹塑管(9),所述导流板(8)的上端面与配合板(7)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吹塑管(9)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内滑动配合有滑轴(12),所述滑轴(12)与第一滑动架(4)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侧壁通过第二螺纹(13)与第一滑动架(4)螺接,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内径远远大于吹气装置(2)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塑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架(4)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杆(14)过盈配合有第二滑动架(5),所述第二滑动架(5)开设有与吹气装置(2)配合的第一凹槽(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劲松李瑞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银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