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09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技术涉及一种束光器,包括第一屏蔽组件、第二屏蔽组件,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均呈长条状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屏蔽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屏蔽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一同步带机构。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有第二同步带机构,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同步带机构、第二同步带机构,以及设置驱动第一同步带机构和第二同步带机构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实现了束光器中大跨度叶片的平稳运动。本技术采用一个束光器替代多个采用小跨度叶片束光器的组合,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束光器


技术介绍

1、现有x光机中,通常设有束光器,控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在满足成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2、如cn204106032u中公开的一种自动医用x射线限束器的叶片运动装置,由叶片、同步带、连接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导轨组成。一对叶片由连接件分别固定在封闭同步带的相对侧边上。封闭的同步带套在由主动轮和从动轮构成的框架内,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带动两个连接件相向或反向运动,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叶片对称闭合或打开,从而实现限束器叶片定位约束x射线的功能。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束光器并不能实现大跨度叶片的平稳运动,在采用多个x射线发生器的x光机中,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小跨度叶片的束光器组合,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光器,实现了束光器的大跨度。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束光器,包括第一屏蔽组件、第二屏蔽组件,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均呈长条状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屏蔽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屏蔽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一同步带机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的一侧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的另一侧同步带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有第二同步带机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的一侧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的另一侧同步带连接;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的同步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间形成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上方设有至少两个x射线发生器。

5、进一步的,包括束光器支架,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上;所述束光器支架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轨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四端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轨相配合的第四滑块。

6、进一步的,包括束光器支架,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上;所述束光器支架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五滑轨配合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上均设有与所述第六滑轨配合的第六滑块。

7、更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带为多槽带,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多槽带相配合的连接件。

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组件、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和所述束光器支架均成弧形。

9、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均包括弧形框架,所述弧形框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叶片。

10、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上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的同步轮连接。

11、再进一步的,所述蜗轮蜗杆组件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所述同步轮连接。

12、再进一步的,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入端设有驱动电机或手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同步带机构、第二同步带机构,以及设置驱动第一同步带机构和第二同步带机构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实现了束光器中大跨度叶片的平稳运动。采用一个束光器替代多个采用小跨度叶片束光器的组合,结构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组件(1)、第二屏蔽组件(2),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均呈长条状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一同步带机构(3),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的一侧同步带(5)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的另一侧同步带(5)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有第二同步带机构(4),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一侧同步带(5)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另一侧同步带(5)连接;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同步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间形成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上方设有至少两个X射线发生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束光器支架(7),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8)相配合的第一滑块(9),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轨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四端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轨相配合的第四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束光器支架(7),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五滑轨配合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上均设有与所述第六滑轨配合的第六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5)为多槽带,所述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多槽带相配合的连接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和所述束光器支架(7)均成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均包括弧形框架(13),所述弧形框架(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叶片(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的蜗轮蜗杆组件(15),所述蜗轮蜗杆组件(1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同步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组件(15)通过万向传动装置(16)与所述同步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组件(15)的输入端设有驱动电机(17)或手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组件(1)、第二屏蔽组件(2),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均呈长条状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有第一同步带机构(3),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的一侧同步带(5)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的另一侧同步带(5)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有第二同步带机构(4),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一侧同步带(5)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另一侧同步带(5)连接;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和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的同步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组件(1)和所述第二屏蔽组件(2)间形成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上方设有至少两个x射线发生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束光器支架(7),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3)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4)固定在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所述束光器支架(7)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8)相配合的第一滑块(9),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轨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