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94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包括:标记笔体;笔头,笔头通过顶部的空心螺丝与所述标记笔体底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笔管,笔管插设在所述笔头与标记笔体的内壁且所述笔头的底部开设有可供笔管的笔尖部位贯穿的圆孔;操作杆,操作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安装在所述标记笔体的两侧,对齐导向结构,对齐导向结构安装在所述标记笔体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标记笔体进行描画时,通过导向辅助使得绘画更加精准,且在导向结构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与擦拭清洁结构联动,进而缩小擦拭的范围,进而降低重复劳动的时间,同时在可撕胶带的作用下,可以对身体上被酒精擦拭出来的污垢进行粘附,无需单独进行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式光伏支架,具体为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光伏属于常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技术较为完善,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其外部组件一般由太阳能电池阵列(组件)、电缆、逆变器等组成。

2、考虑到在吸收太阳能光时,需要太阳能板需要倾斜一定角度进行直对太阳,进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且太阳能板十分脆弱,十分容易在晃动中撞击到地面发生损坏,因此一般光伏的外部组件需要配合光伏支架进行辅助支撑,进而可以使得光伏组件更好得发挥作用。

3、一般的,传统的光伏支架直接将立柱与混凝土地面进行安装,此种安装方式需要大规模铺设水泥地面或者建造水泥桩,使得整体的安装成本增加,若是单独采取打桩的方式对光伏支架进行安装,固定桩只能在较为坚实的地面或者岩土层进行操作,在土质松软或者沙地无法安装,导致安装的普适性降低,且在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的太阳能板仅靠z字形压块或者t形压块固定,该方式仅能对两侧固定,一旦发生松动,使得太阳能板容易从顶部和底部脱离,进而造成损坏。

4、综上,需要提出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方法,包括:

4、前立柱和后立柱;

5、斜梁,斜梁的两侧通过三角固定块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

6、檩条,檩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与所述斜梁的顶部通过螺栓和垫块固定连接;

7、压块,压块通过螺栓和垫块与所述檩条的顶部固定安装,位于所述斜梁边缘处的压块呈z字形,位于两个所述斜梁之间的压块呈t字形,用于固定光伏组件;

8、前斜撑和后斜撑,前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前立柱的通过抱箍固定安装,另一端与所述斜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斜撑的一端通过抱箍与所述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

9、地形适应结构,地形适应结构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用于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进行安装;

10、防脱固定结构,防脱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檩条之间,用于辅助所述压块进行固定防脱;

11、固定防护结构,固定防护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后立柱之间,用于对逆变器进行安装和防护。

12、优选的,所述地形适应结构还包括螺旋管桩以及用于固定螺旋管桩和前立柱或者后立柱的半圆夹片,所述半圆夹片的内壁开设有三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壁插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前立柱或者后立柱的底部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杆相适配的第二插孔,所述螺旋管桩的顶部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杆插入的第三插孔。

13、优选的,所述螺旋管桩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预埋桩,所述预埋桩预埋在土壤松弛或者沙地内,所述螺旋管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全叶片,所述全叶片位于预埋桩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螺旋管桩的外表面位于预埋桩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圆块,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两端分别与转动圆块的外表面和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转动圆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滑块,所述预埋桩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滑槽。

15、优选的,所述防脱固定结构包括操作筒,所述操作筒的两端均卡接有连接圆块,所述操作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圆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16、优选的,所述连接圆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壁开设有过水槽,所述檩条的内壁开设有可供螺纹杆插入的第三通孔,所述檩条的内壁位于第三通孔的两侧开设有可供限位杆插入的第四通孔。

17、优选的,所述操作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孔块,所述螺孔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三螺杆的外表面位于螺孔块的下方螺纹连接有螺孔垫片,所述螺孔垫片位于斜梁的内部。

18、优选的,所述固定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板和横梁和固定夹片,所述固定夹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筒,所述辅助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两端分别与辅助筒和矩形板固定的第二扭簧,所述矩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字板,所述人字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槽,所述人字板的外表面位于矩形开口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水板。

1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预留孔,所述固定夹片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预留孔,所述横梁与固定夹片和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横梁的固定槽内插设有两个第四螺杆,所述第四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第四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抱箍,所述横梁通过u形抱箍与后立柱固定。

20、优选的,还包括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前立柱和后立柱与斜梁通过螺栓和垫块固定安装,将檩条与斜梁通过螺栓和垫块固定安装,同时将压块与檩条固定安装,并将前斜撑和后斜撑分别与前立柱和后立柱固定安装,此时在光伏组件置于压块与檩条之间进行固定

22、s2、当安装于土壤或者岩石层地面时,此时将螺旋管桩上的第三插孔与半圆夹片上位于底部的第一插孔对齐,同时将前立柱或者后立柱上的第二插孔与半圆夹片上位于顶部的第一插孔对齐,此时将三个第一螺杆分别插入三个第一插孔内进而配合两个半圆夹片可以对螺旋管桩进行固定,进而将螺旋管桩底部的全叶片转动卡进土壤或者岩石层内;

23、s3、当安装于沙地或者土质松软地面时,在螺旋管桩与前立柱或者后立柱固定前,将其顶部插入到预埋桩内,预埋桩为混凝土材质,此时球形滑块可以滑动进矩形滑槽内,此时在预埋桩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杆和转动圆块在固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进而将连接杆展开,此时将螺旋管桩与前立柱或者后立柱固定,先将预埋桩置于预埋槽内,进而进行打桩操作;

24、s4、将螺孔垫片放入斜梁的内部,此时将螺孔块置于斜梁的上方,接入将第三螺杆转动卡入螺孔块和螺孔垫片的内部,将固定螺母拧进第三螺杆的底部,此时将连接圆块卡入操作筒的内壁,进而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齐,将第二螺杆插入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进而将第二螺母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环境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甘保良张恒赵云杨希望覃林成汪鸿运陈伯韬程松
申请(专利权)人: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