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及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86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构及台架,该支撑机构能够安装于台架的台面板的底部,包括支撑架本体以及装配连接件。该支撑架本体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梁体和支撑框,该支撑框固连于该梁体,能够支撑于该台架的放置位。该装配连接件包括U形卡装框、第一连接翼板和第二连接翼板,该第一连接翼板和该第二连接翼板分别设置于该U形卡装框开口的相对两侧,该U形卡装框能够扣设于该梁体,该第一连接翼板和该第二连接翼板可拆卸连接于该台面板。该支撑机构与台架的台面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分体运输,同时便于安装拆卸,能够提升装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及台架


技术介绍

1、对于长度较长的台架或桌子,需要在台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中部支撑机构,以对台面进行支撑,保证台面的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目前,现有的中部支撑机构均采用焊接等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安装在台面底部。上述安装方式效率较低,且不便于分体运输。

2、因此,亟需一种支撑机构及台架,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与台架的台面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分体运输,同时便于安装拆卸,能够提升装配的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支撑机构,能够安装于台架的台面板的底部,包括:

4、支撑架本体,所述支撑架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梁体和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连于所述梁体,能够支撑于所述台架的放置位;

5、装配连接件,所述装配连接件包括u形卡装框、第一连接翼板和第二连接翼板,所述第一连接翼板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板分别设置于所述u形卡装框开口的相对两侧,所述u形卡装框能够扣设于所述梁体,所述第一连接翼板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台面板。

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梁体,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梁体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梁体的端部分别能够支撑于所述台架的放置位。

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本体还包括支脚组件,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梁体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梁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支脚组件。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脚组件包括第一管塞和支脚本体,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空心杆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开口处和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开口处分别插设有所述第一管塞,所述支脚本体深度可调地螺接于所述第一管塞。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本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开设钩挂槽,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对应于两侧的所述钩挂槽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挂接螺钉,所述挂接螺钉能够伸入所述钩挂槽中,所述盖板能够挂接于所述挂接螺钉。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装配连接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u形卡装框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一连接翼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件,和/或,所述u形卡装框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件。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本体还包括第二管塞,所述梁体为空心杆状结构,所述梁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管塞,所述第二管塞的底面与所述梁体的底面齐平,沿远离所述梁体的方向,所述第二管塞的上端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塞开设安装孔,安装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台面板。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架,所述台架包括台面板和支撑腿,还包括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所述台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两端的所述支撑腿之间。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能够安装于台架的台面板的底部,包括支撑架本体以及装配连接件。该支撑架本体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梁体和支撑框,该支撑框固连于该梁体,能够支撑于该台架的放置位。也就是说,该支撑架本体能够对台面板形成支撑,保证其结构稳固性。该装配连接件包括u形卡装框、第一连接翼板和第二连接翼板,该第一连接翼板和该第二连接翼板分别设置于该u形卡装框开口的相对两侧,该u形卡装框能够扣设于该梁体,该第一连接翼板和该第二连接翼板可拆卸连接于该台面板。也就是说,该支撑机构与台面板通过该u形卡装框实现可拆卸连接,无需焊接,便于该支撑机构与台面板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提升装配的效率,且能够实现支撑机构与台面板的分体运输,提升了运输的简便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能够安装于台架的台面板(10)的底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一支杆(112)和第二支杆(113),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梁体(111),所述第一支杆(112)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113)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分别能够支撑于所述台架的放置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00)还包括支脚组件(120),所述第一支杆(112)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113)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支脚组件(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组件(120)包括第一管塞(121)和支脚本体(122),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均为空心杆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杆(112)的端部开口处和所述第二支杆(113)的端部开口处分别插设有所述第一管塞(121),所述支脚本体(122)深度可调地螺接于所述第一管塞(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00)还包括盖板(130),所述盖板(13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0)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开设钩挂槽(131),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对应于两侧的所述钩挂槽(13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挂接螺钉(114),所述挂接螺钉(114)能够伸入所述钩挂槽(131)中,所述盖板(130)能够挂接于所述挂接螺钉(1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连接件(200)还包括加强件(240),所述U形卡装框(210)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一连接翼板(220)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件(240),和/或,所述U形卡装框(210)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板(230)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件(2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00)还包括第二管塞(140),所述梁体(111)为空心杆状结构,所述梁体(111)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管塞(140),所述第二管塞(140)的底面与所述梁体(111)的底面齐平,沿远离所述梁体(111)的方向,所述第二管塞(140)的上端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塞(140)开设安装孔(141),安装螺栓(14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141)和所述台面板(10)。

10.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板(10)和支撑腿(20),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所述台面板(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腿(20),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两端的所述支撑腿(20)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能够安装于台架的台面板(10)的底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一支杆(112)和第二支杆(113),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梁体(111),所述第一支杆(112)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113)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分别能够支撑于所述台架的放置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00)还包括支脚组件(120),所述第一支杆(112)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113)远离所述梁体(11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支脚组件(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组件(120)包括第一管塞(121)和支脚本体(122),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均为空心杆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杆(112)的端部开口处和所述第二支杆(113)的端部开口处分别插设有所述第一管塞(121),所述支脚本体(122)深度可调地螺接于所述第一管塞(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00)还包括盖板(130),所述盖板(13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0)的相对两侧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海太欧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