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83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该面料为八路一循环;其中,2路、4路、5路和7路织入第一纱线,1路、3路、6路和8路分别织入第二纱线,1路、2路、5路和6路均为成圈、集圈、浮线组合方式织入纱线,1路和2路的浮线位置相同,5路和6路的浮线位置相同,1路与5路的浮线位置不同;3路和7路以成圈和集圈组合方式织入纱线,4路和8路均以上针盘成圈、下针筒成圈的相间隔方式织入,本技术采用双面结构织法,搭配细旦丙纶丝的的纱线+锦纶66和莱卡长丝,利用集圈和成圈在布面两侧上形成错位的透气孔,使孔与孔的编织之间的空隙缩小,进而达到阻挡水滴使其无法穿透面料,能有效的阻挡雨水,又能起到的透气的作用,避免闷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料,具体是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1、纺织面料最初仅用于制作普通的衣物,因此,人们对其功能的要求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面料开始出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使用者对其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环保面料在制作服装时,为了使其穿着舒适,都会赋予面料良好的透气性,但是面料一旦具备透气性会导致面料的防水性欠佳,造成透气性与防水性难以两全的情况;2、现有的环保面料回弹性较差,长期使用后面料容易出现褶皱,影响服装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该面料为八路一循环;其中,2路、4路、5路和7路织入第一纱线,1路、3路、6路和8路分别织入第二纱线,1路、2路、5路和6路均为成圈、集圈、浮线组合方式织入纱线,所述1路和2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5路和6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1路与5路的浮线位置不同;3路和7路以成圈和集圈组合方式织入纱线,4路和8路均以上针盘成圈、下针筒成圈的相间隔方式织入。

3、进一步的,所述1路、2路均为十针一循环,且其第一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二针和第六针均为下针筒成圈,第三针至第五针均为浮线;1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集圈;2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集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成圈

4、进一步的,所述5路、6路均为十针一循环,且其第一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六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成圈,第七针至第九针均为浮线;5路的第三针和第五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二针和第四针均为下针筒集圈;6路的第三针和第五针均为上针盘集圈,第二针和第四针均为下针筒成圈。

5、进一步的,所述3路为十针一循环,其第一针至第六针以下针筒成圈和上针盘成圈相间隔排列方式编织,第七针和第九针为下针筒集圈,第八针和第十针为上针盘成圈。

6、进一步的,所述3路为十针一循环,其第一针、第七针和第九针为下针筒成圈,第三针和第五针为下针筒集圈,第二针、第四针、第六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上针盘成圈。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为细旦丙纶丝,所述第二纱线为由锦纶66和莱卡长丝双股搓捻而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采用双面结构织法,搭配细旦丙纶丝的的纱线+锦纶66和莱卡长丝,利用集圈和成圈在布面两侧上形成错位的透气孔,使孔与孔的编织之间的空隙缩小,进而达到阻挡水滴使其无法穿透面料,能有效的阻挡雨水,又能起到的透气的作用,避免闷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为八路一循环;其中,2路、4路、5路和7路织入第一纱线,1路、3路、6路和8路分别织入第二纱线,1路、2路、5路和6路均为成圈、集圈、浮线组合方式织入纱线,所述1路和2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5路和6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1路与5路的浮线位置不同;3路和7路以成圈和集圈组合方式织入纱线,4路和8路均以上针盘成圈、下针筒成圈的相间隔方式织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路、2路均为十针一循环,且其第一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二针和第六针均为下针筒成圈,第三针至第五针均为浮线;1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集圈;2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集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成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5路、6路均为十针一循环,且其第一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六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成圈,第七针至第九针均为浮线;5路的第三针和第五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二针和第四针均为下针筒集圈;6路的第三针和第五针均为上针盘集圈,第二针和第四针均为下针筒成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3路为十针一循环,其第一针至第六针以下针筒成圈和上针盘成圈相间隔排列方式编织,第七针和第九针为下针筒集圈,第八针和第十针为上针盘成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3路为十针一循环,其第一针、第七针和第九针为下针筒成圈,第三针和第五针为下针筒集圈,第二针、第四针、第六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上针盘成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为细旦丙纶丝,所述第二纱线为由锦纶66和莱卡长丝双股搓捻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为八路一循环;其中,2路、4路、5路和7路织入第一纱线,1路、3路、6路和8路分别织入第二纱线,1路、2路、5路和6路均为成圈、集圈、浮线组合方式织入纱线,所述1路和2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5路和6路的浮线位置相同,所述1路与5路的浮线位置不同;3路和7路以成圈和集圈组合方式织入纱线,4路和8路均以上针盘成圈、下针筒成圈的相间隔方式织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路、2路均为十针一循环,且其第一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二针和第六针均为下针筒成圈,第三针至第五针均为浮线;1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成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集圈;2路的第七针和第九针均为上针盘集圈,第八针和第十针均为下针筒成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5路、6路均为十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钢张盈盈顾效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谷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