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拉窗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76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申请涉及门窗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提拉窗,所述提拉窗包括窗体和开启扇;所述窗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开启扇封闭的窗口,在所述窗口侧边上,靠近所述窗口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锁点,靠近所述窗口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下锁点;所述上锁点和所述下锁点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闭体,所述开启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闭体配合的第二锁闭体;应用本技术方案,在开启扇在关闭过程中,随着开启扇从开启状态运动至关闭状态过程中,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实现自动锁闭,无需关窗人员的手动锁紧,在开启扇开启时,也可以随着开启扇从关闭状态运动至开启状态过程中,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实现自动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门窗,尤其涉及一种提拉窗


技术介绍

1、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保证室内阳光充足的同时,可以起到防雨防风的效果,现代的窗户以开启形式区分,主要有平开、推拉、上悬、下悬和提拉等几个开启形式。

2、其中,平开、推拉、上悬和下悬,均要求窗口外预留一定的区域,以供窗户开启,开启的窗户延伸出墙体外,容易遮挡视野,同时容易受到室外移动物体的损坏。而提拉窗是采用上下提拉的开启方式的门窗,其上扇和下扇均可开启,开启后,上扇和下扇均不会延伸出墙体,市场应用越来越广。

3、但是,提拉窗一般设置在层高较高的场所,特别是会展中心、候车厅等大型建筑中,提拉窗距离人员站立面(地面)的高度较高,在提拉窗关闭后,需要提拉窗提供更高的密闭性,故需要再提拉窗关闭后,对提拉窗的活动扇施加多个锁紧作用力,此时,关窗人员很难快速锁紧数量较多,安装高度较高的提拉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拉窗,应用在高层建筑,在提拉窗关闭后,在提拉窗关闭后,需要提拉窗提供更高的密闭性,故需要再提拉窗关闭后,对提拉窗的活动扇施加多个锁紧作用力,此时,关窗人员很难快速锁紧数量较多,安装高度较高的提拉窗,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提拉窗。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拉窗,一种提拉窗,包括窗体和开启扇;所述窗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开启扇封闭的窗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侧边上,靠近所述窗口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锁点,靠近所述窗口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下锁点;

3、所述上锁点和所述下锁点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闭体,所述开启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闭体配合的第二锁闭体;

4、在所述开启扇从开启状态运动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锁闭体与所述第二锁闭体实现锁闭动作;

5、在所述开启扇从关闭状态运动为开启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锁闭体与所述第二锁闭体实现解锁,其中,关闭状态是指开启扇完全封闭所述窗口,开启状态是指开启扇未完全封闭所述窗口。

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和所述第二锁闭体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7、其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所述开启扇的锁紧轨迹设置为不平行于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以在开启扇从开启状态运动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相互接触后,逐渐增大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之间的挤压力;

8、其中,锁紧轨迹的范围是指开启扇运动轨迹中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相互接触时对应的轨迹范围。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和所述第二锁闭体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所述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与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不平行,以在所述开启扇关闭过程中,以在开启扇从开启状态运动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相互接触后,逐渐增大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之间的挤压力;

10、其中,所述锁紧面为第一锁闭体与所述第二锁闭体相互抵接的平面,或者,为相互抵接的面在抵接位置的切面;锁紧轨迹的范围是指开启扇运动轨迹中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相互接触时对应的轨迹范围。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和所述第二锁闭体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12、其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所述开启扇的锁紧轨迹设置为平行于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在开启扇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勾接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在开启扇外侧受风压作用下,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之间的挤压力增大,以增强开启扇的抗风压强度;

13、其中,所述锁紧面为第一锁闭体与所述第二锁闭体相互抵接的平面,或者,为相互抵接的面在抵接位置的切面;锁紧轨迹的范围是指开启扇运动轨迹中第一锁闭体的锁紧面和第二锁闭体的锁紧面相互接触时对应的轨迹范围。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锁闭面与竖直面设有一倾斜角度,第二锁闭体的锁闭面与竖直面平行,在开启扇关闭过程时,第一锁闭体与第二锁闭体接触后,第一锁闭体的锁闭面的倾斜角度使开启扇向窗体贴近,以使开启扇与窗体的密封结构形成挤压密封;

15、或者,

16、所述的第二锁闭体的锁闭面与竖直面设有一倾斜角度,第一锁闭体的锁闭面与竖直面平行,在开启扇关闭过程时,第一锁闭体与第二锁闭体接触后,第二锁闭体的锁闭面的倾斜角度使开启扇向窗体贴近,以使开启扇与窗体的密封结构形成挤压密封。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闭体中,最上端一个第一锁闭体至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锁闭体形成的区域为锁闭区,所述锁闭区上端至上锁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锁闭区下端至下锁点的距离,其中,上端是指靠近所述上锁点的一侧,下端是指靠近所述下锁点的一侧。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锁闭体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或者,多个所述第一锁闭体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与所述第二锁闭体为一对可分离的锁闭结构。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为u型挂钩,所述第二锁闭体为l型挂钩;

21、或者,所述第一锁闭体为l型挂钩,所述第二锁闭体为u型挂钩;

22、或者,所述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均为u型挂钩;

23、或者,所述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均为l型挂钩。

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数量大于等于个,且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之间的间距相等。

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锁闭体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且靠近所述下锁点的锁闭体间距小于靠近所述上锁点的锁闭体间距,其中,所述锁闭体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之间的间距。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锁闭体的数量至少为3个,在至少3个第一锁闭体中,最上端一个第一锁闭体至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锁闭体形成的区域为锁闭区,所述锁闭区上端至上锁点的距离等于所述锁闭区下端至下锁点的距离,且靠近所述下锁点的锁闭体间距小于靠近所述上锁点的锁闭体间距,其中,上端是指靠近所述上锁点的一侧,下端是指靠近所述下锁点的一侧,所述锁闭体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之间的间距。

2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锁点和所述下锁点中点为锁止中心,所述上锁点与所述锁止中心的第一锁闭体的数量为a,所述下锁点与所述锁止中心的第一锁闭体的数量为b,b>a≥0。

28、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点式锁紧装置,所述点式锁紧装置包括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提拉窗的第一锁闭体和第二锁闭体。

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拉窗,提拉窗包括窗体和开启扇;窗体上形成有供开启扇封闭的窗口,在窗口侧边上,靠近窗口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拉窗,包括窗体(1)和开启扇(2);所述窗体(1)上形成有供所述开启扇(2)封闭的窗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11)侧边上,靠近所述窗口(1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锁点(111),靠近所述窗口(1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下锁点(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与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不平行,以在所述开启扇(2)关闭过程中,以在开启扇(2)从开启状态运动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相互接触后,逐渐增大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之间的挤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锁闭面与竖直面设有一倾斜角度,第二锁闭体(4)的锁闭面与竖直面平行,在开启扇(2)关闭过程时,第一锁闭体(3)与第二锁闭体(4)接触后,第一锁闭体(3)的锁闭面的倾斜角度使开启扇(2)向窗体(1)贴近,以使开启扇(2)与窗体(1)的密封结构形成挤压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闭体(3)中,最上端一个第一锁闭体(3)至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锁闭体(3)形成的区域为锁闭区(5),所述锁闭区(5)上端至上锁点(111)的距离大于所述锁闭区(5)下端至下锁点(112)的距离,其中,上端是指靠近所述上锁点(111)的一侧,下端是指靠近所述下锁点(1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锁闭体(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或者,多个所述第一锁闭体(3)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与所述第二锁闭体(4)为一对可分离的锁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为U型挂钩,所述第二锁闭体(4)为L型挂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且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3)之间的间距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且靠近所述下锁点(112)的锁闭体间距小于靠近所述上锁点(111)的锁闭体间距,其中,所述锁闭体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3)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至少为3个,在至少3个第一锁闭体(3)中,最上端一个第一锁闭体(3)至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锁闭体(3)形成的区域为锁闭区(5),所述锁闭区(5)上端至上锁点(111)的距离等于所述锁闭区(5)下端至下锁点(112)的距离,且靠近所述下锁点(112)的锁闭体间距小于靠近所述上锁点(111)的锁闭体间距,其中,上端是指靠近所述上锁点(111)的一侧,下端是指靠近所述下锁点(112)的一侧,所述锁闭体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锁闭体(3)之间的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点(111)和所述下锁点(112)中点为锁止中心,所述上锁点(111)与所述锁止中心的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为A,所述下锁点(112)与所述锁止中心的第一锁闭体(3)的数量为B,B>A≥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窗,包括窗体(1)和开启扇(2);所述窗体(1)上形成有供所述开启扇(2)封闭的窗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11)侧边上,靠近所述窗口(1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锁点(111),靠近所述窗口(1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下锁点(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依靠相互抵接的锁紧面实现锁紧,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与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不平行,以在所述开启扇(2)关闭过程中,以在开启扇(2)从开启状态运动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相互接触后,逐渐增大第一锁闭体(3)的锁紧面和所述第二锁闭体(4)的锁紧面之间的挤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体(3)的锁闭面与竖直面设有一倾斜角度,第二锁闭体(4)的锁闭面与竖直面平行,在开启扇(2)关闭过程时,第一锁闭体(3)与第二锁闭体(4)接触后,第一锁闭体(3)的锁闭面的倾斜角度使开启扇(2)向窗体(1)贴近,以使开启扇(2)与窗体(1)的密封结构形成挤压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拉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锁闭体(3)中,最上端一个第一锁闭体(3)至最下端的一个第一锁闭体(3)形成的区域为锁闭区(5),所述锁闭区(5)上端至上锁点(111)的距离大于所述锁闭区(5)下端至下锁点(112)的距离,其中,上端是指靠近所述上锁点(111)的一侧,下端是指靠近所述下锁点(112)的一侧。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阔天陈大鹏孙海东王晓龙马伟平乔詹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