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75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至少包括床架、底架、电动起背机构、电动升降机构、控制装置和脚轮起落机构。电动起背机构至少包括角度调节电动推杆和角度调节推杆电机,电动起背机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背板床架、主床架连接,该机构将背板床架从水平位置抬升并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在大于0°且不超过85°之间的夹角;电动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升降部件、连接架、高度调节电动推杆和高度调节推杆电机,其一端与主床架连接,另一端与底架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手控器和控制盒,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脚轮起落机构安装在底架上,控制固定在其下端的脚轮的收起、落下。本技术可快速、稳定地将床身、床头分别调节至合适高度与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


技术介绍

1、脑卒中、帕金森、偏瘫或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不便,医护人员通常会采用物理治疗、运动治疗(pt)等方法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由于此类患者行动不便,上下床、坐起等活动难以灵活实现,患者一般难以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会增加治疗操作的难度,因此需要专门的医疗设备来帮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

2、目前,市场上与此相关的医疗设备大多是通过丝杠或剪刀架等机构实现病床高度调节,通过电动推杆或剪刀架等机构实现背部角度调节,而且病床的高度调节大多采用手动方式实现,这种设备虽然能实现床高和背部角度调节,但是仍然存在调节速度缓慢、调节高度或角度不精确、调节时设备稳定性差、频繁调节角度后床垫位置偏移等问题。对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用于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病床床高和背部角度需求的快速、精准、稳定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床垫1、床架2、底架3、电动起背机构4、电动升降机构5、控制装置6和脚轮起落机构7;所述床架2至少包括主床架21和背板床架22,所述主床架21和背板床架22通过活页连接;

4、所述床垫1包括主床垫11和背板床垫12,所述主床垫1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床架21上面,所述背板床垫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背板床架22上面;所述底架3四端设置有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至少有四个,且焊接在底架3的四端;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至少包括角度调节电动推杆41和角度调节推杆电机42,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设置在所述背板床架22下方,调节所述背板床架22的角度;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至少有一个,且对称安装在背板床架22下方,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背板床架22上的第二固定架221铰接,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主床架21上的第一固定架211铰接;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以主床架21所在平面为水平面,即0°,所述电动起背机构4可将背板床架22从水平位置抬升并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在大于0°且不超过85°之间的夹角。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其至少包括升降部件51、连接架52、高度调节电动推杆53和高度调节推杆电机5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通过螺栓铰接安装在主床架21与底架3之间,控制床架2的升降,调节床身的高度;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的高度调节电动推杆5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架52上的第四固定架521铰接,所述高度调节电动推杆5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架3上的第三固定架31铰接,所述高度调节电动推杆53在运行过程中的中线与底架3所在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必须大于0°且不超过10°。所述控制装置6至少包括手控器61和控制盒62,控制盒62接收来自手控器61的控制信号,控制角度调节推杆电机42和高度调节推杆电机54的启动、停止和运动;所述脚轮起落机构7至少有四个,每个所述脚轮起落机构7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一个脚轮9。

5、所述主床架21靠近床头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架211,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焊接端中点与连接端中点的连线与主床架21所在平面形成一个最大可达60°的夹角。

6、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是根据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所受应力大小分布规律进行设计;因第一固定架211所受应力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所以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使得第一固定架211在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受力均匀。

7、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的升降部件51通过螺栓与连接架52铰接,所述升降部件51,其以四个为一组且在电动升降机构5中至少有一组,所述升降部件51是一个类似直角三角形的零件,其特点在于所述升降部件51的斜边设计为内凹的曲线,且在其内部切除了与外端形状相同的部分实体。

8、所述脚轮起落机构7两两通过连杆连接组成一组脚轮起落队,每一组脚轮起落队中的两个脚轮起落机构7对称安装在底架上,所述底架3上至少安装有两组脚轮起落队。

9、所述支撑脚8至少有四个,所述四个支撑脚8有三个为高度固定的支撑脚,有一个为高度可调节支撑脚81;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脚81通过底端的调节装置自由调节脚高。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设计的电动起背机构可控制背板床架的转动,能自由、快速、稳定地满足背部角度调节需求;

12、2、本技术设计的电动升降机构可控制主床架进行上下移动,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快速、稳定地调节床身到适合的高度;

13、3、本技术设计的升降部件,其整体外形类似直角三角形,斜边设计为内凹的曲线,在其内部切除了与外端形状相同的部分实体,避免升降部件在升降运动中产生应力集中,增加了电动升降机构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升降部件的使用寿命;

14、4、脚轮搭配有起落机构,通过起落机构可灵活控制脚轮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移动、静置两个不同的需求。

15、5、有一个支撑脚的高度是可调节的,一方面解决支撑脚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保证所述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在地面不平的工作环境中也能保持平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床垫(1)、床架(2)、底架(3)、电动起背机构(4)、电动升降机构(5)、控制装置(6)和脚轮起落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架(21)靠近床头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架(211),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焊接端中点与连接端中点的连线与主床架(21)所在平面形成一个最大可达6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是根据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所受应力大小分布规律进行设计;因第一固定架(211)所受应力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所以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使得第一固定架(211)在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受力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的升降部件(51)通过螺栓与连接架(52)铰接,所述升降部件(51),其以四个为一组且在电动升降机构(5)中至少有一组,所述升降部件(51)是一个类似直角三角形的零件,其特点在于所述升降部件(51)的斜边设计为内凹的曲线,且在其内部切除了与外端形状相同的部分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起落机构(7)两两通过连杆连接组成一组脚轮起落队,每一组脚轮起落队中的两个脚轮起落机构(7)对称安装在底架上,所述底架(3)上至少安装有两组脚轮起落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8)至少有四个,所述四个支撑脚(8)有三个为高度固定的支撑脚,有一个为高度可调节支撑脚(81);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撑脚(81)通过底端的调节装置自由调节脚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床垫(1)、床架(2)、底架(3)、电动起背机构(4)、电动升降机构(5)、控制装置(6)和脚轮起落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架(21)靠近床头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架(211),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焊接端中点与连接端中点的连线与主床架(21)所在平面形成一个最大可达6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折叠pt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是根据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所受应力大小分布规律进行设计;因第一固定架(211)所受应力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所以所述第一固定架(211)的宽度从焊接端到连接端依次减小,使得第一固定架(211)在电动起背机构(4)运行时受力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鸿岳亮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安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