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58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仪器检测端、计算机端和云端服务器;仪器检测端,包括:机箱、X射线荧光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微控制器、载物台、本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微控制器分别与本地通信模块、X射线荧光光谱模块和红外光谱模块相连接;计算机端,包括远程通信模块;计算机端通过本地通信模块与仪器装置连接;云端服务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计算机端相连接。本申请通过将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的检测数据,通过计算机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使用者能够实现远程查看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各种光谱分析具有快速、简单、重复稳定性高、对样品无损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理化分析等领域。联用技术的实施首先依赖于两种光谱分析原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可以准确识别红外线谱所不擅长的重金属,初级x射线激发试样中的原子,测定由此产生的x射线荧光的能量强度,根据各种元素的特征峰位来判断元素类型;当红外线照射到样品上时,分子中的原子会吸收这些光的能量,不同化学键或官能团的振动频率与红外线的振动频率相当,因此当分子吸收红外线能量时,会表现出对应于这些频率的振动吸收峰,以此判断分子类型。金属在接收到红外线时只会出现自由电子振荡行为,不会出现与化学键相关的分子振动,造成信号微弱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信息。

2、在传统方法中,样品从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测量后转运到近红外光谱仪中测量,期间人工搬运挪动样品,很容易出现测量点位不对齐和角度偏移的情况,造成检测的部位不一致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会将多台光谱分析仪融合在一起。申请号为202121507591.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物质参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中包括紫外-可见光光谱模块、近红外光谱模块、中红外光谱模块和x射线荧光光谱模块一种或者多种。

3、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检测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多种光谱检测仪的同时使用,避免了在挪动样品时,样品检测的部位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中,光谱仪均需要连接近端计算机来工作,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光谱仪的实验结果往往需要多次查看,或者多使用者查看,而每次都需要使用者来到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光谱仪的近端计算机来获取数据,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者无法远程查看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光谱仪检测数据的问题。

3、在一些实施例中,仪器检测端,包括:机箱、x射线荧光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微控制器、载物台、本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微控制器分别与本地通信模块、x射线荧光光谱模块和红外光谱模块相连接;

4、计算机端,包括远程通信模块;计算机端通过本地通信模块与仪器装置连接;

5、云端服务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计算机端相连接。

6、优选的,本地通信模块为线接口连接。

7、优选的,本地通信模块为无线连接模块。

8、优选的,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红外线模块中任一种或者多种。

9、优选的,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至人脸识别部件和控制处理部件。

10、优选的,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

11、优选的,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仪器检测端的工作状态。

12、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模块。

13、优选的,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警报模块。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的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识别到载物台的检测产品计算机端控制仪器检测端,进行定位检测产品的目标检测位置;计算机端控制仪器检测端,对检测产品的目标检测位置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计算机端控制仪器检测端,对检测产品的目标检测位置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计算机端获取仪器检测端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数据和近红外光谱检测数据;计算机端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检测数据请求,发送对应的检测数据。

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仪器检测端、计算机端和云端服务器;仪器检测端,包括:机箱、x射线荧光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微控制器、载物台、本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微控制器分别与本地通信模块、x射线荧光光谱模块和红外光谱模块相连接;计算机端,包括远程通信模块;计算机端通过本地通信模块与仪器装置连接;云端服务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计算机端相连接。

16、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的检测数据,通过计算机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使用者能够实现远程查看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

17、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检测端、计算机端和云端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通信模块为线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通信模块为无线连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红外线模块中任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至人脸识别部件和控制处理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仪器检测端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警报模块。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射线荧光和近红外光联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检测端、计算机端和云端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通信模块为线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通信模块为无线连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红外线模块中任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检测端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至人脸识别部件和控制处理部件。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其立袁文平成元彬薛福江酆毅单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