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3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技术公开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包括第一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第二阀体、电磁启动器、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第一阀体内设置阀密封座,第一阀体侧部设置输出接口;阀盖设置在第一阀体上;第一阀芯可移动设置在第一阀体内,第一阀芯与阀盖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靠在阀盖上,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阀体上;第二阀体设置在阀盖上;电磁启动器设置在阀盖上;第二阀芯可移动设置在第二阀体,电磁启动器与第二阀芯连接并驱使第二阀芯下降;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第二阀芯上,第二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阀体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腔和电磁启动器,电磁启动器驱使容纳腔内的气体输出,从而实现释放瓶内的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容器阀,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瓶容器阀


技术介绍

1、容器阀是消防领域常见的一种阀门,现有的容器阀不管是自动启动还是手动启动,阀门的开启需通过启动器接口处闸刀刺破容器阀内的阀门与瓶体之间的爆破膜片,使弹簧复位将容器阀开启,从而便于将灭火药剂释放扑灭火点。

2、然而,现有的容器阀再次使用时需更取下容器阀,将容器阀拆开后重新更换爆破膜片才能使用,因而增加了维护难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其通过设置容纳腔和电磁启动器,电磁启动器驱使容纳腔内的气体输出,从而实现释放瓶内的气体。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包括第一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第二阀体、电磁启动器、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

3、第一阀体内设置阀密封座,第一阀体侧部设置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位于阀密封座上侧;阀盖设置在第一阀体上,阀盖设置第一出气口;第一阀芯可移动设置在第一阀体内,第一阀芯与阀盖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靠在阀盖上,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阀体上以使第一阀芯抵靠在阀密封座上;第二阀体设置在阀盖上,第二阀体侧部设置能够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电磁启动器设置在阀盖上;第二阀芯可移动设置在第二阀体内以使第二出气口位于第二阀芯上方或者下方,电磁启动器与第二阀芯连接并驱使第二阀芯下降;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第二阀芯上,第二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阀体上。

4、进一步,第一阀体侧部设置安全泄放阀,安全泄放阀位于阀密封座下侧。

5、进一步,第一阀芯包括上密封段和下抵靠段,上密封段侧部能够沿着第一阀体内侧壁移动,下抵靠段的内径小于上密封段的内径,下抵靠段与上密封段之间形成与输出接口连通的托举空间。

6、进一步,阀密封座靠近第一阀芯的一端设置环形凸环;下抵靠段设置用于抵靠在环形凸环上的密封缓冲垫。

7、进一步,下抵靠段上设置导流件,导流件包括导流杆和导流块,导流杆可转动设置在下抵靠段上,导流块固定连接在导流杆的端部,导流块侧部抵靠在阀密封座内侧壁;导流件内设置导流通孔。

8、进一步,第一阀芯内设置防堵件,防堵件内形成与导流通孔连通的阀芯补气通道。

9、进一步,防堵件由憎水性塑料制成。

10、进一步,防堵件表面设置聚四氟乙烯膜。

11、进一步,第一阀芯还包括中结合段,中结合段上端与上密封段固定连接,中结合段下端与下抵靠段固定连接。

12、进一步,阀盖内设置供第二阀体连接的安装座,第一弹性件上端套接在安装座上。

13、进一步,第一阀芯上端形成供第一弹性件下端插入的限位槽。

14、进一步,第二阀芯上端设置上阀杆,上阀杆与电磁启动器内的施压杆连接并由施压杆驱使其下降。

15、进一步,第二阀芯下端设置下阀杆;第二弹性件套接在下阀杆上。

16、进一步,第二阀体底部设置供下阀杆穿过的让位穿孔。

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一,在使用时,可以将该驱动瓶容器阀与瓶体连接,如可以与氮气瓶连接,然后电磁启动器驱使第二阀芯下降,从而使得第二出气口位于第二阀芯上方,如此,容纳腔内的气体会经第二出气口后从第一出气口输出至外界,从而使得容纳腔内的气压下降,而瓶内的气压不变,此时瓶内的气体会将第一阀芯顶起,最后瓶内的气体从输出接口输出。在需关闭气体从输出接口输出时,关闭电磁启动器,此时第二阀芯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上升,使得第二出气口位于第二阀芯下方,从而停止容纳腔内的气体向外输出,而容纳腔由瓶内的气体缓慢补充,同时,第一阀芯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靠在阀密封座上,从而实现关闭气体从输出接口输出。因此,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腔和电磁启动器,电磁启动器驱使容纳腔内的气体输出,从而实现释放瓶内的气体,不需要刺破容器阀内的阀门与瓶体之间的爆破膜片,使用方便。

19、二,通过在第一阀体侧部设置安全泄放阀,在瓶内充装气体时,当气体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后,安全泄放阀打开而使气体跑出,从而防止瓶内的气体压力过大,使得整体安全性高。

20、三,通过设置上密封段和下抵靠段,在阀体与瓶体连接后,当瓶体内的气体不足而需要充装气体时,此时下抵靠段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靠在阀密封座上,将输出接口与充气管连接后,充气管与气源连接,充气管内的气体从输出接口输送至托举空间内,使得托举空间内的气压增大,此时第一阀芯在该气压的作用下上升,第一阀芯上升后,下抵靠段与阀密封座分离,使得气体从下抵靠段与阀密封座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瓶体内,从而实现充装气体。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腔和电磁启动器,电磁启动器驱使容纳腔内的气体输出,从而实现释放瓶内的气体,不需要刺破容器阀内的阀门与瓶体之间的爆破膜片,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第二阀体、电磁启动器、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体侧部设置安全泄放阀,安全泄放阀位于阀密封座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包括上密封段和下抵靠段,上密封段侧部能够沿着第一阀体内侧壁移动,下抵靠段的内径小于上密封段的内径,下抵靠段与上密封段之间形成与输出接口连通的托举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下抵靠段上设置导流件,导流件包括导流杆和导流块,导流杆可转动设置在下抵靠段上,导流块固定连接在导流杆的端部,导流块侧部抵靠在阀密封座内侧壁;导流件内设置导流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内设置防堵件,防堵件内形成与导流通孔连通的阀芯补气通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还包括中结合段,中结合段上端与上密封段固定连接,中结合段下端与下抵靠段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阀盖内设置供第二阀体连接的安装座,第一弹性件上端套接在安装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上端形成供第一弹性件下端插入的限位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二阀芯上端设置上阀杆,上阀杆与电磁启动器内的施压杆连接并由施压杆驱使其下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二阀芯下端设置下阀杆;第二弹性件套接在下阀杆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第二阀体、电磁启动器、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体侧部设置安全泄放阀,安全泄放阀位于阀密封座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包括上密封段和下抵靠段,上密封段侧部能够沿着第一阀体内侧壁移动,下抵靠段的内径小于上密封段的内径,下抵靠段与上密封段之间形成与输出接口连通的托举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瓶容器阀,其特征在于:下抵靠段上设置导流件,导流件包括导流杆和导流块,导流杆可转动设置在下抵靠段上,导流块固定连接在导流杆的端部,导流块侧部抵靠在阀密封座内侧壁;导流件内设置导流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福清柳金亮黄思旭王景志李文溪
申请(专利权)人:百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