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1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和车身连接,车身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第一铰接杆镜像设置于车身的两侧,第一铰接杆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车身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铰接杆,两个第二铰接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两个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第二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二转动件上还设置有第三滚轮;车头内设置有吞物组件,通过移动块、引导柱、卡接件和弹簧与限位板之间的配合,可以确保兽形态的稳定性,通过连杆与卡接口的配合可以确保车形态的稳定性,避免了车形态和兽形态之间卡接不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主流变形玩具有三种类型:一是电动变形玩具,由电机提供驱动力,由于电机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驱动,故可以实现较大角度和范围的变形;二是手动变形玩具,不需设置驱动结构,由玩家自主操作,可以根据玩家喜好进行变形;三是机械触发变形玩具,变形过程需要发生动作的动作件由解锁件进行机械锁定。其中,机械触发变形玩具采用机械锁定,在变换形态时的机械锁定的卡接位置卡接不牢靠,容易造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卡接处断开连接,使得玩具无法很好的保持变形之后的形态,影响小朋友玩玩具时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形玩具,通过第一连接部中的移动块、弹簧和卡接件与限位板之间的配合,在将车形态变成兽形态时,第一转动件带动卡接件旋转,弹簧随着卡接件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当转动到位时弹簧的反作用力会将移动块顶到限位板上的凹槽内,确保了兽形态的稳定性,当从兽形态变成车形态时,通过第二连接件中的连杆与车身上的卡接口配合,确保了车形态的稳定性。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形玩具,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和车身连接,车身远离车头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第一铰接杆呈镜像设置于车身的两侧,第一铰接杆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转动件远离车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转动件远离第二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车身靠近车头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铰接杆,两个第二铰接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两个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第二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二转动件上还设置有第三滚轮;

3、车头内设置有吞物组件。

4、优选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移动块、弹簧和卡接件;

5、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柱,引导柱的一端与移动块连接,引导柱的另一端与车身呈抵接设置,引导柱靠近车头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车身连接,限位板远离车头的一侧与引导柱呈抵接设置,限位板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设有凹槽;

6、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块呈抵接设置,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呈抵接设置;

7、卡接件设置于移动块远离车身的一侧,卡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呈卡接设置。

8、优选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杆;

9、连杆横向设置于第一转动件远离第二滚轮的一侧,连杆与第一转动件连接,连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为圆弧面,车身上开设有与圆弧面配合的卡接口;

10、优选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一齿轮;

11、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转动件靠近第三滚轮的一侧,第一齿轮与第三滚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传动件呈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能够与吞物组件连接。

12、优选地,吞物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转轴;

13、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三连接部所在的一侧,第二齿轮能够和第一齿轮呈啮合连接;

14、第三齿轮设置于车头内,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呈啮合连接,第三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连接,连接板远离第三齿轮的一侧与车头连接;

15、转轴设置于第三齿轮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转轴的一端在于第三齿轮呈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车头呈转动连接,转轴的周壁上围绕转轴的轴线均布设置有四个转动叶,转动叶与转轴连接。

16、优选地,转动叶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齿形槽。

17、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申请通过移动块、引导柱、弹簧、与限位板之间的配合,旋转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带动移动块旋转,移动块带动引导柱在限位板上移动,当引导柱移动至限位板上的凹槽处时,弹簧被压缩后的反作用力会将移动块顶起,移动块带着引导柱移动至限位板上的凹槽内,使得第一转动件的位置固定,确保兽形态的稳定性。

19、2、本申请通过连杆与卡接口的配合,转动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带着连杆移动,直至连杆的一端移动至卡接口内,使连杆卡在卡接口内,确保车形态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玩具,包括车头(1)和车身(2),车头(1)和车身(2)连接,其特征在于,车身(2)远离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杆(23),两个第一铰接杆(23)呈镜像设置于车身(2)的两侧,第一铰接杆(2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3),第一转动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32)和第二滚轮(331),第一转动件(3)远离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第一转动件(3)靠近第二滚轮(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3),车身(2)靠近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铰接杆(24),两个第二铰接杆(24)上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4),两个第二转动件(4)中的一个第二转动件(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41),第二转动件(4)上还设置有第三滚轮(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31)包括移动块(313)、弹簧(314)和卡接件(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33)包括连杆(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部(41)包括第一齿轮(4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吞物组件(11)包括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和转轴(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转动叶(122)远离转轴(121)的一端开设有齿形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玩具,包括车头(1)和车身(2),车头(1)和车身(2)连接,其特征在于,车身(2)远离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杆(23),两个第一铰接杆(23)呈镜像设置于车身(2)的两侧,第一铰接杆(2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3),第一转动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32)和第二滚轮(331),第一转动件(3)远离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第一转动件(3)靠近第二滚轮(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3),车身(2)靠近车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铰接杆(24),两个第二铰接杆(24)上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4),两个第二转动件(4)中的一个第二转动件(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41),第二转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沛彬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澄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