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47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光伏能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的储能监测不够细致,电能储存的可靠性和节能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步骤1、利用环境监测平台监测光伏阵列的实时受光状况;步骤2、利用计量设备a监测光伏阵列生产出的电量;步骤3、利用智能配电柜a将光伏发电的电流智能分配至电网、设备和储能机构;步骤4、利用智能监控平台监测储能机构,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对储能机构的电能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所述智能监控平台包括物联网监控平台、电流异常监控平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能源,具体为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储能系统一般选用多个具有两对输入输出端子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1至n),电池pack用于存储光伏组件(组件串1至n)转换的电能,电池pack与逆变器之间直接连接,电池pack间的功率端子和通信端子均为依次连接,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直接连接,通过旋钮硬开关进行开启/断开;

2、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3437791a,一种光伏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个电池模块、经由多个分断装置依次连接的多段控制母线、电池主母线以及与电池主母线相连的控制器,每段控制母线与对应的一个电池模块相连,且经由一个互锁分断装置连接至电池主母线,控制器分别与互锁分断装置、分断装置通讯连接,控制器检测故障,并在检测到分断装置故障或互锁分断装置故障时,控制分断装置和互锁分断装置的闭合/断开;

3、上述申请提供的光伏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其对光伏发电的储能监测不够细致,电能储存的可靠性和节能效果不够好,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光伏发电的储能监测不够细致,电能储存的可靠性和节能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利用环境监测平台监测光伏阵列的实时受光状况;

4、步骤2、利用计量设备a监测光伏阵列生产出的电量;

5、步骤3、利用智能配电柜a将光伏发电的电流智能分配至电网、设备和储能机构;

6、步骤4、利用智能监控平台监测储能机构,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对储能机构的电能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7、所述智能监控平台包括物联网监控平台、电流异常监控平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所述物联网监控平台同时监测电流异常监控平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所述电流异常监控平台同时监测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所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同时监测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所述温度监测平台与消防监测平台相互监测。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监测设备对光伏储能系统中的发电过程、电流分配过程和储能工序进行实时的监测,起到全面的监测效果,同时在储能环节中,增设多组监测平台进行叠加监测,包括物联网监控平台、电流异常监控平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对电流分配、电流储存模式、储存环境以及供电时机进行细致的监测,从而避免电能过度损耗,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和节能效果。

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光伏阵列与智能配电柜之间设置有用于逆变电流的光伏逆变器,所述计量设备a设置在光伏逆变器与智能配电柜a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光伏逆变器将光伏阵列产生的电流整流,然后输送至智能配电柜a。

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变压器a,所述变压器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计量设备b。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变压器a将智能配电柜a输出的电流整流,然后输送至电网,在输送过程中,还利用计量设备b对输出电流量进行监测。

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设备之间设置有变压器b。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变压器b整流智能配电柜a的输出电流,为设备供电。

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光伏发电的电能采用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两种模式,储能水电站的储能效率在70%-77%之间,并可以储存大量的电能,可将大部分电力储存,并且具有长时间储存低损耗的效果,储能电池组的储能效率在75%-85%之间,可提高储电效率和供电效率,满足对不同设备的供电需求,从而使得整个储能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

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与智能配电柜之间设置有储能变流器。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储能变流器将光伏发电向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供能。

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的输出端设置有智能配电柜b。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智能配电柜b对储能机构的输出电路进行合理的分配。

2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变压器a和变压器b均与智能配电柜b电性连接。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智能配电柜b的输出电流将分别通过变压器a和变压器b向电网和设备输送。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该专利技术利用多个监测设备对光伏储能系统中的发电过程、电流分配过程和储能工序进行实时的监测,起到全面的监测效果,同时在储能环节中,增设多组监测平台进行叠加监测,包括物联网监控平台、电流异常监控平台、断电保护与电路重启平台、温度监测平台和消防监测平台,对电流分配、电流储存模式、储存环境以及供电时机进行细致的监测,从而避免电能过度损耗,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和节能效果。

25、2.该专利技术对光伏发电的电能采用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两种模式,储能水电站的储能效率在70%-77%之间,并可以储存大量的电能,可将大部分电力储存,并且具有长时间储存低损耗的效果,储能电池组的储能效率在75%-85%之间,可提高储电效率和供电效率,满足对不同设备的供电需求,从而使得整个储能系统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阵列与智能配电柜之间设置有用于逆变电流的光伏逆变器,所述计量设备a设置在光伏逆变器与智能配电柜a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变压器a,所述变压器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计量设备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设备之间设置有变压器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与智能配电柜之间设置有储能变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水电站和储能电池组的输出端设置有智能配电柜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a和变压器b均与智能配电柜b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阵列与智能配电柜之间设置有用于逆变电流的光伏逆变器,所述计量设备a设置在光伏逆变器与智能配电柜a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变压器a,所述变压器a与电网之间设置有计量设备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柜a与设备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飞李发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