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诗江专利>正文

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38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由动力机构带动升降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靠近边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有同一个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架内壁上的层板,所述层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上模相配合的模具。通过圆盘和固定盘相对面之间设置的扭簧与转动杆的配合,实现了上模与压铸件的快速分离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活动盘上下滑动对脱模剂进行进液和储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压铸,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合金壳体压铸时通过加热铝合金让铝金属熔化为液体铝,将其浇入压铸机的模具内进行压铸冷却成型的过程,其中为铝合金进行压铸冷却成型的操作过程和解决问题步骤即为压铸成型的方法。

2、在常规的铝合金压铸件压铸方法中,通常会使用上下或左右两组模具,首先浇入金属溶液到模具内,再对压铸件进行合模压铸,最后压铸件会等待冷却进行脱模并取出压铸件。例如cn113399641a一种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度压铸成型方法和cn101905305b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等方法,在进液、压铸和脱模的过程中等待时间较长,故本申请提出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具备对压铸件进行进液、压铸和脱模的一系列连贯操作且效率更佳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s1、下压充气:在初始状态下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2.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包括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S4、进液脱模的具体步骤如下:在初始状态下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部中间位置,在压铸装置向下移动时,脱模剂液体穿过进液管(13)并通过单向阀C(31)进入腔体B(14)内,在上模(7)与模具(8)合模压铸时,滑动杆(15)带动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壁向上滑动,活动盘(26)上表面的液体通过单向阀A(19)向下流动,在压铸结束后,模具(8)与上方压铸装置远离,滑动杆(15)带动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壁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2.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包括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s4、进液脱模的具体步骤如下:在初始状态下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部中间位置,在压铸装置向下移动时,脱模剂液体穿过进液管(13)并通过单向阀c(31)进入腔体b(14)内,在上模(7)与模具(8)合模压铸时,滑动杆(15)带动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壁向上滑动,活动盘(26)上表面的液体通过单向阀a(19)向下流动,在压铸结束后,模具(8)与上方压铸装置远离,滑动杆(15)带动活动盘(26)在腔体b(14)的内壁向下滑动,活动盘(26)下表面的脱模剂液体通过单向阀b(20)进入导液管(5)内,脱模剂液体穿过圆盘(6),进入上模(7)的腔体a(25)内,液体通过腔体a(25)末端的倾斜状孔内喷射出,且孔口正对下方加工后的压铸件,对压铸件进行快速的冷却脱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由动力机构带动升降的传动柱(1),所述传动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上靠近边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4),四个所述限位杆(4)活动连接有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磊戴剑迪林文超马培培张平安陈诗江
申请(专利权)人:陈诗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