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及具有该顶棚的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23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该顶棚包括至少一设于安装平台一侧上的壳体、至少一可分离地盖设在壳体上的盖体、至少一柔性的帆布、至少两根支撑柱、至少两个间隔设于盖体内部的第一枢接部,本申请还涉及具有该顶棚的帐篷。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柱、第一枢接部以及盖体,当顶棚展开时,支撑柱的下部以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地面方向翻折且使得支撑柱的底部对应地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得支撑柱快速展开之后能够支撑顶棚,以实现帐篷的快速搭建,降低搭建帐篷时的体能消耗,当顶棚收纳时,支撑柱的下部以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壳体内侧方向翻转且使得支撑柱完全被收纳在盖体内部,从而使得支撑柱快速被收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帐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及具有该顶棚的帐篷


技术介绍

1、就目前而言,帐篷的顶棚部分需要设置一伞头,在帐篷搭建上通过展开伞头方式来实现顶棚的展开,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22051935.9,公开号:cn209760949u)披露了一种带锁定的伞头,包括上伞头和下伞头,所述下伞头套设在上伞头的轴端外周且能够上下移动以及一设置在下伞头上的锁定装置,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有以下的不足之处:由于伞头本事具有一定重量,在顶棚展开后还需要另外的安装支撑杆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托举伞头,从而对顶棚的安装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及具有该顶棚的帐篷,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顶棚展开之后需要另外的安装支撑柱,从而导致顶棚在展开的过程中造成不便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及具有该顶棚的帐篷,该帐篷包括至少一安装平台以及至少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顶棚,该顶棚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壳体、至少一可分离地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体、至少一柔性的帆布以及至少两根支撑柱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所述盖体内部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帆布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帆布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盖体的一部分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所述安装平台用于支撑所述壳体,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地面方向翻折且使得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对应地设置在地面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所述壳体内侧方向翻转且使得所述支撑柱完全被收纳在所述盖体内部。

4、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上的卡接件,所述支撑柱包括一支撑杆、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下部上的伸缩杆、一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的卡槽以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朝向所述支撑杆方向收缩,使得所述卡槽适配地卡接在所述卡接件的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卡槽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一设于所述伸缩杆底部上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二枢接部上的底脚,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一侧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一部分转动到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上,所述底脚的另一部分被收纳到所述卡接件的另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底脚跟随所述卡槽一起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支撑面与所述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伸缩杆朝向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延伸,使得所述底脚设置在地面上。

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7、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支撑柱、第一枢接部以及盖体,当顶棚展开时,支撑柱的下部以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地面方向翻折且使得支撑柱的底部对应地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得支撑柱快速展开之后能够支撑顶棚,以实现帐篷的快速搭建,便于顶棚的安装,降低搭建帐篷时的体能消耗,当顶棚收纳时,支撑柱的下部以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壳体内侧方向翻转且使得支撑柱完全被收纳在盖体内部,从而使得支撑柱快速被收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8、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杆的顶部枢接安装在第一枢接部上,使得当顶棚展开时,直接将支撑杆以第一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之后,拉伸伸缩杆即可使得支撑柱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实现快速的支撑顶棚,设置卡接件在顶棚收纳时,将卡槽适配地卡接在卡接件的一部分上,从而快速完成支撑柱的收纳,且能够对支撑柱进行有效的固定,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该帐篷具有至少一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该顶棚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壳体、至少一可分离地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体、至少一柔性的帆布以及至少两根支撑柱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所述盖体内部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帆布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帆布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盖体的一部分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所述安装平台用于支撑所述壳体,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地面方向翻折且使得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对应地设置在地面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所述壳体内侧方向翻转且使得所述支撑柱完全被收纳在所述盖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上的卡接件,所述支撑柱包括一支撑杆、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下部上的伸缩杆、一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的卡槽以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朝向所述支撑杆方向收缩,使得所述卡槽适配地卡接在所述卡接件的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卡槽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还包括一设于所述伸缩杆底部上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二枢接部上的底脚,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一侧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一部分转动到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上,所述底脚的另一部分被收纳到所述卡接件的另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底脚跟随所述卡槽一起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支撑面与所述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伸缩杆朝向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延伸,使得所述底脚设置在地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限位部上的锁止件,所述限位部用于体调节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当所述锁止件的执行部压紧在所述限位部上时,所述伸缩杆的长度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当所述锁止件的执行部与所述限位部相分离时,所述伸缩杆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杆,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帆布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在所述连接杆的上侧,所述连接杆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盖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一第三枢接部、至少一第一横杆、至少一第二横杆、至少一第四枢接部以及至少一第五枢接部,所述第三枢接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枢接部的另一部分上且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在转动时以所述第三枢接部为轴心,所述第五枢接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盖体内部,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五枢接部的另一部分上且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在转动时以所述第五枢接部为轴心,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枢接安装在所述第四枢接部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枢接安装在所述第四枢接部的另一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装配部,所述底脚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配部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底脚设置在所述装配部上,使得所述支撑柱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照明灯组。

9.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该帐篷包括至少一安装平台以及至少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顶棚,所述顶棚为权利要求1-8其中任意一项的所述顶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该帐篷具有至少一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该顶棚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上的壳体、至少一可分离地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体、至少一柔性的帆布以及至少两根支撑柱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所述盖体内部的第一枢接部,所述帆布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帆布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盖体的一部分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所述安装平台用于支撑所述壳体,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地面方向翻折且使得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对应地设置在地面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以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轴心朝向所述壳体内侧方向翻转且使得所述支撑柱完全被收纳在所述盖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上的卡接件,所述支撑柱包括一支撑杆、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下部上的伸缩杆、一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的卡槽以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枢接部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支撑柱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朝向所述支撑杆方向收缩,使得所述卡槽适配地卡接在所述卡接件的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卡槽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帐篷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还包括一设于所述伸缩杆底部上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枢接安装在所述第二枢接部上的底脚,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一侧上,当所述顶棚收纳时,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一部分转动到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上,所述底脚的另一部分被收纳到所述卡接件的另一部分上,当所述顶棚展开时,所述底脚跟随所述卡槽一起与所述卡接件相分离,所述底脚以所述第二枢接部为轴心转动,使得所述底脚的支撑面与所述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伸缩杆朝向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延伸,使得所述底脚设置在地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昇立莱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