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07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结构模板支撑领域中的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上顶托尾部与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下顶托尾部与盘扣架的顶部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的问题,其通过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抗扭转能力强,便于对铝模板回顶加固,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以对铝模板实现支撑,无需采用木方支撑铝模板,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模板支撑,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技术介绍

1、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建筑领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筑技术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模板支撑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2、盘扣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也称为菊花盘式脚手架、插盘式脚手架、轮盘式脚手架或扣盘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采用热镀锌材料制作,具有牢固的特点,采用铝合金结构钢制作,强度比普通碳钢脚手架高两倍左右。盘扣式脚手架采用插销式连接方法,连接更为牢固,其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室外装修和舞台搭建等领域,具有支撑力强、承载能力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

3、在高大模板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盘扣架的顶部设置顶托,顶托上放置有木方,盘扣架通过顶托和木方来支撑模板,顶托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起到平衡的作用。顶托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抬运或者使用手动搬运车进行搬运木方至顶托上,然后顶托调运木方至作用面,然而,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

4、以上缺陷,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顶托调运木方的转运效率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影响了施工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所述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所述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所述上顶托头部与所述下顶托头部抵接,所述上顶托尾部与所述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顶部连接。

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横杆、接头竖杆,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顶托尾部连接。

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接头竖杆垂直设置。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上顶托尾部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接头竖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下顶托尾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盘扣杆螺纹连接。

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上顶托头部包括上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上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下顶托旋转的第一限位腔,所述下顶托头部包括下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下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下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上顶托旋转的第二限位腔,且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抵接,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腔内,至少一部分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腔内。

9、进一步的,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尾部连接。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加强筋为柱状。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14、上述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中,接头组件与铝模板连接,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上顶托尾部与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下顶托尾部与盘扣架的顶部连接,即盘扣架通过上顶托头部与下顶托头部抵接,抗扭转能力强,便于对铝模板回顶加固,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以对铝模板实现支撑,本技术无需采用木方支撑铝模板,安装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整体建设工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所述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所述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所述上顶托头部与所述下顶托头部抵接,所述上顶托尾部与所述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横杆、接头竖杆,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顶托尾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接头竖杆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托尾部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接头竖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托尾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盘扣杆螺纹连接。</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托头部包括上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上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下顶托旋转的第一限位腔,所述下顶托头部包括下顶托头部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下顶托头部侧板,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与两个所述下顶托头部侧板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接头上顶托旋转的第二限位腔,且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抵接,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腔内,至少一部分所述上顶托头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头部底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顶托尾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上顶托、接头下顶托、与所述铝模板连接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上顶托包括上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上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上顶托尾部,所述接头下顶托包括下顶托头部、设置在所述下顶托头部的底部的下顶托尾部,所述上顶托头部与所述下顶托头部抵接,所述上顶托尾部与所述接头组件的底部连接,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横杆、接头竖杆,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铝模板连接,所述接头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顶托尾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横杆与所述接头竖杆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托尾部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接头竖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架与铝模板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托尾部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顶托尾部与所述盘扣架的盘扣杆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波刘念谭毅李彦东张玉王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