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07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包括侧板、升降装置、过滤装置、第一双向移动机构、锁件装置、第二双向移动机构、喷水装置和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使过滤装置沿X向拉出,接着利用第一双向移动机构和第二双向移动机构,对拉出的过滤装置用喷水装置进行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不用人工打捞,还灵活度高,清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治理,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河道漂浮物通常具有分布范围广、聚集低的特点,所以目前针对河道漂浮物的清理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人工打捞,其优点是清理过程的灵活度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另一种是先利用浮体或者过滤板对漂浮物进行拦截,然后通过人工定期的对拦截的漂浮物进行的清理,其优点是工作量相对较低,效率相对较高,缺点是清理过程的灵活度较低,无法及时的根据漂浮物积累量的变化而对其进行清理,很容易发生漂浮物在清理周期内累积过量而越过浮体持续的污染水源,严重的甚至会损坏浮体释放大量的漂浮物,因此,亟需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不仅不用人工打捞,还灵活度高,清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不仅不用人工打捞,还灵活度高,清理效率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包括:

3、侧板,两块侧板以河中心对称设置于河道两边,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洞;

4、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两块侧板之间,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转轴和绳索,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基座,转轴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块侧板,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于其中另一块侧板,第一驱动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的轴向为x向,绳索与转轴的外壁传动连接;

5、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框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框连接于绳索的一端,第一过滤网可沿x向移动连接于过第一滤框内,第二过滤框连接于绳索的另一端,第二过滤网可沿x向移动连接于第二过滤框内,第一过滤框x向的反向一侧设有第一锁孔,第二过滤框x向的反向设有第二锁孔,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滤框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过滤框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6、升降装置驱动过滤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切换;

7、第一状态,第一过滤框位于第二过滤框的下方,第一过滤框的抵靠于河底,第二过滤框与第二孔洞位于同一高度,使得第二过滤网能够沿x向穿过第二孔洞;

8、第二状态,第一过滤框位于第二过滤框的上方,第二过滤框的抵靠于河底,第一过滤的框与第一孔洞位于同一高度,使得第一过滤网能够沿x向穿过第一孔洞;

9、第一双向移动机构,第一双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导轨、第一滑块、第二丝杆导轨本体和第二滑块,第二丝杆导轨连接于基座,第二丝杆导轨的轴向为y向,第二滑块与第二丝杆导轨滑动连接,第一丝杆导轨连接于第二滑块,第一丝杆导轨的轴向为x向,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导轨本体滑动连接;

10、锁件装置,锁件装置包括锁件本体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滑块,第二驱动电机的轴向为x向,锁件本体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锁件本体上设有与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匹配的锁扣;

11、第二双向移动机构,第二双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基座,第二气缸的缸体轴向为竖直方向,第三气缸的缸体连接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第三气缸的缸体轴向为y向,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喷射方向为y向;

12、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驱动电机、喷水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电连接。

13、进一步,河道污染防治装置还包括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过滤框内设有第三轨道、第三滑块、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第三轨道位于第四轨道的上方,第三滑块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滑动连接,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结构相同,第二轨道与第四轨道结构相同,第一状态时,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重合,第二轨道与第四轨道重合。

14、进一步,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头,多个喷水头沿x向等间距设置。

15、进一步,侧板下方设有插接柱,插接柱包括圆柱体和圆锥体。

16、进一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燕尾槽。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循环的替换,能够使的河道污染物被及时清理干净,不会漏掉,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不用人工打捞,还灵活度高,清理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河道污染防治装置还包括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过滤框内设有第三轨道、第三滑块、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第三轨道位于第四轨道的上方,第二过滤框的结构与第一过滤框结构相同,第三滑块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滑动连接,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结构相同,第二轨道与第四轨道结构相同,第一状态时,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重合,第二轨道与第四轨道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装置包括多个喷水头,多个喷水头沿X向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板下方设有插接柱,插接柱包括圆柱体和圆锥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燕尾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河道污染防治装置还包括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过滤框内设有第三轨道、第三滑块、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第三轨道位于第四轨道的上方,第二过滤框的结构与第一过滤框结构相同,第三滑块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第四轨道和第四滑块滑动连接,第一轨道与第三轨道结构相同,第二轨道与第四轨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一波张培宗廖宏魁张仰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广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