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00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包括连接结构以及水龙头主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管以及设置在套管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圈、多个第一锥形体、多个第二锥形体,所述连接圈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上端内部,多个所述的第一锥形体、第二锥形体在套管的内部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水流通过第二锥形体的下端外侧向上流动,然后从第二锥形体的上端进入第二锥形体的内部,并从第一锥形体的下端通孔流入第一锥形体的内部,从而减缓水流的流速,实现缓流,且缓冲结构与套管为可分离结构,整体加工成本低,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相关,具体为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技术介绍

1、水龙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品之一。现有地水龙头,一般由进水管、阀门和出水管构成,用水时打开阀门,关水时关上阀门。生活中,人们时常会在夜晚或早晨等水压极大的情况下打开阀门用水,这种情况下水龙头出水口会出现自来水急速冲出出水口或在出水口水流四溅,或因水流急速冲出而极易导致接水用时水流溅开,浪费水资源且容易给用水者带来不便。

2、专利号为201220418327.7的专利及一种缓冲水龙头,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水龙头,包括进水管、阀门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阀门,所述阀门联通进水管与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设有至少一个缓流挡块,所述的缓流挡块固定设于进水管和/或出水管内壁,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缓冲、防溅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

3、采用上述的水龙头在使用时存在下不足:其缓冲结构设置在管道的内壁,并与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整体不方便加工成型,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水流在经过缓冲结构时,杂质异物被缓冲结构阻挡,长期发生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结构以及水龙头主体(1),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管(2)以及设置在套管(2)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所述套管(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圈(5)、多个第一锥形体(6)、多个第二锥形体(7),所述连接圈(5)设置在所述套管(2)的上端内部,多个所述的第一锥形体(6)、第二锥形体(7)在套管(2)的内部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体(6)的下端开设有贯穿的通孔(9),所述第一锥形体(6)、第二锥形体(7)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环板(10)、第二环板(11),最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结构以及水龙头主体(1),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管(2)以及设置在套管(2)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所述套管(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圈(5)、多个第一锥形体(6)、多个第二锥形体(7),所述连接圈(5)设置在所述套管(2)的上端内部,多个所述的第一锥形体(6)、第二锥形体(7)在套管(2)的内部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体(6)的下端开设有贯穿的通孔(9),所述第一锥形体(6)、第二锥形体(7)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环板(10)、第二环板(11),最上端的第一环板(10)与连接圈(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11)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2),所述水龙头主体(1)设置在套管(2)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成思范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仕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