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75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申请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滚动弧面,壳体位于滚动弧面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滚动件滚动的驱动件,壳体位于滚动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线柱组,用于和滚动件接触导通。本申请具有提高开关流畅度的特点,能够帮助操作者更顺畅地使用拨动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滚动拨动开关


技术介绍

1、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它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

2、现存在一种开关,手柄的下端与触片抵接,触片呈v字形,手柄下端沿着触片移动,带动下方的接触片转动,使得接触片的端部与触点接触来实现通电,松开手柄,接触片复位,带动手柄复位。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手柄下端与接触片呈直角抵接,此时接触片会和手柄处于“死点”状态,需要手动进行再次复位,因此现有的开关复位并不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开关复位的流畅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滚动拨动开关。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滚动弧面,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滚动弧面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动件滚动的驱动件,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滚动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线柱组,用于和所述滚动件接触导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滚动件在滑动弧面上滚动,当滚动件滑动至滚动弧面的端部时,滚动件和接线柱组接触导通,实现通电;随后滚动件会因重力在滚动弧面上向下滚动,直至滚动至滚动弧面的最低处,实现复位;利用滚动的方式实现通电和复位,有助于提高开关的流畅度,且有助于避免“死点”现象。

5、可选地,所述滚动件设置为滑轮柱,所述滑轮柱滚动在所述滚动弧面上,所述滚动弧面为光滑弧面,所述滑轮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触片,用于导通所述接线柱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动件设置为滑轮柱,滚动弧面为光滑弧面,即滑动柱和滚动弧面的滑动摩擦力较小,即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流畅滚动动作。

7、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手柄,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连接点与所述滚动弧面的曲率中心重合;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滚动件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转动点与滚动弧面的曲率中心重合,则手柄底部的转动轨迹与弧面的线型相同,即在手柄转动时,可使得滚动件沿着弧面滚动的更加顺畅。

9、可选地,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有抵接套,所述抵接套套设在所述弹簧周侧,所述抵接套的上端形成有抵接槽,所述手柄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抵接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套套设在弹簧周侧,可对弹簧进行限位,有助于防止在手柄转动时,弹簧发生偏斜,影响开关的使用;手柄的下端与抵接套的抵接槽连接,在手柄转动时,可实现连接座的随之转动;由于实际加工中会存在加工误差,手柄转动轨迹与滚动弧面并不完全一致,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弥补误差,有助于保证滑轮柱的流畅滚动。

11、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转动套,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套内,所述转动套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口,所述手柄伸出所述限位口,所述限位口对所述手柄的转动角度限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口对手柄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当手柄移动至限位口处时,代表内部的触片已经和接线柱接触通电,对使用者也起到提示作用,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13、可选地,所述接线柱组包括两个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滚动弧面的两侧,所述滑轮柱设置有两个触片,两个所述触片与两个所述接线柱一一对应,当所述滑轮柱转动至所述滚动弧面较高侧时,所述触片和对应的所述接线柱接触导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柱组用于与外界电线相连接,当手柄向左拨动时,连接座带动滑轮柱在滚动弧面上向左移动,当滑轮柱撞击滚动弧面,弹簧压缩将滑轮柱调整到滚动弧面的滚动轨道上,直至与左边接线组抵接,整个开关导通;当手柄向右拨动时,连接座带动滑轮柱在滚动弧面上向右移动,当滑轮柱撞击滚动弧面,弹簧压缩将滑轮柱调整到滚动弧面的滚动轨道上,直至与右边接线线组抵接,整个开关导通。

15、可选地,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转动套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设置在壳体上端用于防止壳体松动;螺栓用于连接壳体与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安装罩盖,防止壳体脱落。

17、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驱动件驱动滚动件在滑动弧面上滚动,当滚动件滑动至滚动弧面的端部时,滚动件和接线柱组接触导通,实现通电;随后滚动件会因重力在滚动弧面上向下滚动,直至滚动至滚动弧面的最低处,实现复位;利用滚动的方式实现通电和复位,有助于提高开关的流畅度,且有助于避免“死点”现象。

19、2.由于实际加工中会存在加工误差,手柄转动轨迹与滚动弧面并不完全一致,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弥补误差,有助于保证滑轮柱的流畅滚动。

20、3.手柄的转动点与滚动弧面的曲率中心重合,则手柄底部的转动轨迹与弧面的线型相同,即在手柄转动时,可使得滚动件沿着弧面滚动的更加顺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滚动弧面(101),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滚动弧面(101)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10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动件(102)滚动的驱动件(2),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滚动弧面(101)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线柱组(4),用于和所述滚动件(102)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102)设置为滑轮柱,所述滑轮柱滚动在所述滚动弧面(101)上,所述滚动弧面(101)为光滑弧面,所述滑轮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触片,用于导通所述接线柱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设置为手柄,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连接点与所述滚动弧面(101)的曲率中心重合;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与所述滚动件(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内开设有容纳槽(12),所述连接座(10)位于所述容纳槽(12)内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0)抵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设有抵接套(9),所述抵接套(9)的上端形成有抵接槽(13),所述手柄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抵接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转动套(3),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套(3)内,所述转动套(3)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口(7),所述手柄伸出所述限位口(7),所述限位口(7)对所述手柄的转动角度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组(4)包括两个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位于所述滚动弧面(101)的两侧,两个所述触片与两个所述接线柱一一对应,当所述滑轮柱转动至所述滚动弧面(101)较高侧时,所述触片和对应的所述接线柱接触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第一垫片(5)和第二垫片(6),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垫片(5)、所述第二垫片(6)和所述转动套(3)通过螺栓(11)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滚动弧面(101),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滚动弧面(101)上滚动设置有滚动件(10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动件(102)滚动的驱动件(2),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滚动弧面(101)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线柱组(4),用于和所述滚动件(102)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102)设置为滑轮柱,所述滑轮柱滚动在所述滚动弧面(101)上,所述滚动弧面(101)为光滑弧面,所述滑轮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触片,用于导通所述接线柱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设置为手柄,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连接点与所述滚动弧面(101)的曲率中心重合;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与所述滚动件(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动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内开设有容纳槽(12),所述连接座(10)位于所述容纳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红石丁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石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