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71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属于于室内环境控制领域。解决传统方式中水冷管冷凝水影响湿度且加热模块对电机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它包括外壳,整体呈中空状且两侧端面均为开放式结构;转动中空轴,一侧端面贯穿设置有腔体、另一侧端面圆周均布设置多个进气口,部分与外壳转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动中空轴转动;出水管,与转动中空轴转动连接、出口端插置于腔体内并在出口端处设置出水单向阀;叶轮,套设在转动中空轴上远离进气口一端;分流锥,与叶轮相连;电热网,设置在叶轮背压区、整体呈环状且外环面与外壳内壁相连;叶轮、电热网和驱动组件沿转动中空轴轴向顺次布置。它主要用于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室内环境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1、恒温恒湿是指温度和湿度是恒定不变的。但很多因素会影响温度和湿度,因此大部分情况下说的恒温恒湿指的是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比如温度20±1℃,湿度50±3%都可以称之为恒温恒湿。

2、目前主流实现恒温恒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变频调节: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供电性质而改变压缩机的功率,让压缩机实现低负荷工作或者过负荷工作,同时调节制冷系统的节流量,所以必须添加非常多的繁琐的环节,而且各环节必须完美匹配,否则出现故障。现实也的确如此,故障率非常高,其代表品牌为“约顿”。

4、冷冻水型机组:采用7℃左右的冷水作为冷源,通过电动阀开大或者关小来控制水流量,从而轻易控制制冷量,而电动阀结构象家用水龙头一样简单,所以故障率几乎为零,控制效果最为稳定。通合理计算房间的热湿负荷和空气露点来匹配好风量、冷量、加热量、加湿量,在通过plc控制各个部件的无级调控,在选择灵敏度高线性好的传感器,可以做到温度±0.1℃,湿度±1%以内。此种方式需要通过每个实验室的实际面积和负荷来进行计算匹配,所以没有标准成型机组,都为定制加工型。一般都用组合式空调箱组合配比来实现,所以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

5、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水冷管冷凝水影响湿度的现象存在,且集成模块中加热部分容易对电机等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以解决传统方式中水冷管冷凝水影响湿度且加热模块对电机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包括:

3、外壳,整体呈中空状且两侧端面均为开放式结构;

4、转动中空轴,一侧端面贯穿设置有腔体、另一侧端面圆周均布设置多个进气口,部分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5、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中空轴转动;

6、出水管,与所述转动中空轴转动连接、出口端插置于所述腔体内并在出口端处设置出水单向阀;

7、叶轮,套设在转动中空轴上远离进气口一端;

8、分流锥,与所述叶轮相连且锥面朝向出水单向阀用于分流出水单向阀喷出的水;

9、电热网,设置在所述叶轮背压区、整体呈环状且外环面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

10、所述叶轮、电热网和驱动组件沿转动中空轴轴向顺次布置。

11、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中空轴上套设齿圈。

12、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齿轮电机,所述齿轮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与齿圈相啮合,所述齿轮电机的固定端与外壳相连。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网环内设置网状发热结构,内环面和外环面为支撑座。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进口端设置法兰。

15、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壁为波纹状。

16、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锥锥面设置螺旋线形沟槽。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系统通过水流喷射的方式引入水,使得水撞击在旋转的分流锥上,并随着叶轮转动形成的气流迅速蒸发能够起到加强湿度的作用,同时分流锥上设置的螺旋线形沟槽,通过分流锥的离心力作用增加散水效果并与螺旋线形沟槽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大蒸发面积,增加湿度增加效率;

19、2、本系统通过出水管插置在腔体内,能够通过转动中空轴转动形成的温升传递给腔体内将冷凝水迅速蒸发,且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会加快气体流动,使得增加湿度时减少冷凝水的影响;

20、3、电热网设置为环形,需要加热时,叶轮转动形成的风会将热量直接沿垂直于电热网环面的方向带走,使得背压区的驱动组件以及出水管均不受影响,且进一步加大蒸发量减少冷凝水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中空轴(2)上套设齿圈(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齿轮电机(10),所述齿轮电机(10)输出端上的齿轮与齿圈(4)相啮合,所述齿轮电机(10)的固定端与外壳(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网(9)环内设置网状发热结构,内环面和外环面为支撑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进口端设置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壁为波纹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8)锥面设置螺旋线形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中空轴(2)上套设齿圈(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恒温恒湿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齿轮电机(10),所述齿轮电机(10)输出端上的齿轮与齿圈(4)相啮合,所述齿轮电机(10)的固定端与外壳(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锋苏循献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风华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