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63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技术公开了手臂定位技术领域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定位座、调节座和床垫板;所述压板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底部,所述定位座固设在底板顶部的外侧边沿,所述调节座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顶部弧面内,所述调节座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能够通过本装置将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术及治疗的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方便的通过本装置将手臂固定后再进行转动调节手臂旋转角度,使桡动脉体表投影部位能够固定向上,从而方便的进行手术,而且调节方便,又能将手臂束缚稳定,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手臂移动或旋转导致导丝导管等手术器材发生移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保护,减少风险,确保手术稳定顺利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臂定位,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臂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2、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桡动脉路径,并将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或其他形式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

3、在临床中,由于桡动脉路径手术后穿刺点压迫方便,止血效果好,且患者不需卧床,较股动脉路径有明显优势,因此已称为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选择。

4、正常情况下,患者平卧于血管造影机平床上,患者手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需要将患者手臂被动呈外旋状态,桡动脉体表部位才能较好的暴露,也就是将患者的桡动脉朝上展示给手术的医护人员,方便医生进行穿刺操作。这就需要患者或术者持续给予手臂一个外旋力量,使手臂保持外旋状态,不然,在人体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状态下,手臂会自然向内翻转,导致手臂的内侧又转动朝向患者的人体侧面,这样在手术时,手臂会带动穿刺的器械向内转动,这可能会导致桡动脉穿刺失败。尤其经桡动脉路径置入心导管、球囊或支架至心脏冠状动脉过程中,手臂旋转有可能导致这些器械移位、脱离冠状动脉甚至损伤冠状动脉,增加手术风险。

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手臂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臂固定装置,能够通过本装置对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的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方便的通过本装置将手臂固定后再进行转动调节方向,使桡动脉的体表投影部位能够根据需求更好暴露,从而方便的进行手术,而且调节方便,又能将手臂束缚稳定,使手术过程更加顺畅,有效避免手臂转动而导致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确保手术稳定顺利的进行。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包括:

3、底板、定位座、调节座和床垫板;

4、所述床垫板为平板状床板;

5、所述底板为支撑平板,所述底板内侧设置了压板,所述压板与底板为完整平板状结构,所述压板能分离的稳定压装在床垫板底部,

6、所述定位座为底部水平块状结构,所述定位座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凹槽,所述定位座固设在底板顶部的外侧边沿;

7、所述调节座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片状结构,所述调节座的顶部和前后两端都开口,所述调节座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座顶部弧面内,所述调节座顶部还设置了束缚带。

8、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

9、每个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定位座;

10、同一个所述底板上的两个定位座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线重合;

11、所述压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分别贴靠在床垫板的左右两侧边沿;

12、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置了加强架,所述加强架与床垫板侧边抵靠。

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为贴合定位座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所述定位滑槽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

14、所述调节座底部向下凸设了卡凸块,所述卡凸块圆弧形的长条状结构,所述卡凸块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卡凸块的前侧竖直侧壁上凸设了齿状的卡齿;

15、所述卡凸块通过弹簧片能分离的弹性卡装在定位滑槽内,所述卡齿能分离的对接卡紧在卡槽内;

16、所述卡凸块沿左右方向滑设在定位滑槽内;

17、所述卡槽的左右方向长度d大于卡凸块的左右方向长度s。

18、所述调节座的底部弧面与定位座顶部弧面滑动贴合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板底部架设了架板和床架,所述床架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所述架板为平板,所述架板稳定的架设在床架顶部,所述床垫板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顶部。

20、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带为带有魔术贴的绑带,所述束缚带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床垫板底部压装底板,而定位座又使固定在底板上,通过调节座能够对手臂进行限位还能将手臂在定位座上进行旋转,从而方便的调节手臂朝向,使手术过程中手臂能够适度外旋,还能通束缚带绑定手臂,确保手术过程,手臂被稳定限制朝向,避免手术过程中手臂自然功能位内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2、2、本装置的调节非常方便,只需要向脚的后端按压调节座,就能将调节座与定位座脱钩,从而使调节座进行转动调节,操作简单,放松调节座后,弹簧片又能将调节座在定位座的卡槽内咬紧,确保调节座与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了患者手臂的朝向,定位方便,能够适用于能转动不同角度的患者的手臂固定,调节也非常方便,而且左右两侧都设置了定位座,能够对左右手都进行束缚,使用便捷;

23、3、本装置在床垫板的同一侧都有两个定位座,能够对手掌和手臂一起束缚,从而露出需要手术的部位,将手术部位的前后两侧都进行约束定位,使整根手臂都被束缚稳定,使手臂在手术中不会扭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座(2)、调节座(3)和床垫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2)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21),所述定位滑槽(21)为贴合定位座(2)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内的前侧竖直侧壁上还开设了齿状的卡槽(22),所述定位滑槽(21)的后侧还设置了弹簧片(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板(4)底部架设了架板(41)和床架(42),所述床架(42)为稳定支撑的框架,所述架板(41)为平板,所述架板(41)稳定的架设在床架(42)顶部,所述床垫板(4)稳定的贴合摆放在架板(4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33)为带有魔术贴的绑带,所述束缚带(33)能解开的套紧在手臂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定位座(2)、调节座(3)和床垫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板(4)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底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顶部为向下凹陷的半圆形弧面,所述定位座(2)顶部的弧面上开设了向下凹陷的定位滑槽(21),所述定位滑槽(21)为贴合定位座(2)顶部向下开设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为沿左右方向开设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滑槽(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杨玉辉罗助荣叶洪江林毅郑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