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3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技术公开了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环形气囊、喉罩通气管、气囊充气管、电磁导航部件,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连通环形气囊中部镂空处,所述气囊充气管与环形气囊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导航部件包括引导管、探头本体、金属导丝,所述喉罩通气管表面设有配合引导管使用的限位架;所述引导管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探头本体及金属导丝,所述探头本体位于引导管的尖端;该可视喉罩能够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综合生产导航图,了解患者的喉部长度和构造,帮助喉罩顺利进入患者腔体内,能够实现喉罩的直接可视、精确定位;使喉罩更加贴合患者喉部,在口咽部更加稳定,从而减小通气阻力,提高呼吸换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


技术介绍

1、为了维持无意识病人呼吸换气,必须给其建立呼吸通道。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气管插管。但是气管插管存在较大缺陷:首先是难于快速和适当地将管道插入气管,因为这是需要很高技术的一种处理过程,往往还需要借助喉镜等装置,而且必须要有一定技术的操作者才能实施。因此这一方式在一些需要尽快在病人体内建立呼吸通道以争取治疗时间的情况下有益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次,气管插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引起人的心肺反应、喉咙疼痛或喉痉挛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缺失,出现了喉罩。喉罩的应用,给临床麻醉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之苦,从而减少了患者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2、但现有的喉罩由医生手持进入腔体,不同患者的喉部结构长度不同,只能凭借医生的经验来进行手术,若经验不足或力度、方向选择不正确,很容易损伤人体组织,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或位置出现偏差,导致容易出现漏气现象,甚至发生弯折,扭曲,翻折等,佩带完成后,还需要多种步骤来确定喉罩是否位于合适位置,非常繁琐;另外,佩带喉罩时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进而导致喉罩位置出现偏差,而且特殊体位使用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包括环形气囊、喉罩通气管、气囊充气管、电磁导航部件、胃管通路,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连通环形气囊中部镂空处及胃管通路,所述气囊充气管与环形气囊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导航部件包括引导管、探头本体、金属导丝,所述喉罩通气管表面设有配合引导管使用的限位架;所述引导管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探头本体及金属导丝,所述探头本体位于引导管的尖端;所述喉罩通气管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伸缩杆一端,伸缩杆另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u型鼻撑;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小型驱动电机,小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滚轮,所述滚轮上缠绕设置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连接稳定带。

3、优选的,所述电磁导航部件还包括电磁导航计算机、电磁定位板、传感器、ct机。

4、优选的,所述探头本体通过金属线缆连接数据传输头。

5、优选的,所述铰接座上螺纹连接紧固件。

6、优选的,所述u型鼻撑内侧面设有软垫。

7、优选的,所述稳定带内侧面设有防滑纹路。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可视喉罩能够与电磁导航系统配合使用,在磁场范围内能够捕捉引导管的运动,并将运动传送至电磁导航计算机,并结合ct数据,实现图像叠加校正,综合生产导航图,了解患者的喉部长度和构造,帮助喉罩顺利进入患者腔体内,并顺利到达合适位置处,能够实现喉罩的直接可视、精确定位;使喉罩更加贴合患者喉部,在口咽部更加稳定,从而减小通气阻力,提高呼吸换气效果。

9、2.在插入喉罩后,通过铰接座调整u型鼻撑位置,将u型鼻撑抵在患者鼻部表面,对喉罩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将稳定带套设在患者头部,驱动电机运行带动滚轮旋转,使连接绳的两端向内收缩,带动稳定带贴合患者头部,可进一步增加喉罩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气囊(1)、喉罩通气管(2)、气囊充气管(3)、电磁导航部件、胃管通路(18),所述喉罩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环形气囊(1)中部镂空处及胃管通路(18),所述气囊充气管(3)与环形气囊(1)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导航部件包括引导管(4)、探头本体(16)、金属导丝,所述喉罩通气管(2)表面设有配合引导管(4)使用的限位架(5);所述引导管(4)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探头本体(16)及金属导丝,所述探头本体(16)位于引导管(4)的尖端;所述喉罩通气管(2)上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底部连接伸缩杆(7)一端,伸缩杆(7)另一端通过铰接座(17)连接U型鼻撑(8);所述支撑板(6)顶部设有小型驱动电机(9),小型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滚轮(10),所述滚轮(10)上缠绕设置连接绳(11),所述连接绳(11)的两端连接稳定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导航部件还包括电磁导航计算机、电磁定位板、传感器、CT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16)通过金属线缆连接数据传输头(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17)上螺纹连接紧固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鼻撑(8)内侧面设有软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带(12)内侧面设有防滑纹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导航无线可视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气囊(1)、喉罩通气管(2)、气囊充气管(3)、电磁导航部件、胃管通路(18),所述喉罩通气管(2)的一端连通环形气囊(1)中部镂空处及胃管通路(18),所述气囊充气管(3)与环形气囊(1)内部连通,所述电磁导航部件包括引导管(4)、探头本体(16)、金属导丝,所述喉罩通气管(2)表面设有配合引导管(4)使用的限位架(5);所述引导管(4)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探头本体(16)及金属导丝,所述探头本体(16)位于引导管(4)的尖端;所述喉罩通气管(2)上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底部连接伸缩杆(7)一端,伸缩杆(7)另一端通过铰接座(17)连接u型鼻撑(8);所述支撑板(6)顶部设有小型驱动电机(9),小型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滚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