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7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属于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针对现有的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护坡网或格栅固定不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高次团粒基质层和用于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的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金属网层固定限位的限位透水结构,所述限位透水结构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锁定结构,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金属网层、限位透水结构和锁定结构,能够通过将金属网层放置在需要护坡的位置,通过限位透水结构插入泥土中,反向转动限位透水结构,锁定结构固定在泥土内,达到对金属网层的固定,将高次团粒基质层喷涂在金属网层内,达到边坡修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边坡生态修复,尤其涉及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1、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是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它通过将高次团粒(一种特殊的土壤改良材料)进行喷播,形成覆盖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持,这种修复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防止边坡塌方,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供植物生长,高次团粒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和透气性,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供应给植物根系。

2、专利网公开了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申请号为:202120656183.8,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固化剂层、金属网层、高次团粒基质层、种子层、无纺土工布层和固定杆;固化剂层铺设在路基边坡的岩石层上;金属网层铺设在固化剂层上,固定杆依次穿过金属网层、固化剂层和路基边坡的岩石层;高次团粒基质层铺设在金属网层上;种子层覆盖在高次团粒基质层的外表面上;无纺土工布层覆盖在种子层上。本申请对路基边坡有较好的防冲刷保护,高次团粒基质层铺设在金属网层上,制造出具有最优异性能的土壤培养基,使路基边坡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培育出稳固的边坡及与周边植物环境和谐统一的坡面绿化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边坡防护功能愈加显现,同时能净化空气、美化景观、恢复生态平衡。

3、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地钉或锚杆进行固定,如果边坡土壤质地松散、易溃解或含有大量岩石,固定护坡网或格栅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固定结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护坡网或格栅松动或脱落,从而影响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护坡网或格栅固定不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高次团粒基质层和用于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的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金属网层固定限位的限位透水结构;

4、所述限位透水结构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锁定结构。

5、优选的,所述限位透水结构包括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位于金属网层的内部,所述透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透水管旋转的旋转板,所述透水管的表面开设有用于透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延伸至透水管的内部,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透水管的表面,所述透水管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锁定结构位于透水管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与透水管表面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表面与沉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沉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翻转板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翻转板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翻转板表面远离旋转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翻转板旋转的抵动板。

8、优选的,所述旋转板远离透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表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密封盖板的表面通过第二螺纹与旋转板的内部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密封盖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用于密封盖板旋转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板转动的转柄。

10、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金属网层、限位透水结构和锁定结构,能够通过将金属网层放置在需要护坡的位置,通过限位透水结构插入泥土中,反向转动限位透水结构,锁定结构固定在泥土内,达到对金属网层的固定,将高次团粒基质层喷涂在金属网层内,达到边坡修复的目的。

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透水结构,能够通过转动旋转板,旋转板带动透水管进行旋转,透水管穿过高次团粒基质层和金属网层插入泥土中,旋转板压在金属网层表面,对金属网层进行限位,通过第一螺纹与泥土的配合,初步对金属网层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向透水管的内部注水,使水会进入到植物根部,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水给排出,避免整体滑坡。

13、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锁定结构,能够当旋转板对金属网层进行限位固定时,反向转动透水管,透水管带动旋转柱进行转动,旋转柱会带动翻转板进行移动,翻转板抵动泥土,使翻转板翻转,卡入泥土的内部,增加固定的接触面积。

14、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抵动板,能够方便翻转板的复位,使翻转板始终保持与泥土接触的目的,抵动板能够方便翻转板的翻转,避免翻转板收纳在沉槽中无法翻转的情况发生。

15、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密封盖板和第二螺纹,能够方便对旋转板进行密封,达到方便对透水管进行注水和排水的目的。

16、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旋转槽和转柄,能够方便使用者转动密封盖板,转柄能够方便旋转板的转动,对旋转板和透水管的转动提供助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高次团粒基质层(1)和用于高次团粒基质层(1)固定的金属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层(2)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金属网层(2)固定限位的限位透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透水结构包括透水管(3),所述透水管(3)位于金属网层(2)的内部,所述透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透水管(3)旋转的旋转板(4),所述透水管(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透水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一端延伸至透水管(3)的内部,所述通孔(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透水管(3)的表面,所述透水管(3)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锁定结构位于透水管(3)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与透水管(3)表面的沉槽(6),所述沉槽(6)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板(7),所述翻转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8),所述旋转柱(8)的表面与沉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翻转板(7)复位的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翻转板(7)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翻转板(7)表面远离旋转柱(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翻转板(7)旋转的抵动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4)远离透水管(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板(11),所述密封盖板(1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密封盖板(11)的表面通过第二螺纹与旋转板(4)的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用于密封盖板(11)旋转的旋转槽(12),所述旋转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旋转板(4)转动的转柄(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高次团粒基质层(1)和用于高次团粒基质层(1)固定的金属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层(2)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金属网层(2)固定限位的限位透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透水结构包括透水管(3),所述透水管(3)位于金属网层(2)的内部,所述透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透水管(3)旋转的旋转板(4),所述透水管(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透水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一端延伸至透水管(3)的内部,所述通孔(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透水管(3)的表面,所述透水管(3)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锁定结构位于透水管(3)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次团粒喷播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与透水管(3)表面的沉槽(6),所述沉槽(6)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板(7),所述翻转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洪曹新云杜奕飞周勇黄少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