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55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涉及自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包括柜体和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柜体的一侧,且柜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柜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下料装置;通过上料装置便于对多个餐盘进行上料从而实现对餐盘的连续上料,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对餐盘的上方和上表面成像检测,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对餐盘的下表面进行成像检测,通过第三检测装置的曝光灯曝光,使第三成像相机对曝光的餐盘进行检测,可检测出餐盘内部的杂质情况,从而通过三重检测装置对餐盘进行全方位的成像检测,能够更准确的筛选出不合格的餐盘,提高对餐盘的筛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检测设备,具体为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餐盘上料检测装置是将一批餐盘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通过传送带上方的相机成像,筛选出不合格的餐盘,分拣完后将这批餐盘再倒置过来,放到传送带进行第二次检测,同样通过传送带上方的相机拍摄餐盘的外表面,然后筛选出不合格的餐盘,就是要通过两次的摆放筛选完成对整个餐盘的检测工作;

2、这种上料检测方法因为要对餐盘进行二次检测,耗费人力和时间,另外只能对餐盘的表面进行简单的检测筛选,而对于餐盘内部的杂质不易检测出来,影响检测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提出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提高对餐盘检测的效率,便于对餐盘内部的杂质进行有效的检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包括柜体和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柜体的一侧,且柜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柜体的另一侧安装有下料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柜体上表面靠近上料装置一端,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柜体上表面靠近下料装置一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之间;

3、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立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且立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水平杆,且水平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成像相机,所述第三成像相机设置在第三皮带的正上方,所述第三皮带为透明皮带。>

4、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外侧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三活动架上,所述第三活动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曝光灯,且曝光灯设置在第三皮带内腔。

5、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支架,且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内腔下端,所述第一支架上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支杆,且多组第一支杆的一端均固定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成像相机。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活动架,且第一活动架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打光灯,多组所述第一支杆呈矩形阵列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且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抽风机,所述第二皮带的正下方设置有多组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成像相机。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栓接有调距螺杆,且调距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端,所述第二皮带为抽风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正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活动架,且两组第二活动架上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打光灯,所述第二皮带设置在第一皮带和第三皮带的上方。

9、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器,且机柜的一侧下端安装有x轴送料机构,所述机柜内腔靠近x轴送料机构的一侧安装有y轴送料机构,且机柜的上表面安装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的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三组吸料机构,三组所述吸料机构上均滑动连接有两组吸盘。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主要通过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之间的配合,通过上料装置便于对多个餐盘进行上料从而实现对餐盘的连续上料,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对餐盘的上方和上表面成像检测,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对餐盘的下表面进行成像检测,通过第三检测装置的曝光灯曝光,使第三成像相机对曝光的餐盘进行检测,可检测出餐盘内部的杂质情况,从而通过三重检测装置对餐盘进行全方位的成像检测,能够更准确的筛选出不合格的餐盘,提高对餐盘的筛选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包括柜体(100)和上料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00)设置在柜体(100)的一侧,且柜体(100)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检测装置(400)、第二检测装置(500)和第三检测装置(600),所述柜体(100)的另一侧安装有下料装置(30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设置在柜体(100)上表面靠近上料装置(200)一端,所述第三检测装置(600)设置在柜体(100)上表面靠近下料装置(300)一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00)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400)和第二检测装置(5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03)的外侧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架(60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01)安装在第三活动架(604)上,所述第三活动架(604)上可拆卸连接有曝光灯(607),且曝光灯(607)设置在第三皮带(602)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01)和第一支架(403),且第一驱动机构(401)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40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1)设置在第一支架(403)内腔下端,所述第一支架(403)上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支杆(404),且多组第一支杆(404)的一端均固定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成像相机(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0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活动架(406),且第一活动架(40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打光灯(407),多组所述第一支杆(404)呈矩形阵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00)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1)和第二支架(504),所述第二支架(504)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架(50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1)安装在支撑架(505)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1)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502),且第二驱动机构(501)上安装有抽风机(503),所述第二皮带(502)的正下方设置有多组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成像相机(5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04)上栓接有调距螺杆(506),且调距螺杆(506)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505)上端,所述第二皮带(502)为抽风皮带,所述第二皮带(502)的正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活动架(507),且两组第二活动架(507)上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打光灯(509),所述第二皮带(502)设置在第一皮带(402)和第三皮带(60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00)包括机柜(201),所述机柜(20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器(206),且机柜(201)的一侧下端安装有X轴送料机构(202),所述机柜(201)内腔靠近X轴送料机构(202)的一侧安装有Y轴送料机构(203),且机柜(201)的上表面安装有翻料机构(204),所述翻料机构(204)的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三组吸料机构(205),三组所述吸料机构(205)上均滑动连接有两组吸盘(2051)。

...

【技术特征摘要】

1.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包括柜体(100)和上料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00)设置在柜体(100)的一侧,且柜体(100)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检测装置(400)、第二检测装置(500)和第三检测装置(600),所述柜体(100)的另一侧安装有下料装置(30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设置在柜体(100)上表面靠近上料装置(200)一端,所述第三检测装置(600)设置在柜体(100)上表面靠近下料装置(300)一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00)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400)和第二检测装置(5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03)的外侧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架(60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01)安装在第三活动架(604)上,所述第三活动架(604)上可拆卸连接有曝光灯(607),且曝光灯(607)设置在第三皮带(602)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01)和第一支架(403),且第一驱动机构(401)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40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1)设置在第一支架(403)内腔下端,所述第一支架(403)上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支杆(404),且多组第一支杆(404)的一端均固定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成像相机(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盘上料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0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活动架(406),且第一活动架(40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打光灯(407),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卫兵方东平张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林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