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2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传感器本体,所述无线传感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双向丝杆的左侧和第一丝杆的底部均安装有把手,该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通过安装机构方便安装不同大小的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涉及传感器安装。


技术介绍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安装主要有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传感器放置盒固定于物体上。

2、根据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3661954 u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无线传感器》,该装置包括无线传感器本体,所述无线传感器本体的后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后侧设有固定机构;该便于安装固定的无线传感器通过设有的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即无线传感器与固定体固定,固定体内设置的限位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入至固定块上的插孔内,从而对无线传感器起到固定效果,且固定效果良好,同时,在固定块内设置的第二弹簧、顶杆和压板等,通过按压压板可以使得限位杆从插孔内脱离,便于无线传感器从安装板上脱离,该设计便于对无线传感器进行拆装,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螺栓固定的方式,便于对无线传感器的日常维护。

3、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不同大小的传感器进行安装,安装更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固定工具,从而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该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不同大小的传感器进行安装,安装更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固定工具,从而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传感器本体,所述无线传感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

4、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双向丝杆的左侧和第一丝杆的底部均安装有把手,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外部的把手,带动双向丝杆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板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相向移动,再通过将无线传感器本体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并通过支撑板衬托底部,再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底部的把手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带动无线传感器本体向上移动,直至无线传感器本体的顶部与安装框内部的顶部贴合,对无线传感器本体初步固定,再通过双向丝杆继续转动,直至两个固定板将无线传感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从而完成固定无线传感器本体的操作,再通过安装框外部的安装块将安装框安装在指定位置,需要安装不同大小的无线传感器本体时,只需调节双向丝杆和第一丝杆便可,拆装时,也只需转动双向丝杆和第一丝杆使得固定板和支撑板松动便可取出无线传感器本体,从而完成方便安装的操作,达到可以安装不同大小的传感器和方便拆装的效果。

6、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防护块的左侧开设有卡槽;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防护板左侧的握把,将防护板从防护块的内侧插入,使得防护板的背面与安装框的正面贴合,直至防护板右侧的卡块与防护块左侧的卡槽卡接,将防护板固定,进而通过防护板密封安装框的正面开口,避免受到外界碰撞,同时通过将防护板设置为透明的板材,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观察无线传感器本体,从而完成防护的操作。

8、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宽度和高度与安装框内部的宽度和高度相适配。

9、优选地,所述第一丝杆贯穿滑槽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安装框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垫。

10、优选地,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块设置为矩形阵列分布。

11、优选地,所述防护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块均设置为l形状,两个所述防护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

12、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的设置为t形,所述防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13、优选地,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设置为对称分布。

14、有益效果

15、第一、本技术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外部的把手,带动双向丝杆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板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相向移动,再通过将无线传感器本体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并通过支撑板衬托底部,再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底部的把手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带动无线传感器本体向上移动,直至无线传感器本体的顶部与安装框内部的顶部贴合,对无线传感器本体初步固定,再通过双向丝杆继续转动,直至两个固定板将无线传感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从而完成固定无线传感器本体的操作,再通过安装框外部的安装块将安装框安装在指定位置,需要安装不同大小的无线传感器本体时,只需调节双向丝杆和第一丝杆便可,拆装时,也只需转动双向丝杆和第一丝杆使得固定板和支撑板松动便可取出无线传感器本体,从而完成方便安装的操作,达到可以安装不同大小的传感器和方便拆装的效果。

16、第二、本技术通过防护板左侧的握把,将防护板从防护块的内侧插入,使得防护板的背面与安装框的正面贴合,直至防护板右侧的卡块与防护块左侧的卡槽卡接,将防护板固定,进而通过防护板密封安装框的正面开口,避免受到外界碰撞,同时通过将防护板设置为透明的板材,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观察无线传感器本体,从而完成防护的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传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22)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安装框(21)的左侧,所述固定板(23)的宽度和高度与安装框(21)内部的宽度和高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24)贯穿滑槽并延伸至安装框(2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26)的顶部和安装框(21)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块(28)设置为矩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3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块(31)均设置为L形状,两个所述防护块(31)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2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2)的设置为T形,所述防护板(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33)设置为对称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传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22)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安装框(21)的左侧,所述固定板(23)的宽度和高度与安装框(21)内部的宽度和高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24)贯穿滑槽并延伸至安装框(2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26)的顶部和安装框(21)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科讯沈阳智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