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45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种植框体和锚固组件,种植框体设有多个且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锚固组件包括锚杆和固定件,锚杆设有多个,锚杆的一端插入坡体内,锚杆的另一端露在坡体外,每根锚杆均设置在多个种植框体之间,固定件拆卸固定连接在锚杆的外露端,固定件与锚杆周围的多个种植框体顶部相抵。解决了预制框安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1、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目前也经常采用铺设生态护坡砖的方式来对岸坡进行防护。

2、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2223539703.0提出的一种生态护坡,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的结合,将相邻的两组预制框进行拼接,并通过限位槽和锚杆的结合,对连接块进行限位固定,在向岸坡内打入锚杆时,锚杆能够推动插销插入至第一插槽内,使连接块与预制框固定连接,方便快捷。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在将预制框与连接块连接时,需要将连接块上的插销对准预制框上的第一插槽,才能通过锚杆挤压的方式将插销插入第一插槽内,由于原边坡的坡面不平整,因此在将插销和第一插槽对准的这个过程较为繁琐;第二,如果某一预制框破损需要跟换时,需要将锚杆拔出,再将插销从第一插槽中拔出,才能将破损的预制框取下更换,因此,还存在更换破损预制框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生态护坡结构,解决了预制框安拆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种植框体和锚固组件,所述种植框体设有多个且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杆和固定件,所述锚杆设有多个,所述锚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坡体内,所述锚杆的另一端露在所述坡体外,每根所述锚杆均设置在多个所述种植框体之间,所述固定件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的外露端,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锚杆周围的多个所述种植框体顶部相抵。

3、较佳的,所述种植框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底板上设有种植槽,所述边框的尺寸与所述种植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边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种植槽正上方。

4、较佳的,所述底板为多边形,所述底板的每个角上均设有固定槽,当多个所述种植框体拼接时,对应的多个所述底板上的固定槽形成固定孔。

5、较佳的,所述边框朝向坡脚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边框朝向坡脚一侧壁的内侧设有滤网。

6、较佳的,所述边框朝向坡顶的一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排水坡,所述排水坡为双向坡。

7、较佳的,所述锚杆露在所述坡体外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锚杆露在所述坡体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锚杆穿过多个所述固定槽形成的固定孔插入所述坡体内,所述固定件的底部与固定孔周围的多个所述底板相抵。

8、较佳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每个角处均设有限位楞,所述限位楞为弧形且靠近所述固定槽,当多个所述种植框体拼接时,对应的多个所述底板上的限位楞形成圆环状。

9、较佳的,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有圆环状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楞相匹配,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锚杆连接时,多个弧形的所述限位楞插入所述卡槽内。

10、较佳的,所述坡体的坡面上铺设有反滤层,所述反滤层的外侧铺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框体铺设在所述种植层上,所述锚杆穿过所述种植层和所述反滤层进入所述坡体内。

11、较佳的,所述反滤层位于所述坡体坡脚处部分的外侧铺设有护脚。

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当某个种植框体损坏并需要更换时,先将固定件拆下,然后再将损坏的种植框体取出,将新的种植框体放置回原位,最后将固定件重新装回固定,完成种植框体的更换,因此该生态护坡结构具有安装拆除方便的优点,提高了种植框体的安拆效率。而且锚杆可以稳固坡体,防止坡体滑塌,种植框体可以稳定坡面,减少水流对坡面的冲刷;

14、2、种植框体包括底板和边框,底板可以增加种植框体与坡体坡面的接触面积,增加种植框体和坡体坡面的摩擦力,防止种植框体沿坡面滑移,增加了种植框体的抗滑稳定性,而且底板的设置,使边框之间形成了排水通道,方便排水;

15、3、边框上的排水孔可以使种植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孔排出,方式水分过多影响植物生长,边框内侧设置的滤网能够将水中携带的土壤过滤,防止土壤随着水流从排水孔中排出,减少水土流失;

16、4、排水坡为双向坡,可以使从上一排种植框体中排出的水流到下一排种植框体的排水坡上,排水坡将水分流,水顺着排水坡坡面流向边框两侧的排水通道,增加了该护坡结构的排水性能,防止积水,而且双向坡可以使排水更加流畅;

17、5、固定件下部的卡槽与种植框体上的限位楞配合,可以进一步将锚杆周围的多个种植框体固定,防止由于种植框体移位,使种植框体之间的缝隙增大,导致大量雨水通过缝隙渗入坡体内,破坏坡体;

18、6、当坡体内有水外渗时,反滤层可以防止渗水将坡体的土壤带出坡体,使坡体内被掏空,影响坡体的承载力;

19、7、护脚可以保护坡体的坡脚,防止坡脚处土体被水冲刷,使坡脚的承载力降低,而引起滑坡或坡体坍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框体(4)和锚固组件,所述种植框体(4)设有多个且铺设在坡体(1)的坡面上,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杆(8)和固定件(5),所述锚杆(8)设有多个,所述锚杆(8)的一端插入所述坡体(1)内,所述锚杆(8)的另一端露在所述坡体(1)外,每根所述锚杆(8)均设置在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之间,所述固定件(5)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8)的外露端,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锚杆(8)周围的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顶部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体(4)包括底板(41)和边框(42),所述底板(41)上设有种植槽(412),所述边框(42)的尺寸与所述种植槽(41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边框(4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1)上且位于所述种植槽(41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为多边形,所述底板(41)的每个角上均设有固定槽(411),当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拼接时,对应的多个所述底板(41)上的固定槽(411)形成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2)朝向坡脚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421),所述边框(42)朝向坡脚一侧壁的内侧设有滤网(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2)朝向坡顶的一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排水坡(422),所述排水坡(422)为双向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8)露在所述坡体(1)外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5)的底部设有连接槽(51),所述连接槽(51)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锚杆(8)露在所述坡体(1)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5)螺纹连接,所述锚杆(8)穿过多个所述固定槽(411)形成的固定孔插入所述坡体(1)内,所述固定件(5)的底部与固定孔周围的多个所述底板(41)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上表面的每个角处均设有限位楞(43),所述限位楞(43)为弧形且靠近所述固定槽(411),当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拼接时,对应的多个所述底板(41)上的限位楞(43)形成圆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的底部设有圆环状的卡槽(52),所述卡槽(52)与所述限位楞(43)相匹配,当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锚杆(8)连接时,多个弧形的所述限位楞(43)插入所述卡槽(5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坡面上铺设有反滤层(6),所述反滤层(6)的外侧铺设有种植层(2),所述种植框体(4)铺设在所述种植层(2)上,所述锚杆(8)穿过所述种植层(2)和所述反滤层(6)进入所述坡体(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6)位于所述坡体(1)坡脚处部分的外侧铺设有护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框体(4)和锚固组件,所述种植框体(4)设有多个且铺设在坡体(1)的坡面上,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杆(8)和固定件(5),所述锚杆(8)设有多个,所述锚杆(8)的一端插入所述坡体(1)内,所述锚杆(8)的另一端露在所述坡体(1)外,每根所述锚杆(8)均设置在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之间,所述固定件(5)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8)的外露端,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锚杆(8)周围的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顶部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体(4)包括底板(41)和边框(42),所述底板(41)上设有种植槽(412),所述边框(42)的尺寸与所述种植槽(41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边框(4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1)上且位于所述种植槽(41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为多边形,所述底板(41)的每个角上均设有固定槽(411),当多个所述种植框体(4)拼接时,对应的多个所述底板(41)上的固定槽(411)形成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2)朝向坡脚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421),所述边框(42)朝向坡脚一侧壁的内侧设有滤网(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2)朝向坡顶的一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排水坡(422),所述排水坡(422)为双向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亮亮李超李洁夏洋邹雷平孙艳强
申请(专利权)人:浩宸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