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39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由安装框、卡接凸块、卡接凹块、自锁滚轮、拦尘网组件、风力驱动组件、刮尘板和支撑板构成,各部件协同配合,其利用风力驱动组件将风力转变为拦尘网组件中网带循环位移的驱动力,利用刮尘板将网带循环位移过程中拦截的道路粉尘刮落,刮落的道路粉尘在支撑板侧板的导向下重力沉降,最后汇集在安装框的沉降储尘区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道路粉尘的持续吸收,无需额外的电力资源,对于在电力资源匮乏、接电不方便的地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土木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涉及到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隧道等。在这些工程中,道路粉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道路粉尘的吸收成为了建筑土木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道路粉尘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土壤、石料等材料的搅拌、运输和堆放,以及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的摩擦。这些粉尘颗粒物不仅细小,而且容易随风飘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道路粉尘还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混凝士强度、加速材料老化等。道路粉尘吸收可以有效地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质,减少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道路粉尘吸收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保护施i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传统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其需要借助电力来驱动装置运转,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电能,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在使用时会受电力连接线路的限制,而且不能长时间持续作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该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安装框、卡接凸块、卡接凹块、自锁滚轮、拦尘网组件、风力驱动组件、刮尘板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所述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下侧四角处安装有自锁滚轮,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拦尘网组件,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带动拦尘网组件位移的风力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外侧设有用于刮尘的刮尘板,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内侧设有用于为其位移提供支撑的支撑板。

4、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卡接凸块中设有卡接凸柱,所述卡接凹块中开设有与卡接凸柱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凸块卡入卡接凹块中后能够旋转的角度为-10°~10°。

5、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拦尘网组件包括网体部、带体部和转向轮,所述网体部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带体部,且上层的带体部上均布有齿槽,两层所述带体部的转向部位处安装有转向轮。

6、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风力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横轴、竖轴、扇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安装框的顶板外侧处,所述安装座中活动限制有横轴和竖轴,所述横轴的外端安装有扇叶,所述横轴的内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竖轴的内端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竖轴的外端安装有驱动齿轮。

7、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拦尘网组件的网体部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拦尘网组件的带体部由尼龙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框的上部作为拦尘区且拦尘区的两侧开设有透风窗口,所述安装框的下部作为沉降储尘区;所述安装框的顶板开设有便于竖轴穿过的穿孔。

8、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刮尘板对称设置在拦尘网组件的两侧,所述刮尘板由耐磨硅胶材料制成。

9、进一步地,上述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中,所述支撑板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便于为转向轮提供辅助支撑的定位凹槽。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将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并排放置在施工道路的靠边处,相邻两个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之间通过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的配合连为一体,根据道路走向调整相邻两个道路粉尘吸收装置之间的夹角;

12、2)风力驱动组件能够将风力转变为拦尘网组件中网带循环位移的驱动力,网带由网体部和两侧的带体部构成,网带的网体部能够拦截道路粉尘;

13、3)刮尘板在网带循环位移的过程中将其拦截的道路粉尘刮落,刮落的道路粉尘在支撑板的导向下重力沉降,最后汇集在安装框的沉降储尘区中。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由安装框、卡接凸块、卡接凹块、自锁滚轮、拦尘网组件、风力驱动组件、刮尘板和支撑板构成,各部件协同配合,其利用风力驱动组件将风力转变为拦尘网组件中网带循环位移的驱动力,利用刮尘板将网带循环位移过程中拦截的道路粉尘刮落,刮落的道路粉尘在支撑板侧板的导向下重力沉降,最后汇集在安装框的沉降储尘区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道路粉尘的持续吸收,无需额外的电力资源,对于在电力资源匮乏、接电不方便的地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效果。

16、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安装框、卡接凸块、卡接凹块、自锁滚轮、拦尘网组件、风力驱动组件、刮尘板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所述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下侧四角处安装有自锁滚轮,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拦尘网组件,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带动拦尘网组件位移的风力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外侧设有用于刮尘的刮尘板,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内侧设有用于为其位移提供支撑的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块中设有卡接凸柱,所述卡接凹块中开设有与卡接凸柱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凸块卡入卡接凹块中后能够旋转的角度为-10°~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尘网组件包括网体部、带体部和转向轮,所述网体部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带体部,且上层的带体部上均布有齿槽,两层所述带体部的转向部位处安装有转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横轴、竖轴、扇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安装框的顶板外侧处,所述安装座中活动限制有横轴和竖轴,所述横轴的外端安装有扇叶,所述横轴的内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竖轴的内端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竖轴的外端安装有驱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尘网组件的网体部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拦尘网组件的带体部由尼龙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框的上部作为拦尘区且拦尘区的两侧开设有透风窗口,所述安装框的下部作为沉降储尘区;所述安装框的顶板开设有便于竖轴穿过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尘板对称设置在拦尘网组件的两侧,所述刮尘板由耐磨硅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便于为转向轮提供辅助支撑的定位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安装框、卡接凸块、卡接凹块、自锁滚轮、拦尘网组件、风力驱动组件、刮尘板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所述卡接凸块和卡接凹块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下侧四角处安装有自锁滚轮,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拦尘网组件,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带动拦尘网组件位移的风力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外侧设有用于刮尘的刮尘板,所述安装框位于拦尘网组件的内侧设有用于为其位移提供支撑的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块中设有卡接凸柱,所述卡接凹块中开设有与卡接凸柱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凸块卡入卡接凹块中后能够旋转的角度为-10°~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尘网组件包括网体部、带体部和转向轮,所述网体部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带体部,且上层的带体部上均布有齿槽,两层所述带体部的转向部位处安装有转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江传施勇杨明东董陈平顾洋杨祥袁世闻闫肖武夏野袁亮唐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