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复合材料及固态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2131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复合材料及固态电池。其中,正极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硅碳复合材料、沥青、聚乙二醇以及聚环氧乙烯,其中,沥青在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聚乙二醇在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5%,聚环氧乙烯在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1.8%,聚乙二醇和所述聚环氧乙烯在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2.0%,通过使用硅碳复合材料作为正极,能够提高正极的比容量,从而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解决现有的固态电池的正极比容量较低,限制了固态电池的应用范围的问题,并通过沥青进行碳化包覆以及掺杂聚乙二醇和聚环氧乙烯以改善硅碳复合材料嵌锂膨胀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复合材料及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发展重点,但传统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发展至接近理论极限,所以人们开始探索固态电池技术,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及电池安全性能。

2、现有的固态电池一般使用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正极,如镍钴锰酸锂(ncm)、磷酸铁锂(lfp)等,其中,理论比容量较高的ncm也仅能达到285mah/g,实际比容量比理论比容量更低,限制了固态电池的应用范围。

3、鉴于此,提供一种新的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复合材料及固态电池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复合材料及固态电池,解决现有的固态电池的正极比容量较低,限制了固态电池的应用范围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各组分:硅碳复合材料、沥青、聚乙二醇以及聚环氧乙烯,其中,所述沥青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所述聚乙二醇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5%,所述聚环氧乙烯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1.8%,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聚环氧乙烯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各组分:球形天然石墨、硅烷以及乙炔,其中,所述硅烷与所述乙炔的质量比为5:1。

3.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各组分:硅碳复合材料、沥青、聚乙二醇以及聚环氧乙烯,其中,所述沥青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所述聚乙二醇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5%,所述聚环氧乙烯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1.8%,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聚环氧乙烯在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各组分:球形天然石墨、硅烷以及乙炔,其中,所述硅烷与所述乙炔的质量比为5:1。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将球形天然石墨置于反应炉中,并通入质量比为5:1的硅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于900℃温度下完成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绵煜雷洪根王伟文项秉秋姜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浦兰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