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29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属于多缸泵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数量大于三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多缸泵的活塞杆都连接于同一个驱动结构上,然后通过这个驱动结构旋转驱动泵的主要部件运转,导致驱动结构受力集中且复杂,容易损坏,且损坏后整个装置随即无法正常运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避免单一部件受到的作用力过于集中而容易损坏,且可在单一双作用活塞缸或驱动齿轮损坏时,可不参与工作,飞轮在旋转运动中用于储存旋转动能,并可减少转动过程中的波动,从而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具备较高的容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缸泵,具体涉及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


技术介绍

1、泵的作用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液体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2、现有多缸泵的活塞杆都连接于同一个驱动结构上,然后通过这个驱动结构旋转驱动泵的主要部件运转,相关专利如专利号为202010628585.7的“多缸泵送装置”,具备“利用了涡线凸轮的涡线滑道具有单位角度的半径变化是一个定值的特点,保证了涡线凸轮在匀速转动时滑轮及活塞杆做匀速的线性运动,避免了因曲轴而带来的工艺问题,降低功耗,并且能大幅减低噪声,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机等精密部件均采用标准品,前后期调试装配简单,便于大批量快速制造”的特点,其便存在这类问题,其活塞杆都连接于同一个驱动结构—涡线凸轮上,导致驱动结构受力集中且复杂,容易损坏,且损坏后整个装置随即无法正常运转,由此提出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活塞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平板(2),所述平板(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所述驱动齿轮(4)数量大于三个,所述驱动齿轮(4)环绕从动齿轮(5)布设,全部的所述驱动齿轮(4)的传动齿均与从动齿轮(5)的传动齿相咬合,所述驱动齿轮(4)上转动连接有双作用活塞缸(3),所述双作用活塞缸(3)远离驱动齿轮(4)的一端与平板(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5)上设置有飞轮(16),所述飞轮(16)的回转中心线与从动齿轮(5)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平板(2),所述平板(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所述驱动齿轮(4)数量大于三个,所述驱动齿轮(4)环绕从动齿轮(5)布设,全部的所述驱动齿轮(4)的传动齿均与从动齿轮(5)的传动齿相咬合,所述驱动齿轮(4)上转动连接有双作用活塞缸(3),所述双作用活塞缸(3)远离驱动齿轮(4)的一端与平板(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5)上设置有飞轮(16),所述飞轮(16)的回转中心线与从动齿轮(5)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泵液机构(6)、泵液腔(7)、转台(8)、排水板(9)、排液管(10)和吸液管(11),所述泵液机构(6)设置于支架(1)上,所述泵液机构(6)的内侧开设有泵液腔(7),所述泵液腔(7)内转动连接有转台(8),所述转台(8)与泵液机构(6)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转台(8)和传动轴(12)连接,所述转台(8)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回收槽(14),所述回收槽(14)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回收槽(14)内均活动插接有一个排水板(9),所述排水板(9)远离转台(8)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块(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其俊许涤飞尹后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纳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