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26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包括:拉钩和杆状结构,两拉钩相对设置;两拉钩沿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其中,拉钩包括:连接部、第一弯折部、接触部和第二弯折部,两拉钩的第一弯折部的中部相向凸出,第一弯折部的两端之间具有空隙并在第一弯折部的中部形成夹缝,接触部与连接部在高度上错位设置,两拉钩的第二弯折部的中部也相向凸出,第二弯折部的两端之间也具有空隙并在第二弯折部的中部形成夹缝,接触部与患者的眼球接触,第一弯折部的夹缝和第二弯折部的夹缝分别夹住患者的上眼睑的两侧或下眼睑的两侧。本技术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效控制眼睑运动,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尤其涉及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眼科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操作的流畅性及患者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2、医院在做角膜移植、眼球破裂伤、白内障摘除、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注射等手术时,都需要采用开睑器将眼睑撑开才能手术。眼科手术多为局部麻醉,开睑则是手术的起始环节,此类手术中开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能有效控制患者眼睑运动,为手术操作提供相对广阔的视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开睑操作能极大拓展眼科手术中的操作视野,提高手术操作的流畅性,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手术环境,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3、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开睑器大多都是用钢丝弯制而成,多采用y形、v形或u形弹簧式结构,通过钢丝的弹力将眼睑撑开,此类开睑器虽能有效撑开眼睑,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4、1、采用传统开睑器会导致,撑开眼睑这一动作太快,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5、2、传统开睑器采用的钢丝的弹簧力多半是成角度作用于眼睑的不同位置,开度不均,手术不便,患者不适;

6、3、使用传统开睑器,撑开的眼睑开度是固定的,要调节开度大小时,往往需要在术中取出开睑器,改变钢丝的弹力,以致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造成不良后果。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

7、4、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开睑器撑开眼睑时常与其呈一定夹角,造成眼睑鼻侧及颞侧开度不一,导致患者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及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包括:

4、拉钩,两所述拉钩相对设置;

5、杆状结构,两所述拉钩均安装在所述杆状结构上,两所述拉钩沿所述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

6、其中,所述拉钩包括:连接部、第一弯折部、接触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杆状结构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依次连接,两所述拉钩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中部相向凸出,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两端之间具有空隙并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中部形成夹缝,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连接部在高度上错位设置,两所述拉钩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中部也相向凸出,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两端之间也具有空隙并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中部形成夹缝。

7、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还包括:拉钩臂,每一所述拉钩均与一所述拉钩臂连接,所述拉钩臂安装在所述杆状结构上,两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上互相靠近或远离。

8、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所述杆状结构为螺杆,所述杆状结构能够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

9、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还包括:导轨轴,所述导轨轴和所述杆状结构平行设置,所述导轨轴贯穿所述拉钩臂以辅助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移动的稳定性。

10、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所述导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轴分别设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侧。

11、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导轨轴的两端,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也均贯穿两所述端板,所述拉钩臂设于两所述端板之间。

12、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还包括:两旋钮,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上均连接有一旋钮,所述端板设于两所述旋钮之间。

13、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框架固定螺母,所述导轨轴的两端通过所述框架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端板上。

14、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所述杆状结构包括:左螺纹部分、平滑部分和右螺纹部分,所述左螺纹部分、所述平滑部分和所述右螺纹部分依次连接,所述左螺纹部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右螺纹部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拉钩臂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杆状结构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螺纹或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15、上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中,所述平滑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7、(1)本技术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效控制眼睑运动,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

18、(2)本技术采用相对设置的拉钩作为开睑结构,开睑拉钩与眼睑相平行,能实现眼睑各位置开度均匀,在扩大手术视野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19、(3)本技术的拉钩可以沿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这是一种平移式操作模式,能精细调节眼睑开合程度,方便手术操作过程中调节眼睑开度,提高手术整体流畅性,较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

20、(4)本技术具备易于与其它的医疗器械组合的结构,在特定的手术操作中能为医生、护士及患者带来诸多方便。

21、(5)本技术可以采用可以调节的旋钮,可以缓慢的对拉钩张开的角度进行调节,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22、(6)本技术的拉钩沿杆状结构互相靠近或远离实现上下眼睑的开合,这样眼睑各个部分开度均匀,便于手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钩臂,每一所述拉钩均与一所述拉钩臂连接,所述拉钩臂安装在所述杆状结构上,两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上互相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结构为螺杆,所述杆状结构能够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轴,所述导轨轴和所述杆状结构平行设置,所述导轨轴贯穿所述拉钩臂以辅助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移动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轴分别设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导轨轴的两端,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也均贯穿两所述端板,所述拉钩臂设于两所述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旋钮,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上均连接有一旋钮,所述端板设于两所述旋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框架固定螺母,所述导轨轴的两端通过所述框架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结构包括:左螺纹部分、平滑部分和右螺纹部分,所述左螺纹部分、所述平滑部分和所述右螺纹部分依次连接,所述左螺纹部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右螺纹部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拉钩臂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杆状结构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螺纹或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钩臂,每一所述拉钩均与一所述拉钩臂连接,所述拉钩臂安装在所述杆状结构上,两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上互相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结构为螺杆,所述杆状结构能够以自身的轴线为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轴,所述导轨轴和所述杆状结构平行设置,所述导轨轴贯穿所述拉钩臂以辅助所述拉钩臂沿所述杆状结构移动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轴分别设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眼用对称式平移开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导轨轴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耘丽田忠平韩雯婷林明玥张熙若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