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块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块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15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块搬运装置,涉及储能发电技术领域,通过将储能块由传送皮带从山顶堆场运抵山顶发电机组附近,再由机械臂抓取放置在储能仓中,储能块的势能带动链条向下运行,链条带动齿轮、发电机组旋转运行,从而实现发电运行,当储能仓运行到山脚发电机组正下方时,储能块在其自重作用下滑出储能仓,跌落在传送皮带上运至山脚堆场,然后通过机械臂进行堆码。当电网需要储能时,发电机变电动机运行,系统反转,山脚的传送皮带将储能块由山脚堆场运抵山脚发电机组附近,用机械臂抓取并放入储能仓中,运至山顶发电机组附近后用机械臂将储能块取出放在传送皮带上,并运至山顶堆场堆码,从而实现系统储能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发电,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块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全国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此类垃圾随处堆放不仅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还会破坏良田。另外,全国每年还有2000万吨轮胎报废,大量废旧轮胎不仅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同时严重污染环境。这些固定垃圾和橡胶废品处理困难、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高、且处理过程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如何变废为宝、提高回收利用率,一直是建筑固体垃圾和橡胶废品处理中的一大问题。

2、抽水蓄能是目前储能的主力军,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本高,需要建造大型水库和水泵站等基础设施,耗费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另外,抽水蓄能还存在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例如,大规模水库的建设可能导致生态失衡,蓄能用水因循环使用,不能用于其他生产生活领域,而且存在蒸发损失,变相的导致淡水资源浪费。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储能方式代替抽水蓄能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固定垃圾和橡胶废品存在回收利用率低、处理困难、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储能块,包括用建筑垃圾中的高密度固态废弃物经过压制而成核心,以及包裹在核心外层用废旧轮胎回收的橡胶制成的保护套;山顶储能堆场,若干储能块整齐的码垛在山顶储能堆场中;山脚储能堆场,用于堆放储能块;运输单元,用于将储能块从山顶储能堆场送至山脚储能堆场,以及,储能发电单元,包括设置于山顶的第一发电机组,以及设置于山脚的第二发电机组,且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第二发电机组均与运输单元相连。

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发电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运输单元包括沿山势建立的传输机构,设置于传输机构与山顶储能堆场之间的第一输送带,设置于传输机构与山脚储能堆成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以及机械臂;其中,所述机械臂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两端;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山顶且与第一发电机组连接的第一齿轮组,以及设置于山脚且与第二发电机组连接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储能仓。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块搬运装置,应用于所述的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储能仓本体,包括托板,以及套接于托板外侧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链条卡拆卸连接,所述托板能够以滑动、固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筒内腔;防护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安装筒顶部且对称布置的两组防护条;以及,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托板顶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有两组,且对称布置在托板的顶部两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托板的一端设置卡块,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块能够插入卡槽内,对托板进行限位。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筒两侧上部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自上而下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两组防护条相远离的一端固定套接于相邻的第一转轴外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转轴与托板之间设置有伸缩件。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件包括自内而外相互滑动套接的第一滑杆、第一滑筒和第二滑筒,设置于第一滑杆和第一滑筒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于第一滑筒与第二滑筒之间的第二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托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筒的一端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筒的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长条槽,所述伸缩件贯穿长条槽。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卡槽形状相同,且限位槽与卡槽之间设置有导向槽。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筒的侧壁设置有与卡槽垂直相贯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复位件。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位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的滑块,滑块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外,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滑块延伸至安装筒外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按压杆。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储能块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筒内腔底部的安装架,滑动布置于安装筒内的推架,以及设置于推架与安装架之间的弹性顶升件。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储能块由传送皮带从山顶堆场运抵山顶发电机组附近,再由机械臂抓取放置在储能仓中,储能块的势能带动链条向下运行,链条带动齿轮、发电机组旋转运行,从而实现发电运行,当储能仓运行到山脚发电机组正下方时,储能块在其自重作用下滑出储能仓,跌落在传送皮带上运至山脚堆场,然后通过机械臂进行堆码。当电网需要储能时,发电机变电动机运行,系统反转,山脚的传送皮带将储能块由山脚堆场运抵山脚发电机组附近,用机械臂抓取并放入储能仓中,运至山顶发电机组附近后用机械臂将储能块取出放在传送皮带上,并运至山顶堆场堆码,从而实现系统储能运行。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建筑固体垃圾的合理运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储能方式,同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代替了传统抽水蓄能电站,解决了建设水库带来的导致生态失衡,蓄能用水因循环使用不能用于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能仓,在安装筒的顶部安装防护条,在对储能块搬运过程中,将储能块放置在托板上,并依靠重力滑入安装筒内,防护条同步收拢,对安装筒顶部开口进行封闭,防止安装筒内储能块在运输过程中因为颠簸掉出安装筒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400)包括沿山势建立的传输机构(401),设置于传输机构(401)与山顶储能堆场(200)之间的第一输送带(402),设置于传输机构(401)与山脚储能堆成之间的第二输送带(403),以及机械臂(404);

3.一种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发电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7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筒(602)两侧上部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轮组(702),所述传动齿轮组(702)包括自上而下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轴(702a)、第二转轴(702b)和第三转轴(702c),两组防护条(701)相远离的一端固定套接于相邻的第一转轴(702a)外部,所述第一转轴(702a)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02d),所述第二转轴(702b)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702e),所述第三转轴(702c)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702f),且所述第一齿轮(702d)、第二齿轮(702e)、第三齿轮(702f)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转轴(702c)与托板(601)之间设置有伸缩件(7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703)包括自内而外相互滑动套接的第一滑杆(703a)、第一滑筒(703b)和第二滑筒(703c),设置于第一滑杆(703a)和第一滑筒(703b)之间的第一弹簧(703d),以及设置于第一滑筒(703b)与第二滑筒(703c)之间的第二弹簧(703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602)的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长条槽(602a),所述伸缩件(703)贯穿长条槽(602a)。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602)的内壁对应卡槽(602b)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602c),所述限位槽(602c)与卡槽(602b)形状相同,且限位槽(602c)与卡槽(602b)之间设置有导向槽(602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602)的侧壁设置有与卡槽(602b)垂直相贯的滑动槽(602e),所述滑动槽(602e)内设置有复位件(8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803)包括滑动设置于滑动槽(602e)内的滑块(803a),滑块(803a)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602)外,滑块(803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块(803d),所述滑块(803a)与滑动槽(602e)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803b),所述滑块(803a)延伸至安装筒(602)外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按压杆(803c)。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组件(900),所述顶升组件(900)包括设置于安装筒(602)内腔底部的安装架(901),滑动布置于安装筒(602)内的推架(902),以及设置于推架(902)与安装架(901)之间的弹性顶升件(9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400)包括沿山势建立的传输机构(401),设置于传输机构(401)与山顶储能堆场(200)之间的第一输送带(402),设置于传输机构(401)与山脚储能堆成之间的第二输送带(403),以及机械臂(404);

3.一种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发电系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7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筒(602)两侧上部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传动齿轮组(702),所述传动齿轮组(702)包括自上而下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轴(702a)、第二转轴(702b)和第三转轴(702c),两组防护条(701)相远离的一端固定套接于相邻的第一转轴(702a)外部,所述第一转轴(702a)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02d),所述第二转轴(702b)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702e),所述第三转轴(702c)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702f),且所述第一齿轮(702d)、第二齿轮(702e)、第三齿轮(702f)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转轴(702c)与托板(601)之间设置有伸缩件(7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703)包括自内而外相互滑动套接的第一滑杆(703a)、第一滑筒(703b)和第二滑筒(703c),设置于第一滑杆(703a)和第一滑筒(703b)之间的第一弹簧(703d),以及设置于第一滑筒(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平韩承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