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83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用于感知野生动物的多组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红外相机设备以及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红外相机设备与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对应的驱动组件。本技术方案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传感器感知区域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发送信号给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得红外相机设备面向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所对应的方向采集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红外相机设备的感知范围不会存在死角,对野生动物的感知效果好,方便更好的对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物监测,具体为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因为濒危动物是一项珍贵、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目前通常会通过感知系统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传统的感知系统大多布置在野外指定区域,在野生动物进入感知系统的感知范围内后,能及时采集进入感知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数据并将采集的野生动物数据远程发送给外界的终端,以便人工识别是否为濒危野生动物,从而方便人工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目前部分感知系统大多是采用红外相机设备,通过将红外相机设备捆绑在树上进行野生动物数据的采集工作,但是该种方式的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始终朝向一个角度,当野生动物处于区域内非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朝向的范围内时,此时红外相机设备无法采集到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对野生动物的感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部分感知系统大多是采用红外相机设备,通过将红外相机设备捆绑在树上进行野生动物数据的采集工作,但是该种方式的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始终朝向一个角度,当野生动物处于区域内非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朝向的范围内时,此时红外相机设备无法采集到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对野生动物的感知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其中,

4、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用于感知野生动物的多组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红外相机设备以及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红外相机设备与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对应的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输入连接红外传感器和红外相机设备,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输出连接驱动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无线通讯模块;

5、所述数据处理基站包括与无线通讯模块双向电性连接的对比模块、电性输出连接对比模块的濒危野生动物数据库以及电性输入连接对比模块的提醒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的滑动底座、设于滑动底座上的动力部以及清洁部,所述动力部用于驱使滑动底座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以及驱使清洁部清洁红外传感器和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其中,

7、所述红外相机设备设于滑动底座顶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包括圆环部,所述圆环部包括两组相对称可拆卸连接的弧形件,两组所述弧形件上均开设有供滑动底座移动的槽体,所述弧形件外壁套设有弧形安装部;其中,

9、多组所述红外传感器均以环形阵列等距嵌设于弧形安装部外壁。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设于滑动底座顶部内壁的外壳、竖直插设于外壳底部的轴体、设于外壳内的旋转设备以及用于将轴体和旋转设备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齿轮组,所述轴体的一端延伸至槽体内并连接有驱动齿轮;

11、所述弧形件内壁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水平插设于外壳外侧壁的从动转轴一、用于将从动转轴一和旋转设备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锥齿轮组、套设于从动转轴一外端的缺齿齿轮以及通过轴承、从动转轴二和扭簧转动设于外壳外侧壁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缺齿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转轴二的外端设有用于清洁红外相机设备采集端的v形清洁板;

13、当所述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与红外传感器的采集端处于同一方向时,所述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处于v形清洁板正中间。

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底座外壁设有用于封闭槽体槽口的弧形挡部,所述弧形挡部与圆形部同轴心。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洁部还包括通过安装支座、旋转轴一和扭簧转动设于弧形安装部顶面的多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红外传感器一一对应,所述转动座的圆周外壁底部对称倾斜设有用于清洁红外传感器采集端的清洁板,所述转动座顶部设有接触臂,所述弧形挡部上表面以及滑动底座底部内壁均通过安装支座水平设有用于拨动接触臂的接触柱,所述接触柱邻近于红外传感器一侧;

16、当所述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与红外传感器的采集端处于同一方向时,所述红外相机设备的采集端处于两组清洁板正中间。

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还包括设于弧形件内侧的弧形座以及设于弧形座内壁的弧形气囊,所述弧形座外端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水平螺纹设于弧形件底部的安装支座上,所述弧形座的外端还连接有水平贯穿安装支座的导杆。

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件外壁设有多组凸块,且凸块上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凸块的外壁设有与插孔连通的螺栓插孔。

19、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方法,利用上述的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s1:选取野生动物在野外频繁活动的区域,通过安装支架组件固定在区域内的树木上,打开红外传感器以及红外相机设备;

21、s2: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传感器感知区域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发送信号给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得红外相机设备面向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所对应的方向采集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并将采集的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对比模块;

22、s3:对比模块将采集的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与濒危野生动物数据库内的数据对比判断采集的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是否为濒危野生动物,当判断为濒危野生动物时将图像数据通过存储模块存储、通过提醒模块提醒工作人员以及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图像数据供工作人员查看。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多组红外传感器、红外相机设备、安装支架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传感器感知区域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发送信号给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得红外相机设备面向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所对应的方向采集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红外相机设备的感知范围不会存在死角,对野生动物的感知效果好,方便更好的对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端(1)以及数据处理基站(2);所述数据采集端(1)设于安装支架组件(13)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滑动设于安装支架组件(13)上的滑动底座(61)、设于滑动底座(61)上的动力部以及清洁部,所述动力部用于驱使滑动底座(61)沿安装支架组件(13)移动以及驱使清洁部清洁红外传感器(3)和红外相机设备(4)的采集端;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13)包括圆环部,所述圆环部包括两组相对称可拆卸连接的弧形件(131),两组所述弧形件(131)上均开设有供滑动底座(61)移动的槽体,所述弧形件(131)外壁套设有弧形安装部(138);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设于滑动底座(61)顶部内壁的外壳(63)、竖直插设于外壳(63)底部的轴体、设于外壳(63)内的旋转设备(64)以及用于将轴体和旋转设备(64)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齿轮组,所述轴体的一端延伸至槽体内并连接有驱动齿轮(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水平插设于外壳(63)外侧壁的从动转轴一(65)、用于将从动转轴一(65)和旋转设备(64)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锥齿轮组、套设于从动转轴一(65)外端的缺齿齿轮(66)以及通过轴承、从动转轴二(67)和扭簧转动设于外壳(63)外侧壁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缺齿齿轮(66)啮合,所述从动转轴二(67)的外端设有用于清洁红外相机设备(4)采集端的V形清洁板(6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61)外壁设有用于封闭槽体槽口的弧形挡部(69),所述弧形挡部(69)与圆形部同轴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还包括通过安装支座、旋转轴一和扭簧转动设于弧形安装部(138)顶面的多组转动座(611),所述转动座(611)与红外传感器(3)一一对应,所述转动座(611)的圆周外壁底部对称倾斜设有用于清洁红外传感器(3)采集端的清洁板(613),所述转动座(611)顶部设有接触臂(612),所述弧形挡部(69)上表面以及滑动底座(61)底部内壁均通过安装支座水平设有用于拨动接触臂(612)的接触柱(610),所述接触柱(610)邻近于红外传感器(3)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13)还包括设于弧形件(131)内侧的弧形座(132)以及设于弧形座(132)内壁的弧形气囊(133),所述弧形座(132)外端连接有螺纹柱(134),所述螺纹柱(134)水平螺纹设于弧形件(131)底部的安装支座上,所述弧形座(132)的外端还连接有水平贯穿安装支座的导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131)外壁设有多组凸块(135),且凸块(135)上贯穿开设有插孔(136),所述凸块(135)的外壁设有与插孔(136)连通的螺栓插孔。

10.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端(1)以及数据处理基站(2);所述数据采集端(1)设于安装支架组件(13)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滑动设于安装支架组件(13)上的滑动底座(61)、设于滑动底座(61)上的动力部以及清洁部,所述动力部用于驱使滑动底座(61)沿安装支架组件(13)移动以及驱使清洁部清洁红外传感器(3)和红外相机设备(4)的采集端;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13)包括圆环部,所述圆环部包括两组相对称可拆卸连接的弧形件(131),两组所述弧形件(131)上均开设有供滑动底座(61)移动的槽体,所述弧形件(131)外壁套设有弧形安装部(138);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设于滑动底座(61)顶部内壁的外壳(63)、竖直插设于外壳(63)底部的轴体、设于外壳(63)内的旋转设备(64)以及用于将轴体和旋转设备(64)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齿轮组,所述轴体的一端延伸至槽体内并连接有驱动齿轮(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水平插设于外壳(63)外侧壁的从动转轴一(65)、用于将从动转轴一(65)和旋转设备(64)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锥齿轮组、套设于从动转轴一(65)外端的缺齿齿轮(66)以及通过轴承、从动转轴二(67)和扭簧转动设于外壳(63)外侧壁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缺齿齿轮(66)啮合,所述从动转轴二(67)的外端设有用于清洁红外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文君徐智刚于丹丹许琳玥葛晓敏梅金娟陈慧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