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75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及系统,包括转向模块,包括底座、转向架,以及驱动齿轮;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架、连接杆,以及光伏板;风电模块,包括固定转盘、转轮,以及滑动块;设备运行系统,包括,储能模块、光敏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自动升降模块;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数据监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合光伏模块和风电模块同步进行发电,可显著提高单位区域内的能源收集利用率,此外,通过固定转盘与转轮的不同轴设置,可以使得光伏板始终朝向日照方向、通过光敏检测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自动升降模块的交互可以使装置实现自动追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光发电,特别是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探索的热点。然而,单一的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风力发电对风速和风向的依赖性以及夜间光伏发电的不足,还会存在发电稳定性差、能源利用率低、占地面积较大等弊端。因此,开发一种将两者相结合的智能发电系统成为了迫切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能够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包括转向模块,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转向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向架一侧的驱动齿轮;

5、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架、设置于所述光伏架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光伏架上的光伏板;

6、风电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架一侧的固定转盘、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一侧的转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内的多个滑动块。</p>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向架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内齿环、设置于所述内齿环上方的多条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工作台。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伏架包括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一侧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一侧的升降台、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一侧的调节台、设置于所述调节台一侧的铰接口、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一侧的升降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一侧的球形铰接头、设置于所述安装盒表面的防脱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的电源接触片。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转盘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滑槽、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一侧的定位柱,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表面的通孔;

10、所述转轮包括多根连杆、设置于所述转轮一侧的电源插接槽、设置于所述连杆一侧的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杆内部的线槽、设置于所述转轮底部的贯通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贯通杆底部的驱动杆。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块包括设置于其表面的铰接杆;

12、所述铰接杆与所述铰接口配合。

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能够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可以分散能源生产,减少对单一能源供应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传统单一风力或光伏发电装置发电稳定性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包括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以及,设备运行系统,包括,储能模块、光敏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光敏检测模块一侧的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储能模块一侧的自动升降模块;

15、控制系统,与所述设备运行系统连接,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其余模块的启停,以及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收集监视及异常报警。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plc对其余模块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电路、电力并网程序、运算程序、通信程序,以及电源;所述储能模块、光敏检测模块、自动升降模块、数据监测模块、运算程序、光敏检测模块、通信程序均与主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运算程序与光敏检测模块、数据监测模块以及通信程序电性连接。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发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轮上方的蓄电池。

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敏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架外侧的多个光敏传感器;

19、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一侧的驱动电机。

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升降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光伏架一侧的伸缩杆。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结合光伏模块和风电模块同步进行发电,可显著提高单位区域内的能源收集利用率,提高能源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固定转盘与转轮的不同轴设置,可以使得光伏板始终朝向日照方向、通过光敏检测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的交互可以使装置实现自动追光功能,通过自动升降模块可以使光伏板自动调整仰角这三个模块结合可以使其光伏发电效率大大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02)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内齿环(102a)、设置于所述内齿环(102a)上方的多条支撑柱(102b),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02b)一侧的工作台(102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架(201)包括安装盒(201a)、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连接管(201b)、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01b)一侧的升降台(201c)、设置于所述升降台(201c)一侧的调节台(201d)、设置于所述调节台(201d)一侧的铰接口(201e)、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升降滑槽(201f)、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球形铰接头(201g)、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表面的防脱杆(201h),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内的电源接触片(201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盘(301)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滑槽(301a)、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301)一侧的定位柱(301b),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301)表面的通孔(301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03)设置在所述滑槽(301a)内,所述滑动块(303)包括设置于其表面的铰接杆(303a);

6.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以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800)采用PLC对其余模块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块(800)包括主控制电路(801)、电力并网程序(802)、运算程序(803)、通信程序(804),以及电源(805);所述储能模块(400)、光敏检测模块(500)、自动升降模块(700)、数据监测模块(900)、运算程序(803)、光敏检测模块(500)、通信程序(804)均与主控制电路(801)电性连接,所述运算程序(803)与光敏检测模块(500)、数据监测模块(900)以及通信程序(804)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4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上方的发电机(40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轮(302)上方的蓄电池(4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检测模块(500)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架(102)外侧的多个光敏传感器(5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模块(700)包括设置于所述光伏架(201)一侧的伸缩杆(7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02)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内齿环(102a)、设置于所述内齿环(102a)上方的多条支撑柱(102b),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02b)一侧的工作台(102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架(201)包括安装盒(201a)、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连接管(201b)、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01b)一侧的升降台(201c)、设置于所述升降台(201c)一侧的调节台(201d)、设置于所述调节台(201d)一侧的铰接口(201e)、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升降滑槽(201f)、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一侧的球形铰接头(201g)、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表面的防脱杆(201h),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201a)内的电源接触片(201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盘(301)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滑槽(301a)、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301)一侧的定位柱(301b),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转盘(301)表面的通孔(301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光组合智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03)设置在所述滑槽(301a)内,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党唐建明贾冬周太陆郭江涛潘冉洁范志勇王世军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