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72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柔性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在户内外发光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透光率、耐候性和光学性优良等的性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性制备大尺寸大面积的柔性电致发光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在户内外发光制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发展,薄膜电致发光材料越来越成熟,厚度越来越薄,成本越来越低,适合作为大尺寸大面积光源在户外或者广告传媒行业使用。薄膜电致发光材料采用柔性衬底材料,较传统玻璃衬底刚性发光材料,具有轻薄、便携、柔软、透明等优点,更易于使用涂布加工工艺大规模低成本制备,更易于实现墙面窗面大面积照明(或显示)等设计优点。但是,水汽和氧气会通过边缘渗透到材料内部,对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和寿命有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薄膜电致发光材料通过增强材料进行封装和保护。

2、专利文献cn101937974a公开了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foled)的封装结构,在云母底板和云母盖板的外表面设置了透明的聚合物增强层,通过这种封装结构对水蒸气和氧气具有理想的阻隔性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水蒸气和氧气对器件内的有机发光功能层材料的损害。

3、然而,目前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封装工艺仍存在各种问题,如:对水氧阻隔能力很弱,发光性能不够理想且稳定性较差,寿命较短;柔性电致发光材料的挠曲性在封装后不容易保持等等。因此,改善柔性电致发光材料的水氧阻隔能力、保持挠曲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的封装工艺对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为重要。

4、常用的封装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材料,或者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树脂等聚合物材料。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封装需在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使用uv胶、热固胶或环氧ab胶进行封装,虽然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粘结性能,但由于其固化交联后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环氧树脂易开裂并变脆,导致密封性能下降,空气中的水汽成分仍能通过环氧树脂向柔性电致发光材料内部进行渗透,而且这种封装方法也不适合大尺寸大面积柔性的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的封装。

5、薄膜封装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封装法在柔性电致发光材料封装过程中的上述问题。现有的柔性电致发光材料的薄膜封装技术是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或真空蒸镀工艺,制作单层或多层薄膜,以阻挡水、氧等成分的渗透。然而,现有的薄膜封装工艺复杂、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制作出来的薄膜质量受到制备条件的制约,不能用于目前市场上对于大尺寸大面积光源的规模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在户内外发光制品中的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如下:

3、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至少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其中,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中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

4、优选地,所述热固性树脂为丙烯酸树脂。

5、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透光率不低于90%。

6、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的厚度为0.5-5μ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为5-100μm。

7、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提供玻璃纤维布和柔性电致发光薄膜;

9、将粘结剂、固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制成预浸胶;

10、将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平铺在精密涂布机的平台上,然后将玻璃纤维布平铺在所述柔性发光薄膜的上面,精密贴合,预浸胶通过精密涂布机的热熔直线喷头在精密涂布机的平台上方喷出,热熔直线喷头以一定速度运行,使得预浸胶在玻璃纤维布上涂布复合、并粘附在柔性电致发光薄膜上,然后一起经过烘道烘干、固化,形成半成品膜;

11、将上述形成的半成品膜平铺在精密涂布机,柔性电致发光薄膜面朝上,将另一张玻璃纤维布平铺在半成品膜上,精密贴合,预浸胶通过精密涂布机的热熔喷头在精密涂布机的平台上方喷出,热熔喷头以一定速度运行,使得预浸胶在玻璃纤维布上涂布复合、并粘附在半成品膜上,然后一起经过烘道烘干、固化,形成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

12、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布为无碱平纹、斜纹或缎纹玻璃纤维布的任意一种;所述玻璃纤维布的每平方米克重为60g-600g,优选地为80g-300g。

13、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优选地选自羟基丙烯酸树脂和羧基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溶解在稀释剂中的液体胶,所述粘结剂的固含量为40-80wt%,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羟值为40-200mgkoh/g(100wt%),所述羧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酸值为20-150mgkoh/g(100wt%);所述固化剂选自异氰酸酯固化剂和三聚氰胺固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正丁醇、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四氢噻吩、1,4-二氧六环、1,4-二硫六环、吡咯、n-甲基吡咯、噻吩、呋喃、吡啶、丙酮、丁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苯基甲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异佛尔酮、苯己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n,n-二乙基丙酰胺、γ-丁内酯、γ-戊内酯、碳酸二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酸苄酯、己内酯、乙腈、n-(2-氰乙基)吡咯、氯乙腈、丙腈、六氟异丙醇、苯甲醚和苯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14、优选地,在所述预浸胶中,还包括固化促进剂。

15、优选地,所述预浸胶的粘度为2000-50000mpa.s,所述预浸胶的涂布量为5-100g/m2。

16、优选地,在所述粘结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的预浸胶中,羟值为40-200mgkoh/g(100wt%);在所述粘结剂为羧基丙烯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三聚氰胺固化剂组成的预浸胶中,酸值为20-150mgkon/g(100wt%)。

17、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为柔性电致有机发光oled薄膜材料或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薄膜材料,所述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薄膜材料选自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硫化锌(zns)薄膜、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磷化铟(inp)薄膜、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砷化镓(gaas)薄膜和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氮化镓(gan)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的厚度为0.5-5μm。

18、优选地,所述热熔喷头在精密涂布机上的运行速度为1-5m/min,所述烘道的烘干、固化温度为110-130℃,固化时间为2-5min。

19、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如上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和由如上所述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其中,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中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透光率不低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的厚度为0.5-5μ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为5-100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为无碱平纹、斜纹或缎纹玻璃纤维布的任意一种;所述玻璃纤维布的每平方米克重为60g-600g,优选地为80g-300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优选地选自羟基丙烯酸树脂和羧基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溶解在稀释剂中的液体胶,所述粘结剂的固含量为40-80wt%,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羟值为40-200mgKOH/g(100wt%),所述羧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酸值为20-150mgKOH/g(100wt%);所述固化剂选自异氰酸酯固化剂和三聚氰胺固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正丁醇、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四氢噻吩、1,4-二氧六环、1,4-二硫六环、吡咯、N-甲基吡咯、噻吩、呋喃、吡啶、丙酮、丁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苯基甲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异佛尔酮、苯己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N,N-二乙基丙酰胺、γ-丁内酯、γ-戊内酯、碳酸二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酸苄酯、己内酯、乙腈、N-(2-氰乙基)吡咯、氯乙腈、丙腈、六氟异丙醇、苯甲醚和苯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在所述预浸胶中,还包括固化促进剂;所述预浸胶的粘度为2000-50000mPa.s,所述预浸胶的涂布量为5-1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为柔性电致有机发光OLED薄膜材料或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薄膜材料,所述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薄膜材料选自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硫化锌(ZnS)薄膜、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磷化铟(InP)薄膜、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砷化镓(GaAs)薄膜和柔性电致半导体发光材料氮化镓(GaN)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的厚度为0.5-5μ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喷头在精密涂布机上的运行速度为1-5m/min,所述烘道的烘干、固化温度为110-130℃,固化时间为2-5min。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和由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在户内外发光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内外发光制品包括大面积户外或小面积户内制作发光工艺品、室内发光装饰品、户外发光广告标牌、发光道路标志物和户外发光照明光源中的任意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其中,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中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透光率不低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薄膜层的厚度为0.5-5μ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分别为5-100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透明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为无碱平纹、斜纹或缎纹玻璃纤维布的任意一种;所述玻璃纤维布的每平方米克重为60g-600g,优选地为80g-300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优选地选自羟基丙烯酸树脂和羧基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溶解在稀释剂中的液体胶,所述粘结剂的固含量为40-80wt%,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羟值为40-200mgkoh/g(100wt%),所述羧基丙烯酸树脂液体胶的酸值为20-150mgkoh/g(100wt%);所述固化剂选自异氰酸酯固化剂和三聚氰胺固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正丁醇、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向阳丰田叶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高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