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氮杂环类有机物的加氢和脱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51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液体储氢领域,公开了一种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氮杂环类有机物的加氢和脱氢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Ni和Mo;其中,以元素计,Mo与Ni的摩尔比为0.2‑5:1;所述Ni位于Mo富集微区的表面,Ni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加氢/脱氢的双向催化功能,既具有较高的加氢活性,也具有较高的脱氢活性,并且其加氢和脱氢活性接近贵金属,远高于常规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液体储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氮杂环类有机物的加氢和脱氢方法


技术介绍

1、氢气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仅能效高,而且几乎不产生废弃物。发展氢气能源有望成为提高能效,降低石油消费、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可持续、高效率的规模制氢技术的开发,已成为氢能时代的迫切需求。

2、氢气在通常条件下以气态形式存在,且易燃、易爆、易扩散,使得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要优先考虑氢的储存和运输中的安全、高效和无泄漏损失问题,这就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氢能利用需要解决氢气的储运问题。

3、实现大规模氢气高效储运是实现氢气多场景应用的关键,目前的主要储运方式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化学储氢三种方式。气态储运和液氢储运是基于物理方式的储运,前者对罐体材料的密闭性和耐压性要求较高,还存在运氢效率低的问题,常规的20mpa长管拖车运氢密度仅为1%左右,且仅能短距离运氢,长距离运氢成本高;后者对材料的保温性要求较高,设备的造价成本高,在长距离运氢场景中液氢挥发损失大,并且氢气液化成本高。气态储氢罐已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Ni和Mo;其中,以元素计,Mo与Ni的摩尔比为0.2-5:1;所述Ni位于Mo富集微区的表面,Ni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中,以元素计,Mo与Ni的摩尔比为0.8-2:1,更优选为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中的Mo至少部分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所述催化剂中的Ni至少部分以单质Ni的形式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中,Ni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0-100nm;

>5.一种非负载型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ni和mo;其中,以元素计,mo与ni的摩尔比为0.2-5:1;所述ni位于mo富集微区的表面,ni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中,以元素计,mo与ni的摩尔比为0.8-2:1,更优选为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中的mo至少部分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所述催化剂中的ni至少部分以单质ni的形式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中,ni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0-100nm;

5.一种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mo计的钼源与以ni计的镍源用量摩尔比为0.8-2:1,更优选为0.8-1.2: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碱液为含有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林伟杨雪宋烨沈宁元王若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