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45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接头盒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上安装有多功能接头组件,多功能接头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复位缓冲组件包括外壳、转轴和涡簧,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转轴活动穿过外壳且转轴与外壳之间通过涡簧连接,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复位缓冲组件,在光缆受到拉动时,复位缓冲组件内的转轴发生旋转对光缆进行弹性缓冲,能够避免光缆接头部位受到牵引力,从而有效避免光缆出现接头松动、脱落的问题,且抗风强度高,能够有效避免风力所导致的光缆受到牵拉,确保了通讯传输顺畅,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接头盒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


技术介绍

1、光缆接头盒是将两根或多根已用熔纤机熔接的光缆按规范顺序一一放置。光缆接头盒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作用,是光缆线路工程建设中光纤熔接部分必须采用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器材之一,光缆接头盒的质量直接影响光缆线路的质量和光缆线路的使用寿命。

2、目前常用的电力通信光缆接头盒由底座、盒帽、存纤盘支架、存纤盘和固定基座构成,起到将光缆接续起来作用。在将两个光缆在接头盒内连接后,光缆在受到外力牵拉容易出现接头脱落,导致接触不良,影响通信传输,而且光缆接头盒大都是在室外、野外等区域,这种情况下,接头盒容易受到风力导致晃动,也会造成光缆接头脱落的问题。专利申请号cn202222702214.6公开了一种通信光缆智能接头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下盒体内设置连接套;连接套的两端设置连接口;连接口外侧设置下卡合架;上盒体上设置有多功能组件。多功能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可拆卸设置在上盒体上,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屏,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下卡合架一一配合的上卡合架;上卡合架上设置有接头连接监测件以及风扇;两组上卡合架之间设置有多组导热板;导热板的上端连接上盒体,下端接触连接套,并设置有温度监测探头。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警报器;控制器与接头连接监测件、风扇、温度监测探头和警报器信号连接;该方案中通过上卡合架与下卡合架卡合,对光缆固定、限位,提高光缆连接的稳定性。光缆被拉动时,接头连接监测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启动警报器,提醒工作人员对光缆的连接情况进行检修。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光缆被拉动时及时报警,但是无法解决光缆拉动所造成的光缆松动的问题,且户外风力导致接头盒晃动,会频繁造成光缆拉动,这就导致经常性出现报警,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工作强度。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上安装有多功能接头组件,所述多功能接头组件用于把两个光缆对接并监测盒内温湿度及发送盒体位置,所述多功能接头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所述复位缓冲组件包括外壳、转轴和涡簧,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所述转轴活动穿过外壳且转轴与外壳之间通过涡簧连接,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形成有与出线口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盒体内部设置光纤监测模块、舞动覆冰监测模块、通信模块、定时定位模块、主控模块;所述光纤监测模块和舞动覆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和定时定位模块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旋转对称的两个半壳体,所述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为外壳横截面的一半且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分别设于两个半壳体的交接处。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线口为带有缩颈缝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半壳体相互远离的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棱形框,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上均设置有与棱形框相匹配的棱形槽。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圆周分布有多个绕线槽口,所述绕线槽口的开口处设置有凸起。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位于绕线盘的两侧均固定有挡线盘,所述涡簧设置在挡线盘远离绕线盘的一侧。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盒体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上盒体上设置有与缺口槽相匹配的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与缺口槽之间形成通孔。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复位缓冲组件,光缆在复位缓冲组件缠绕后进行对接,在光缆受到拉动时,复位缓冲组件内的转轴发生旋转对光缆进行弹性缓冲,能够避免光缆接头部位受到牵引力,从而有效避免光缆出现接头松动、脱落的问题,且抗风强度高,能够有效避免风力所导致的光缆受到牵拉,确保了通讯传输顺畅,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13、2、通过光纤监测模块和舞动覆冰监测模块对光缆线路进行监测,控制模块将定时定位模块及监测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后台监测平台实现远程监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上安装有多功能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接头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所述复位缓冲组件包括外壳、转轴和涡簧,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所述转轴活动穿过外壳且转轴与外壳之间通过涡簧连接,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形成有与出线口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盒体内部设置光纤监测模块、舞动覆冰监测模块、通信模块、定时定位模块、主控模块;所述光纤监测模块和舞动覆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和定时定位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旋转对称的两个半壳体,所述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为外壳横截面的一半且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分别设于两个半壳体的交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为带有缩颈缝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壳体相互远离的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棱形框,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上均设置有与棱形框相匹配的棱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圆周分布有多个绕线槽口,所述绕线槽口的开口处设置有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绕线盘的两侧均固定有挡线盘,所述涡簧设置在挡线盘远离绕线盘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上盒体上设置有与缺口槽相匹配的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与缺口槽之间形成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上安装有多功能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接头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所述复位缓冲组件包括外壳、转轴和涡簧,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所述转轴活动穿过外壳且转轴与外壳之间通过涡簧连接,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形成有与出线口对应的通孔;所述下盒体内部设置光纤监测模块、舞动覆冰监测模块、通信模块、定时定位模块、主控模块;所述光纤监测模块和舞动覆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和定时定位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旋转对称的两个半壳体,所述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为外壳横截面的一半且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分别设于两个半壳体的交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为带有缩颈缝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陈艳聂长亮张庭祎王旭辉马亚威黄伟刘晓婧周百惠刘锐洁白宗宽贾康丽杨耀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塔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