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及墙体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学贵专利>正文

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及墙体技术

技术编号:412003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及墙体。通过对施工缝形式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改变了结合面裂缝形成的条件,实现墙体置换的混凝土无缝连接。本申请改变传统施工缝通长直缝的单一形式,设置阻缝键将整条施工缝分割成数条短缝,阻止裂缝的延展;墙顶混凝土超灌使所有结合面避开骨料下沉产生的混凝土不均匀区,终凝前,超灌混凝土自重和施工挤压力,使混凝土界面处于受压状态,新旧混凝土连接更加牢固,整体性更强,终凝后,扩大的截面有效地减小截面应力,减少裂缝产生的机率。灌注孔四周原墙板处粘贴隔离膜,成功隔断现浇混凝土与原构件的接触,避免后浇混凝土对原构件的污染,降低了后期拆除多余混凝土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加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及墙体


技术介绍

1、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过程中,当剪力墙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强度要求,影响结构的安全时,就不得不进行结构补强加固,以满足结构的承载力要求;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粘钢加固法、加大截面法、混凝土原位置换法。当混凝土强度低于原设计强度较多时,原位置换法就成为最佳选择,也是工程中应用做多的一种加固方法。

2、混凝土原位置换法是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替换现有墙体不合格混凝土的方法,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粘结成一体,新旧混凝土协同作用,其性能与一次浇筑成型构件基本相同,且不改变构件的外形。

3、墙体混凝土置换时,每块新墙体至少有2条水平边和1—2条垂直边与原墙体相接触,新墙体与原墙体结合的界面处存在施工冷缝,对该施工冷缝的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和工序安排,而且决定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能否有效地牢靠粘贴、连接成整体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传统的施工缝处理采用界面剂和楔形槽灌注混凝土组合使用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导致结合面处容易形成裂缝,裂缝易于向两个方向延展形成通缝,且采用楔形槽灌注混凝土的方式时楔形槽上口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且后期需凿除多余混凝土,施工振动易导致结合面产生新的裂缝,处理痕迹明显,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实现混凝土墙置换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的无缝连接,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性,减小后期结合面的处理工作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及墙体。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

4、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凿除本批次待置换墙体混凝土,保留墙内原有钢筋,形成洞口,凿穿位于本批次待置换墙体一侧上方的局部楼板,形成灌注孔;

6、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设置锯齿状界面,形成齿面,清洗新旧混凝土结合面;

7、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通过预埋或者凿除的方式形成阻缝键槽;

8、将预埋在前一批次置换墙体内的剪切销钉拉直,使剪切销钉跨缝连接前一批次置换墙体和本批次置换墙体,在下层剪力墙的顶部和上层剪力墙底部植入剪力销钉,预埋本批次置换墙体与后一批次待置换墙体之间的剪切销钉;

9、支模板,在模板之间安装本批次置换墙体与后一批次待置换墙体之间的阻缝键埋件和金属齿板;

10、在灌注孔四周上层剪力墙侧面及楼板上表面粘贴隔离膜;

11、通过灌注孔浇筑洞口墙体混凝土,新浇混凝土超过楼板上表面一定高度,使置换部分混凝土全程处于受压状态,超灌混凝土通过所述隔离膜与上层剪力墙侧面及楼板上表面隔开;新浇混凝土在阻缝键槽内凝固形成阻缝键,所述阻缝键将施工缝分隔成多条短缝;

12、在自重压力作用下,新浇混凝土与洞口四周墙体以及楼板结合为一体,待新浇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切除超灌混凝土。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阻缝键将施工缝分割成多条短缝,改变传统通长直缝形式,阻止了裂缝的延展;混凝土振捣引起骨料下沉速度大于砂浆下沉速度,导致最上部混凝土为厚厚的纯砂浆,强度低收缩性大,墙顶混凝土超灌使所有结合面避开骨料下沉产生的混凝土不均匀区,终凝前,超灌混凝土自重和施工挤压力,使混凝土界面处于受压状态,增强混凝土密实性,减小混凝土水化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新旧混凝土连接更加牢固,整体性更强,终凝后,扩大的截面有效地减小截面收缩应力,减少裂缝产生的机率;灌注孔四周粘贴隔离膜,防止污染原结构构件,后期拆除多余混凝土更容易,减小凿除振动对结合面的影响,界面无需处理。本申请通过对施工缝形式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改变了结合面裂缝形成的条件,增强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力和抗剪能力,实现墙置换混凝土的无缝连接,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性,后浇混凝土成功替代原混凝土,表面平整,较少后期处理工作。在施工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施工质量上优势明显,具有结构安全牢靠、施工便捷等优点。

14、可选的,相邻所述阻缝键之间间隔300~500mm。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段距离范围下,能有效减少裂缝的延展,且避免过多设置阻缝键槽,降低了施工成本。

16、可选的,所述阻缝键槽的槽底宽度和槽深为(30~50)mm*50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阻止了裂缝的延展,也能增大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力。

18、可选的,支模板之前,对洞口四周500mm范围内混凝土墙体充分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原有混凝土不吸收新浇混凝土水分为宜,浇筑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刷等强度的素水泥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湿润原有混凝土表面可以增加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的粘结力。粘结力的提高有助于确保新旧混凝土在使用中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减少可能的开裂和剥离问题。

20、可选的,超灌混凝土高出楼板上表面400~500mm。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超灌部分具有足够的自重,在自重压力作用下,使置换部分混凝土全程处于受压状态,增强混凝土密实性,减小混凝土水化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新旧混凝土连接更加牢固,整体性更强。

22、可选的,所述锯齿状界面为垂直于墙面槽深5.5~6.5mm,间距为50~100mm的横向纹路的锯齿状界面。

23、可选的,所述剪切销钉包括锚固段和预埋段,所述锚固段为г形并锚固在前一批次置换墙体或本批次置换墙体内,所述预埋段与锚固段由一根钢筋弯折而成,当处于预埋阶段,所述预埋段贴合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表面,当往洞口浇灌混凝土之前,拉直预埋段以使预埋段远离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表面。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障了剪切销钉能够提前预埋在前一批次置换墙体内,不影响原墙体的凿除,并且能够快速拉直,在新浇混凝土后,实现相邻两墙体之间的无缝连接。

25、可选的,新浇混凝土在终凝前对超灌混凝土进行压实收光。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新浇混凝土密实度,改善抗渗性,提高本批次置换墙体整体强度和硬度。

27、可选的,新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骨料直径不大于30mm,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原设计提高一级。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浇混凝土代替原混凝土,并且强度等级较原设计高一级,保障了后续置换墙体的质量,结构更具安全和牢靠。

29、第二方面

30、一种墙体,基于上述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形成,包括:

31、前一批次置换墙体、本批次置换墙体、后一批次待置换墙体、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锯齿状界面、阻缝键、阻缝键埋件、剪切销钉、隔离膜、超灌混凝土;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阻缝键之间间隔30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缝键槽的槽底宽度和槽深为(30~50)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模板(17)之前,对洞口四周500mm范围内混凝土墙体充分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原有混凝土不吸收新浇混凝土水分为宜,浇筑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刷等强度的素水泥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灌混凝土(19)高出楼板(3)上表面4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界面(9)为垂直于墙面槽深5.5~6.5mm,间距为50~100mm的横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销钉(13)包括锚固段(131)和预埋段(132),所述锚固段(131)为Г形并锚固在前一批次置换墙体(6)或本批次置换墙体(7)内,所述预埋段(132)与锚固段(131)由一根钢筋弯折完成,当处于预埋阶段,所述预埋段(132)贴合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表面,当往洞口浇灌混凝土之前,拉直预埋段(132)以使预埋段(132)远离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新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骨料直径不大于30mm,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原设计提高一级。

10.一种墙体,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形成,包括前一批次置换墙体(6)、本批次置换墙体(7)、后一批次待置换墙体(8)、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锯齿状界面(9)、阻缝键、阻缝键埋件(11)、剪切销钉(13)、隔离膜、超灌混凝土(1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阻缝键之间间隔30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缝键槽的槽底宽度和槽深为(30~50)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模板(17)之前,对洞口四周500mm范围内混凝土墙体充分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原有混凝土不吸收新浇混凝土水分为宜,浇筑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刷等强度的素水泥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灌混凝土(19)高出楼板(3)上表面4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置换中新旧混凝土界面冷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界面(9)为垂直于墙面槽深5.5~6.5mm,间距为50~100mm的横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敏罗学贵
申请(专利权)人:罗学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