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83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包括:液体蠕动泵、连接管路、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和外置固定架,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内部管腔与液体蠕动泵通过连接管路连通,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上设置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上设置若干5mm×5mm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可拆卸设计。本技术可用于辅助检测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的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为MRI可探测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提供了一个适用性强、高效和安全的体外实验3D打印模拟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设备,具体为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


技术介绍

1、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临床急症,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常用mri进行成像诊断,但需要对比剂来增强影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为新兴的用于已显示出在主动脉夹层诊治的创新型手段,其应用之前需要进行在体与体外检测实验;

2、现有的常用主动脉夹层的实验模型为动物模型,受到伦理以及经济因素的限制,动物模型通常需要β-氨基丙腈(bapn)处理,需要10—14天时间,周期较长,且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需要超声影响判断模型建立成功后,再行尾静脉注射靶向递送纳米颗粒,导致检测实验效率低下,此外动物模型针对的靶向性组织仍为单一动物源性,适用用性不足。

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包括:液体蠕动泵、连接管路、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和外置固定架;

3、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内部管腔与液体蠕动泵通过连接管路连通;

4、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上设置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

5、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上设置若干5mm×5mm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

6、所述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可拆卸设计。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液体蠕动泵、连接管路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内腔形成内部可流动循环液体密闭管腔。

8、优选的,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固定于外置固定架上并保持直立状态模拟生理性体位。

9、优选的,所述液体蠕动泵、连接管路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内部循环液体选用37℃生理盐水模拟人体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

10、优选的,所述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采用专用树脂材料3d打印成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可用于辅助检测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的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模型建立后,可由外接蠕动泵建立管腔内流体模拟,设有血管内皮贴附点位以及加药孔,可快速重复进行多次实验,无需建模等待时间,并可更换多种来源组织作为实验材料,为mri可探测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提供了一个适用性强、高效和安全的体外实验3d打印模拟模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蠕动泵(1)、连接管路(2)、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和外置固定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固定于外置固定架(6)上并保持直立状态模拟生理性体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蠕动泵(1)、连接管路(2)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内部循环液体选用37℃生理盐水模拟人体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MRI显像靶向递送纳米颗粒系统加样孔(3)、血管内膜组织固定点(4)和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采用专用树脂材料3D打印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蠕动泵(1)、连接管路(2)、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和外置固定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主动脉夹层模型(5)固定于外置固定架(6)上并保持直立状态模拟生理性体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检测用3d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麟徐臣年姜辉倪清蓉杨忠路葛玉光张彬王璐李楠迟言邦牛天羽文安国吴松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