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77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涉及高塔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承台、下段塔架、上端塔架和风机发电组,承台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承台均布固定在地面上,多个承台的顶部装配有一下段塔架,下段塔架的顶部装配有上端塔架,下段塔架用于将承台与上端塔架连接,上端塔架的顶部装配有一风机发电组,上端塔架用于稳定承载风机发电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个结构的设计,使得塔架应用范围广泛,更能适应风况复杂的地区,能够从而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且后续吊装周期可控,并且由于其内部为若干蓄水结构(蓄水仓),降低塔架重心的同时能提高塔架频率,在突破现有米塔架高度的同时,保证了塔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塔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高塔架产品以其创造高收益、带来低成本的优势获得行业市场青睐,成为帮助低风速地区创造风电收益的“金钥匙”。

2、高塔架技术通过将风力发电机轮毂托举至更高的空中,更好地捕获高空风能,使得很多原本不具备风电开发项目的风场项目,同样能够利用风电获得收益。据推算,同条件下155米高塔架较140米塔架增发电量约100-200小时,165米高塔架较140米塔架增发电量200-300小时。由此可见,通过加高风力发电机机组塔架可有效提升发电量提升,使风电收益增幅明显提高。

3、但塔架高度增加的同时,其结构的固有频率、载荷、和塔顶摆幅将影响到塔架的安全性能。随着风电行业快速发展,一些项目的机组塔架越来越高,近年塔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塔架产品的安全性挑战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蓄能超高塔架,在突破现有185米塔架高度的同时,保证了塔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包括承台、下段塔架、上端塔架和风机发电组,所述承台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台均布固定在地面上,多个所述承台的顶部装配有一下段塔架,所述下段塔架的顶部装配有上端塔架,所述下段塔架用于将承台与上端塔架连接,所述上端塔架的顶部装配有一风机发电组,所述上端塔架用于稳定承载风机发电组,所述风机发电组的底部固定有风机塔筒,所述风机塔筒与上端塔架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下段塔架包括第一斜支撑管和第一水平支撑管,所述承台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斜支撑管,所述第一斜支撑管的顶部均与上端塔架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之间均布固定有多个钢管,所述第一斜支撑管的侧边均固定有第一水平支撑管。

5、进一步地,在同一水平高度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管组合形成第一环向支撑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向支撑部为环向结构。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底部交汇为一点、顶部采用第一水平支撑管进行组合形成第一斜支撑部,所述第一斜支撑部为等腰倒三角结构,所述第一斜支撑部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第一斜支撑部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斜支撑部的顶部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支撑顶部。

8、进一步地,所述上端塔架包括第二支撑顶部、第二斜支撑部和第二环向支撑部,所述风机发电组的底部均布固定有多个第二支撑顶部,所述第二支撑顶部的底部均布装配有第二斜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顶部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二环向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的固定有一钢架构环形承台,所述钢架构环形承台上浇筑固定有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直径与风机塔筒直径相适配,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风机塔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部为等腰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共用一侧腰线,多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闭合后形成上端塔架的锥台式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支撑部包括第二斜支撑管和第二水平支撑管,所述第二斜支撑部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斜支撑部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斜支撑管,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斜支撑管作为第二斜支撑部的腰线,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斜支撑管底部的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管作为第二斜支撑部的下底边,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斜支撑管顶部的的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管作为第二斜支撑部的上底边。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支撑部的外侧均布固定有多个柱间支撑部,所述柱间支撑部为x型结构,所述柱间支撑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二斜支撑管的侧边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支撑管和第二水平支撑管之间采用分叉式连接法兰进行对接固定,所述分叉式连接法兰的分叉接口不少于三个。

12、进一步地,所述承台的数量为三组以上,相邻两个所述承台之间均固定有一地梁边,所述承台与地梁边组合成一框架结构,所述承台的底部都均布固定有多个抗拔桩,所述抗拔桩均嵌入地底。

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通过整个结构的设计,使得塔架应用范围广泛,更能适应风况复杂的地区,能够从而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且后续吊装周期可控,并且由于其内部为若干蓄水结构(蓄水仓),降低塔架重心的同时能提高塔架频率,在突破现有米塔架高度的同时,保证了塔架的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1)、下段塔架(2)、上端塔架(3)和风机发电组(4),所述承台(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台(1)均布固定在地面上,多个所述承台(1)的顶部装配有一下段塔架(2),所述下段塔架(2)的顶部装配有上端塔架(3),所述下段塔架(2)用于将承台(1)与上端塔架(3)连接,所述上端塔架(3)的顶部装配有一风机发电组(4),所述上端塔架(3)用于稳定承载风机发电组(4),所述风机发电组(4)的底部固定有风机塔筒(41),所述风机塔筒(41)与上端塔架(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塔架(2)包括第一斜支撑管(201)和第一水平支撑管(202),所述承台(1)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斜支撑管(201),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的顶部均与上端塔架(3)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之间均布固定有多个钢管,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的侧边均固定有第一水平支撑管(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水平高度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管(202)组合形成第一环向支撑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向支撑部(23)为环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底部交汇为一点、顶部采用第一水平支撑管(202)进行组合形成第一斜支撑部(22),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为等腰倒三角结构,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第一斜支撑部(22)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的顶部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支撑顶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塔架(3)包括第二支撑顶部(31)、第二斜支撑部(32)和第二环向支撑部(33),所述风机发电组(4)的底部均布固定有多个第二支撑顶部(31),所述第二支撑顶部(31)的底部均布装配有第二斜支撑部(32),所述第二支撑顶部(31)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二环向支撑部(33),多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的固定有一钢架构环形承台,所述钢架构环形承台上浇筑固定有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直径与风机塔筒(41)直径相适配,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风机塔筒(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为等腰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共用一侧腰线,多个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闭合后形成上端塔架(3)的锥台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包括第二斜支撑管(301)和第二水平支撑管(302),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斜支撑管(30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斜支撑管(301)作为第二斜支撑部(32)的腰线,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斜支撑管(301)底部的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管(202)作为第二斜支撑部(32)的下底边,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斜支撑管(301)顶部的的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管(302)作为第二斜支撑部(32)的上底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支撑部(32)的外侧均布固定有多个柱间支撑部(6),所述柱间支撑部(6)为X型结构,所述柱间支撑部(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二斜支撑管(301)的侧边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和第二水平支撑管(302)之间采用分叉式连接法兰进行对接固定,所述分叉式连接法兰的分叉接口不少于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数量为三组以上,相邻两个所述承台(1)之间均固定有一地梁边(5),所述承台(1)与地梁边(5)组合成一框架结构,所述承台(1)的底部都均布固定有多个抗拔桩(11),所述抗拔桩(11)均嵌入地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1)、下段塔架(2)、上端塔架(3)和风机发电组(4),所述承台(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台(1)均布固定在地面上,多个所述承台(1)的顶部装配有一下段塔架(2),所述下段塔架(2)的顶部装配有上端塔架(3),所述下段塔架(2)用于将承台(1)与上端塔架(3)连接,所述上端塔架(3)的顶部装配有一风机发电组(4),所述上端塔架(3)用于稳定承载风机发电组(4),所述风机发电组(4)的底部固定有风机塔筒(41),所述风机塔筒(41)与上端塔架(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塔架(2)包括第一斜支撑管(201)和第一水平支撑管(202),所述承台(1)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斜支撑管(201),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的顶部均与上端塔架(3)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之间均布固定有多个钢管,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的侧边均固定有第一水平支撑管(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水平高度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管(202)组合形成第一环向支撑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向支撑部(23)为环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斜支撑管(201)底部交汇为一点、顶部采用第一水平支撑管(202)进行组合形成第一斜支撑部(22),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为等腰倒三角结构,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相邻的第一斜支撑部(22)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斜支撑部(22)的顶部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支撑顶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段桁架式的钢管混凝土高耸蓄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塔架(3)包括第二支撑顶部(31)、第二斜支撑部(32)和第二环向支撑部(33),所述风机发电组(4)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鹏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