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77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包括:外部容器,其在内侧形成有向上侧开放的容纳空间;内部容器,其在内侧形成有向上侧开放的储存空间,并且插入于容纳空间内;保持器,其包括保持器本体和支撑突起,并且结合于内部容器的开放的上部;内部盖,其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盖通道,能够分离地结合于外部容器的开放的上部,并且在结合于外部容器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器按压内部容器;肩,其在上部形成有贯通孔,并且结合于内部盖的外侧;按钮,其在上部形成有排出孔,一部分通过所述贯通孔的方式结合于贯通孔,并且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以及泵模块,其与保持器通道和盖通道相邻,并且包括弹性部件,以相盖弹性地支撑按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出容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再装容器的更换简便且便于回收利用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的社会意识的增强,对易于回收利用及再利用的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可回收利用的排出容器通过制作成使其材质都相同来促进回收利用,例如,使用通过塑料注塑制作的弹簧来代替设于现有泵中的金属材质的弹簧,由此促进回收利用。此外,通过将排出容器的构件中的一部分制作成可更换以进行再装,可以节省成本并减少资源浪费。

2、另一方面,作为防止资源浪费的又一方面,可以包括能够完全用完容器内部的内容物。例如,当被更换的再装容器内部残留有内容物时,不但伴有废弃残余内容物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因无法立即回收利用该容器而伴有用于开放和清洗容器的工艺所产生的额外的资源浪费。

3、在再装容器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如果使再装容器的构造过于简单,可能不容易进行再装容器的安装,即使在安装再装容器后,排出容器也可能无法提供较高的性能。如果为了弥补这一点而使再装容器具有更复杂的构造,则作为更换对象的再装容器的制造成本会增加,因此这也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存在对一种因再装容器的更换简便而可以引导用户积极使用,并且在使排出容器维持较高的性能的同时,使得再装容器可以具有简单的构造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的结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再装单元的更换简便且便于回收利用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储存在容器内的内容物中未被消耗的剩余量最小化,并且能够简化用于回收利用的容器的清洗程序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

4、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再装容器具有简单的构造的同时,可再装排出容器能够维持较高的性能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

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将通过以下阐述的实施例变得更加清楚。

6、技术方案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可再装排出容器,可以包括:外部容器,其在内侧形成有向上侧开放的容纳空间;内部容器,其在内侧形成有向上侧开放的储存空间,并且插入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保持器,其包括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保持器通道的保持器本体、以及从所述保持器本体的上表面朝向上部凸出的支撑突起,并且结合于所述内部容器的开放的上部;内部盖,其在对应于所述保持器通道的位置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盖通道,构成为能够分离地结合于所述外部容器的开放的上部,并且构成为在结合于所述外部容器的状态下使所述保持器按压所述内部容器;肩,其在上部形成有贯通孔,并且结合于所述内部盖的外侧;按钮,其在上部形成有排出孔,结合于所述贯通孔,并且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并且以使所述按钮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肩的贯通孔的方式结合于所述贯通孔;以及泵模块,其构成为与所述保持器通道和所述盖通道相邻,并且包括弹性部件,以相对于所述内部盖弹性地支撑所述按钮,并且当所述按钮被按压时将储存在所述储存空间内的内容物排出至所述排出孔的外部。

8、本专利技术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可以具备一个以上的如下实施例。例如,所述保持器可以包括保持器凸出部,该保持器凸出部从所述保持器本体向上和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凸出以在内侧形成所述保持器通道,所述保持器凸出部的内径可以随着朝向下方减小。此外,所述内部盖可以包括盖凸出部,该盖凸出部从盖本体向上和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凸出以在内侧形成所述盖通道,所述盖凸出部的内径可以越朝向下方越减小。

9、可再装排出容器还可以包括活塞,其在所述内部容器的储存空间内设置于所述内容物的下方,并且被配置为贴紧于所述内部容器的内周面,并且可以配置为随着所述内容物被排出,所述活塞在所述储存空间内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活塞可以包括:活塞本体;凹陷部,其从所述活塞本体向下凹陷;以及贴紧部,其形成在所述活塞本体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凹陷部的形状可以对应于所述保持器、所述内部盖及所述泵模块中向所述保持器本体的下表面的下方凸出的部分的形状。

10、所述内部容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跨在所述外部容器的上部的凸缘,所述内部容器的外周面和下表面可以被配置为不与所述外部容器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外部容器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凸台,所述内部容器的凸缘可以安放于所述凸台,使得所述凸缘的下表面和外周面与所述外部容器接触。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再装容器可以是用于前述可再装排出容器的再装容器,可以包括:所述内部容器;所述保持器;以及再装盖,其结合于所述保持器,其中,所述再装盖可以包括:平板,其具有对应于所述保持器的形状;第一塞,其构成为在对应于所述保持器通道的位置从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以在所述再装盖结合于所述保持器的状态下阻断所述保持器通道;第二塞,其构成为以与所述保持器的支撑突起相邻的方式从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以在所述再装盖结合于所述保持器的状态下贴紧于所述支撑突起的侧面;以及把持部,其从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向上凸出。

12、专利技术的效果

13、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预期包括如下事项的多种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非要发挥以下所有效果方可成立。

1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提供能够方便地回收利用和简单地更换,并且允许可以完全消耗再装单元内的内容物,从而提供抑制资源浪费的效果。

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及再装容器提供在能够简便地更换的同时,维持较高的性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8.一种再装容器,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所述再装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装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