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77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混凝沉淀装置、加药装置、中间水池、提升泵和多介质过滤器等,其中:混凝沉淀装置由相互连通的混药池和沉淀池组成,混凝沉淀装置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流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经过再次沉淀后通过提升泵和污水管将上清液输送至多介质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通过调整加药量、搅拌周期、沉淀时间、曝气时间等处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多种污水,解决系统运行不稳定,达标率低等问题。此外,该装置配置的反冲洗装置可以通过空气气压冲击达到反冲洗滤料的目的,带动滤料在其内部做大幅度的循环运动,反冲洗过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够确保设备持续可靠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也逐年增加,如何加大村镇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率成为该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日本针对排水管网不能覆盖的独门独户,开发了以“净化槽”为关键单元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在村镇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例如: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cn107694179a)公开了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对堆积在过滤板上的杂质无法进行清除的问题。再例如:一种一体化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cn109020045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cod低于50mg/l、硝化效果好、出水浊度低,运行管理方便,季节变化对出水效果影响小,投资成本低,有景观美化效果。

3、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依旧存在如下技术缺点:

4、1)现有设备缺少混凝沉淀装置和多介质过滤器,其适应能力较弱,其曝气量、混凝药量、混凝搅拌速度等调节不易,当外部温度、污水水质、污水水量变化时,常常引起系统运行不稳定,达标率低等问题。

5、2)现有设备缺少反冲洗装置,或配置的反冲洗装置在冲洗滤料、生物填料时需要设备暂停工作,无法同时进行污水处理与滤料冲洗。此外,内部的滤料、生物填料多数处于静止状态,即使部分设备配置了滤料、填料搅动系统,但在实际工作时,其搅拌幅度或搅拌效果不佳,内外部的滤料、填料无法做到有效的循环运动,导致内外滤料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不一致。

6、如何设计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为该
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调整加药量、搅拌周期、沉淀时间、曝气时间等处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多种污水,解决系统运行不稳定,达标率低等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装置、加药装置、中间水池、提升泵、多介质过滤器和鼓风机,其中: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由相互连通的混药池和沉淀池组成;所述混药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进药口,进水口通过污水管和进水泵接入待处理污水,进药口通过加药管和加药泵连接加药装置,混药池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用于混合污水、pac溶液和pam溶液,混药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底管;

4、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回水漏斗,沉淀池的末端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的内部与出水口相连的位置设置有溢流堰,沉淀池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带孔隔板,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底管;

5、所述中间水池的顶部通过污水管连通沉淀池的出水口,中间水池的底部通过手动球阀连通污泥管,混凝沉淀装置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流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经过再次沉淀后通过所述提升泵和污水管将上清液输送至多介质过滤器顶部的进水接口;

6、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顶部还设置有曝气接口,多介质过滤器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水接口,两个出水接口均通过手动球阀连通污泥管,多介质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排污接口,排污接口通过污水管引流至回水漏斗,多介质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反冲洗进气接口;

7、所述反冲洗进气接口和曝气接口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鼓风机。

8、优选的,所述带孔隔板的数量为四个至七个,带孔隔板的底部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相距10cm至30cm,带孔隔板通过焊接或螺丝与沉淀池的侧壁垂直固连。

9、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多个排污底管,所述排污底管通过电动球阀连通污泥管。

10、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连通曝气接口,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连通曝气盘。

11、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底部中心安装有底部进气头,底部进气头与反冲洗进气接口连通,底部进气头的上部套装有锥型罩,所述锥型罩的顶部连通有反冲洗装管,所述反冲洗装管的顶部出水口处安装有分流锥头,其中:

12、所述底部进气头与锥型罩的内壁距离2至5cm;

13、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部填充有滤料,滤料的高度低于分流锥头和排污接口的高度;

14、所述滤料包括石英砂、无烟煤、或锰砂中的一种或多种,滤料的直径为2mm至6mm。

15、本技术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装置配置有混凝沉淀装置、加药装置、中间水池和多介质过滤器,能够通过调整加药量、搅拌周期、沉淀时间、曝气时间等处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多种污水,解决系统运行不稳定,达标率低等问题。该多介质过滤器通过内部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为污水提供间歇性曝气、以完成生化反应,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该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能够代替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好氧区,将硝化液回流和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前端。

17、2)混凝沉淀装置和多介质过滤器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生物量,延长污泥停留时间,可以使菌种硝化菌的浓度提高,进而促进硝化作用;而且附着于多介质过滤器内部滤料上的生物膜内部为厌氧或缺氧状态,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因而达到低温时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

18、3)该多介质过滤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水体悬浮杂质使水澄清,达到环保部门核准的污水排放标准。

19、4)该装置配置的反冲洗装置可以通过空气气压冲击达到反冲洗滤料的目的,带动滤料在其内部做大幅度的循环运动,反冲洗过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够确保设备持续可靠工作,出水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装置(1)、加药装置(2)、中间水池(3)、提升泵(4)、多介质过滤器(5)和鼓风机(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隔板(110)的数量为四个至七个,带孔隔板(110)的底部与沉淀池(102)的底部之间相距10cm至30cm,带孔隔板(110)通过焊接或螺丝与沉淀池(102)的侧壁垂直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多个排污底管(106),所述排污底管(106)通过电动球阀(12)连通污泥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内部设置有进气管(506),所述进气管(506)的顶部连通曝气接口(502),所述进气管(506)的底部连通曝气盘(5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的底部中心安装有底部进气头(508),底部进气头(508)与反冲洗进气接口(505)连通,底部进气头(508)的上部套装有锥型罩(509),所述锥型罩(509)的顶部连通有反冲洗装管(510),所述反冲洗装管(510)的顶部出水口处安装有分流锥头(511),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装置(1)、加药装置(2)、中间水池(3)、提升泵(4)、多介质过滤器(5)和鼓风机(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隔板(110)的数量为四个至七个,带孔隔板(110)的底部与沉淀池(102)的底部之间相距10cm至30cm,带孔隔板(110)通过焊接或螺丝与沉淀池(102)的侧壁垂直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多个排污底管(106),所述排污底管(106)通过电动球阀(12)连通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天龙屈岍侯成史凯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创业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