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15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柱,所述钢柱内部顶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孔活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调整两侧的连接板的高度,便于调整钢梁所处的高度,使其设备整体适用于各种条件的场地使用,从而增强设备整体的适用性,并且两侧连接板所处位置呈现水平状态,可以使所安装的钢梁之间呈现整体水平效果,提高了设备整体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结构是由钢质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桥梁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2、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为cn112922156a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装置,虽然便于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装配和节点的连接,而且连接后,该节点处受到支撑作用好,强度好,并且使用者在进行装配时,省时省力,实现快速装配,但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钢梁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设备使用范围较为单一,且装配不够便捷,效率低,为此提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内部顶端开设有螺纹槽(2),所述螺纹槽(2)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通过螺纹孔活动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置有钢梁(8),所述钢梁(8)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10)、活动槽(11)、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内部顶端开设有螺纹槽(2),所述螺纹槽(2)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通过螺纹孔活动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置有钢梁(8),所述钢梁(8)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10)、活动槽(11)、丝杆(12)、压板(13)、导向杆(14)、辅助板(15)、握把(16)和伸缩机构,所述固定槽(7)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外侧通过螺纹孔活动设置有压板(13),所述活动槽(11)内部位于丝杆(1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与压板(1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荣奎巩俊涛陈辉魏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