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14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包括底盘,底盘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防护机构与清洁机构,提升机构为一组第一立柱与一组第二立柱,一组第一立柱与一组第二立柱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一组第一立柱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顶端与第一立柱顶部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外壁啮合连接有螺纹套。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一组驱动电机工作使得螺纹杆转动,与之啮合的一组螺纹套位于限位槽内上下移动,带动一组横杆位于一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上下移动,使得顶棚便于升起与降下,不仅有利于养殖舍内沐浴充分光照,杀菌消毒,同时加大了养殖舍内通风散味的速度,有利于家禽的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禽养殖,尤其涉及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家禽的生态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对家禽进行养殖时需要给家禽搭建相应的养殖舍。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939275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家禽养殖舍,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安装有养殖舍,所述养殖舍顶端通过转动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储粪板,所述储粪板底端安装有烘干筒,所述底板两侧均安装有风机,所述养殖舍内壁安装有药液管。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养殖舍是封闭结构,只有前侧设置有笼门供家禽进出,因此装置的透气性较差,内部通风不到位易产生异味,且滋生细菌,不利于家禽的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包括底盘,底盘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防护机构与清洁机构,提升机构为一组第一立柱与一组第二立柱,一组第一立柱与一组第二立柱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一组第一立柱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顶端与第一立柱顶部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外壁啮合连接有螺纹套,一组第二立柱内部均设置有滑杆,一组滑杆外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一组滑块与一组螺纹套之间均设置有横杆,横杆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杆,多个支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棚。

4、优选地,一组第一立柱与一组第二立柱底端分别与底盘顶部四角固定连接,且一组第一立柱、一组第二立柱分别位于对角排列,一组螺纹套与一组滑块分别位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内部滑动连接,多个横杆两端均与限位槽两端内壁滑动连接。

5、优选地,顶棚表面均匀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一组驱动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6、优选地,防护机构为多个横向栏杆,多个横向栏杆两端分别与一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外侧固定连接,多个横向栏杆均匀排列,其中最顶部的横向栏杆与横杆之间均匀排列有多个伸缩栏杆。

7、优选地,其中多个横向栏杆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杆,一组侧杆顶端与横向栏杆固定连接,一组侧杆底端与底盘顶部固定连接,一组侧杆之间插接有多个前门栏杆,多个前门栏杆一端伸出侧杆且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驱动杆,驱动杆另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

8、优选地,清洁机构为后槽与一组斜槽,后槽与一组斜槽开设于底盘顶部,后槽位于底盘后方,一组斜槽位于底盘两侧且斜槽一端伸出底盘前侧,底盘顶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位于后槽与一组斜槽之间,底座顶部设置有底架,底架采用镂空网架组成。

9、优选地,顶棚底部四方均设置有伸缩雨挡。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一组驱动电机工作使得螺纹杆转动,与之啮合的一组螺纹套位于限位槽内上下移动,带动一组横杆位于一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上下移动,使得顶棚便于升起与降下,不仅有利于养殖舍内沐浴充分光照,杀菌消毒,同时加大了养殖舍内通风散味的速度,有利于家禽的养殖;

12、2.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利用多个横向栏杆对养殖舍内进行围挡,同时无论顶棚升降,伸缩栏杆均可确保养殖舍的防护能力,而设置的前门栏杆也可在一组液压杆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开门,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能力;

13、3.通过设置的清洁机构,利用带有坡边的底座使得家禽的粪便等均可流入后槽与斜槽,并在斜槽的导向作用下排出养殖舍,保证了养殖舍内的清洁度,同时设置的底架使得家禽在养殖舍内站立时脚底不会沾染粪便,确保了家禽自身的清洁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包括底盘(1),底盘(1)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防护机构与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为一组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一组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一组第一立柱(2)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顶端与第一立柱(2)顶部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6)外壁啮合连接有螺纹套(7),一组第二立柱(3)内部均设置有滑杆(8),一组滑杆(8)外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一组滑块(9)与一组螺纹套(7)之间均设置有横杆(10),横杆(10)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杆(11),多个支杆(11)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底端分别与底盘(1)顶部四角固定连接,且一组第一立柱(2)、一组第二立柱(3)分别位于对角排列,一组螺纹套(7)与一组滑块(9)分别位于第一立柱(2)与第二立柱(3)内部滑动连接,多个横杆(10)两端均与限位槽(4)两端内壁滑动连接。

<p>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2)表面均匀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一组驱动电机(5)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为多个横向栏杆(13),多个横向栏杆(13)两端分别与一组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外侧固定连接,多个横向栏杆(13)均匀排列,其中最顶部的横向栏杆(13)与横杆(10)之间均匀排列有多个伸缩栏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所述横向栏杆(13)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杆(15),一组侧杆(15)顶端与横向栏杆(13)固定连接,一组侧杆(15)底端与底盘(1)顶部固定连接,一组侧杆(15)之间插接有多个前门栏杆(16),多个前门栏杆(16)一端伸出侧杆(15)且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驱动杆(17),驱动杆(17)另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二立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杆(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为后槽(19)与一组斜槽(20),后槽(19)与一组斜槽(20)开设于底盘(1)顶部,后槽(19)位于底盘(1)后方,一组斜槽(20)位于底盘(1)两侧且斜槽(20)一端伸出底盘(1)前侧,底盘(1)顶部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位于后槽(19)与一组斜槽(20)之间,底座(21)顶部设置有底架(22),底架(22)采用镂空网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2)底部四方均设置有伸缩雨挡(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包括底盘(1),底盘(1)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构、防护机构与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为一组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一组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一组第一立柱(2)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顶端与第一立柱(2)顶部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6)外壁啮合连接有螺纹套(7),一组第二立柱(3)内部均设置有滑杆(8),一组滑杆(8)外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一组滑块(9)与一组螺纹套(7)之间均设置有横杆(10),横杆(10)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杆(11),多个支杆(11)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棚(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立柱(2)与一组第二立柱(3)底端分别与底盘(1)顶部四角固定连接,且一组第一立柱(2)、一组第二立柱(3)分别位于对角排列,一组螺纹套(7)与一组滑块(9)分别位于第一立柱(2)与第二立柱(3)内部滑动连接,多个横杆(10)两端均与限位槽(4)两端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2)表面均匀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一组驱动电机(5)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养家禽养殖舍,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冼湛源李鹏飞盘伟庆黄俊涛梁远花黄月婵黄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浮市谷尼思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