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07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涉及墙体安装领域,包括灌注模板,所述灌注模板背面的底端卡接有底卡座,所述灌注模板背面的顶端卡接有顶卡座,且底卡座和顶卡座位于同一垂线方向内,所述底卡座和顶卡座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卡座的底部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有两组底支撑杆,且两组底支撑杆之间呈对向分布,本技术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实现螺纹筒与螺纹支撑杆对顶卡座进行抵触支撑的同时,能配合底支撑杆来对灌注模板底部进行横向的支撑,这样能较好的保证灌注模板的实际安装效果,防止底部受压造成灌注变形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墙体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类的墙体在砌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灌注模板来进行两侧的定位,随后向内部灌注混凝土实现凝结,在灌注模板的两侧需要引用支撑固定结构来实现灌注模板的安装,从而保证对内部混凝土的定型操作。

2、现有技术,如:cn210458960u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桥梁的混凝土灌注模板,通过将套杆穿过螺栓孔插入容纳槽内,卡舌自动卡入卡槽内,对套杆进行固定,然后利用紧固螺母旋拧在套杆上,将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连接固定,从而对相邻的围板进行固定,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拆卸时,只需通过按压压杆,将卡舌缩回安装腔内,拔出套杆,即可解除对围板的锁定,拆卸方便、快速、施工效率高。避免了传统的采用螺栓螺母的方向进行锁定,拆卸时的繁琐过程。

3、另有现有技术如:cn218668512u,一种混凝土浇筑构造柱灌注口模具

4、cn215519320u,一种装配式墙体

5、但是上述以及其他典型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6、1.现有技术中的灌注模板在向内灌注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底部受压较大,而传统的支撑结构仅对顶端进行侧向支撑,因此会导致混凝土发生下榻,影响实际灌注后的成型效果。

7、2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对不同高度的灌注模板不能较好的进行适配工作,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调节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灌注模板底部受压大的问题以及面对不同高度灌注模板时调节较为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包括灌注模板,所述灌注模板背面的底端卡接有底卡座,所述灌注模板背面的顶端卡接有顶卡座,且底卡座和顶卡座位于同一垂线方向内,所述底卡座和顶卡座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卡座的底部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有两组底支撑杆,且两组底支撑杆之间呈对向分布,所述底支撑杆远离底卡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上下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杆。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底座销、两组入地桩、受力杆和两组分支杆,两组所述入地桩分别插接于底座销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受力杆与底座销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远离底座销的一端与两组分支杆之间活动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分支杆通过活动销分别与两组底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分支杆之间呈对向分布。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销的顶端与螺纹筒底部的螺纹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筒顶部的螺纹支撑杆通过活动销与顶卡座的背面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杆、啮合杆、两组滑孔、齿柱、六角螺母和摇把,所述啮合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底部,两组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啮合杆与齿柱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柱的一端通过螺纹杆与六角螺母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摇把固定连接于齿柱远离六角螺母的一端。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啮合杆滑动连接于滑孔的内侧,两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卡座的底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滑孔分别开设于底卡座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齿柱的左右两端通过限位轴套与底卡座之间转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实现螺纹筒与螺纹支撑杆对顶卡座进行抵触支撑的同时,能配合底支撑杆来对灌注模板底部进行横向的支撑,这样能较好的保证灌注模板的实际安装效果,防止底部受压造成灌注变形的情况发生。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在扭转摇把后带动底卡座与顶卡座之间发生相对距离变化,从而对不同高度的灌注模板进行卡接固定,操作简单,卡接固定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包括灌注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模板(1)背面的底端卡接有底卡座(2),所述灌注模板(1)背面的顶端卡接有顶卡座(3),且底卡座(2)和顶卡座(3)位于同一垂线方向内,所述底卡座(2)和顶卡座(3)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底卡座(2)的底部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有两组底支撑杆(5),且两组底支撑杆(5)之间呈对向分布,所述底支撑杆(5)远离底卡座(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稳定机构(6),所述稳定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螺纹筒(7),所述螺纹筒(7)的上下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6)包括底座销(601)、两组入地桩(602)、受力杆(603)和两组分支杆(604),两组所述入地桩(602)分别插接于底座销(60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受力杆(603)与底座销(6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603)远离底座销(601)的一端与两组分支杆(604)之间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分支杆(604)通过活动销分别与两组底支撑杆(5)之间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分支杆(604)之间呈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销(601)的顶端与螺纹筒(7)底部的螺纹支撑杆(8)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筒(7)顶部的螺纹支撑杆(8)通过活动销与顶卡座(3)的背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两组连接杆(401)、啮合杆(402)、两组滑孔(403)、齿柱(404)、六角螺母(405)和摇把(406),所述啮合杆(402)固定连接于连接杆(401)的底部,两组所述连接杆(401)分别通过啮合杆(402)与齿柱(404)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柱(404)的一端通过螺纹杆与六角螺母(40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摇把(406)固定连接于齿柱(404)远离六角螺母(405)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杆(402)滑动连接于滑孔(403)的内侧,两组所述连接杆(40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卡座(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孔(403)分别开设于底卡座(2)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齿柱(404)的左右两端通过限位轴套与底卡座(2)之间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包括灌注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模板(1)背面的底端卡接有底卡座(2),所述灌注模板(1)背面的顶端卡接有顶卡座(3),且底卡座(2)和顶卡座(3)位于同一垂线方向内,所述底卡座(2)和顶卡座(3)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底卡座(2)的底部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有两组底支撑杆(5),且两组底支撑杆(5)之间呈对向分布,所述底支撑杆(5)远离底卡座(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稳定机构(6),所述稳定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螺纹筒(7),所述螺纹筒(7)的上下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6)包括底座销(601)、两组入地桩(602)、受力杆(603)和两组分支杆(604),两组所述入地桩(602)分别插接于底座销(60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受力杆(603)与底座销(6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603)远离底座销(601)的一端与两组分支杆(604)之间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分支杆(604)通过活动销分别与两组底支撑杆(5)之间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分支杆(604)之间呈对向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鹤飞史德龙郑磊陈健李佳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苏州绿色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