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晓英专利>正文

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00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直流电压测量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它的第一步进盘由22×10Ω测量盘组成,第二步进盘由11×11Ω环形电阻网构成测量盘,由10只0.5Ω电阻构成辅助盘,第三盘为双滑线盘,两个测量盘与测量滑线间用导线连接,不通过开关切换,使电位差计测量时不存在变差及热电势影响,且省去了第一步进盘二只辅助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直流电压进行测量的仪器。
技术介绍
当前对于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在三个测量盘之间的连接上,中间盘普 遍采用开关切换,这样就产生接触电阻的变差,给分辨率带来限制。为了克服该问题, 一般采用大电刷以增大接触面积,并采用银-铜复合材料;专利号ZL200720107587. 1、 ZL200720109901.X、及申请号200710067805. 8公布了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解决开关 接触电阻的变差新方法,它的第一步进盘有一只测量盘与二只辅助盘组成,由于第一步进 盘不置在0时,第二步进盘置不同示值时电路总阻是变化的,第一步进盘置在0时,第二步 进盘置不同示值时电路总阻不变,为此第一步进盘增加了二只辅助盘来区别步进盘置0及 不置0两种情况的电路连接,从而增大了仪器的体积,也使开关及仪器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在三个测量盘的连接上中间 盘不通过开关切换,而且第一步进盘取消辅助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采取 电流从电位差计1. 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两个步进盘及一个双滑线盘组成的 电阻测量网络到485Q的调定电阻Rw及0 lQ可锁定的可调电阻I^,再到66Q电阻R。, 经过0 120 Q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 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 电阻RP2的滑动触点,再经过100KQ限流电阻R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电位差计标准回 路;电位差计用于连接被测量U/'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两个测量盘及一个双滑线盘 的电阻网络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电位差 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只有测量盘I,它有0、1、2、……22共23个档位,各档 触点间连接10Q电阻一只,第二步进盘由测量盘II与辅助盘n'组成,测量盘II有0、1、 2、……10共11个档位,上面有11个11Q的电阻,第1个电阻I^一端焊接第2个电阻R2 一端,电阻R2另一端焊接第3个电阻R3 —端,电阻R3另一端焊接第4个电阻R4 —端,电阻 R4另一端焊接第5个电阻R5 —端,电阻R5另一端焊接第6个电阻R6 —端,电阻R6另一端 焊接第7个电阻R7 —端,电阻R7另一端焊接第8个电阻R8 —端,电阻R8另一端焊接第9个 电阻R9 —端,电阻R9另一端焊接第10个电阻R1Q —端,电阻R1Q另一端焊接第11个电阻Rn 一端,第11个电阻Rn另一端与第1个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阻^与电阻^的连接点经 过20Q电阻与第1触点连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连接点经过12Q电阻与第2触点连接, 电阻R3与电阻R4的连接点经过6 Q电阻与第3触点连接,电阻R4与电阻R5的连接点经过 2 Q电阻与第4触点连接,电阻R5与电阻R6的连接点与第5触点连接,电阻R6与电阻R7的 连接点与第6触点连接,电阻R7与电阻R8的连接点经过2 Q电阻与第7触点连接,电阻R8与电阻R9的连接点经过6 Q电阻与第8触点连接,电阻R9与电阻R1Q的连接点经过12 Q电 阻与第9触点连接,电阻I^。与电阻Rn的连接点经过20Q电阻与第10触点连接,电阻&。 与电阻Ru的连接点为节点A,电阻&与电阻Rn连接的点为节点B,节点B经过30 Q电阻 与O触点连接,第二步进盘的辅助盘II'上是10只0.5Q的电阻,第二步进盘测量盘II的 电刷与辅助盘II'的电刷之间通过200Q电阻R^连接,第三盘为双滑线盘,两根滑线粗细 材质相同,阻值都是10Q,其中一根为测量盘滑线III,另一根为辅助盘滑线III',双滑线 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个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 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 Q ,双滑线盘刻度盘的O示值,也就是代换盘滑线III'及测 量盘滑线III第0触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刻度盘的10 示值,也就是代换盘滑线III'及测量盘滑线III第IO触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 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刷片;辅助盘II'第10触点与2300Q 电阻1 13的一端并联点为节点C,节点C与电位差计工作电源的正极连接,辅助盘II'的电 刷连接测量盘I第22个触点连接,测量盘I的0触点连接节点A,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测 量滑线III的始端O,测量滑线III的末端10经过90Q电阻Rn后连接电路节点B,节 点B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一端;电位差计用于连接被测量U/'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 测量盘I电刷连接,负极端钮经过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辅助滑线III'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步进盘省去了二只辅助盘,使电位差计结构简单,体积縮 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补偿回路内三只测量盘连接的线路上没有经过开关,所以不 存在变差及热电势影响;第一步进盘及双滑线盘的电刷切换引起阻值变化不影响测量数 值,只影响检流计阻尼,且与整个补偿回路的电阻变化比起来电刷切换引起阻值变化可以 忽略。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电路。 在图1中,22X10Q的测量盘I,表示测量盘I由22只10Q的电阻组成;同理, 10X0.5Q的辅助盘II',表示辅助盘n'由10只0.5Q的电阻组成,测量盘II的电阻环 形网内有10 X 11 Q ,表示测量盘II的电阻环形网内电阻& 电阻R1Q十只电阻阻值都是 11 Q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测量盘II在节点A与节点B之间是i^一只11 Q首尾相连的电阻环,当 测量盘II置5或置6时,测量盘II的电刷到节点B之间是5只11 Q电阻与6只11 Q 电阻并联,并联后阻值最大为30Q ,所以第5、6触点与电阻环上对应点直接连接,测量盘 II的其它触点到节点B之间的电阻值都连接到30Q ;当测量盘II置4或置7时,测量 盘II的电刷到节点B之间是4只11Q电阻与7只11Q电阻并联,并联后阻值为28Q,所 以第4、7触点经过2Q电阻与电阻环上对应点连接;当测量盘II置3或置8时,测量 盘II的电刷到节点B之间是3只11Q电阻与8只11Q电阻并联,并联后阻值为24Q,所 以第3、8触点经过6Q电阻与电阻环上对应点连接;当测量盘II置2或置9时,测量 盘II的电刷到节点B之间是2只11Q电阻与9只11Q电阻并联,并联后阻值为18Q,所以第2、9触点经过12 Q电阻与电阻环上对应点连接;当测量盘II置1或置10时,测 量盘II的电刷到节点B之间是1只11 Q电阻与10只11 Q电阻并联,并联后阻值为10 Q , 所以第1、10触点经过20 Q电阻与电阻环上对应点连接;当测量盘II置0,测量盘II的 第0触点到节点B之间是30Q电阻连接。 第二步进盘的测量盘II的电刷与辅助盘II'的电刷是同步的,第二步进盘置 O时,辅助盘II'的电刷与节点B之间的电阻值是两个同是230Q的电阻并联,因此是 115Q 。 第二步进盘置1时,辅助盘II'的电刷与节点B之间电阻值的计算需要进行三 角形-星形变换,设电阻(R2+R3+…+R9+Rj与电阻Rn两边阻值等效于电阻iv电阻Rn与电 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电流从电位差计1.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两个步进盘及一个双滑线盘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485Ω的调定电阻R↓[N]及0~1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2],再到66Ω电阻R↓[0],经过0~12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2]的滑动触点,再经过100KΩ限流电阻R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电位差计标质相同,阻值都是10Ω,其中一根为测量盘滑线Ⅲ,另一根为辅助盘滑线Ⅲ′,双滑线盘的刻度盘标有0、1、2、……10十一个示值点的10个大格,每大格有不标数字均匀分布的10小格,每大格对应阻值为1Ω,双滑线盘刻度盘的“0”示值,也就是代换盘滑线Ⅲ′及测量盘滑线Ⅲ第0触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始端,双滑线盘刻度盘的“10”示值,也就是代换盘滑线Ⅲ′及测量盘滑线Ⅲ第10触点,即双滑线盘的电刷接触滑线电阻上的末端,两根滑线电阻上的电刷是同一片金属刷片;辅助盘Ⅱ′第10触点与2300Ω电阻R↓[13]的一端并联点为节点C,节点C与电位差计工作电源的正极连接,辅助盘Ⅱ′的电刷连接测量盘Ⅰ第22个触点连接,测量盘Ⅰ的0触点连接节点A,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测量滑线Ⅲ的始端“0”,测量滑线Ⅲ的末端“10”经过90Ω电阻R↓[14]后连接电路节点B,节点B连接调定电阻R↓[N]高电位一端;电位差计用于连接被测量“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与测量盘Ⅰ电刷连接,负极端钮经过双刀双掷开关K后与辅助滑线Ⅲ′连接。准回路;电位差计用于连接被测量“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两个测量盘及一个双滑线盘的电阻网络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只有测量盘Ⅰ,它有0、1、2、……22共23个档位,各档触点间连接10Ω电阻一只,第二步进盘由测量盘Ⅱ与辅助盘Ⅱ′组成,测量盘Ⅱ有0、1、2、……10共11个档位,上面有11个11Ω的电阻,第1个电阻R↓[1]一端焊接第2个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焊接第3个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焊接第4个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焊接第5个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焊接第6个电阻R↓[6]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有三个测量盘的电位差计,电流从电位差计1.5V工作电源的正极经过由两个步进盘及一个双滑线盘组成的电阻测量网络到485Ω的调定电阻RN及0~1Ω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2,再到66Ω电阻R0,经过0~120Ω可调电阻RP1回到工作电源的负极组成电位差计工作回路;标准电池EN正极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调定电阻RN及可锁定的可调电阻RP2的滑动触点,再经过100KΩ限流电阻R到标准电池EN负极组成电位差计标准回路;电位差计用于连接被测量“UX”的两个端钮,正极端钮经过两个测量盘及一个双滑线盘的电阻网络经过两个常闭触点之间接有检流计G的双刀双掷开关K到负极端钮组成电位差计补偿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盘只有测量盘I,它有0、1、2、……22共23个档位,各档触点间连接10Ω电阻一只,第二步进盘由测量盘II与辅助盘II′组成,测量盘II有0、1、2、……10共11个档位,上面有11个11Ω的电阻,第1个电阻R1一端焊接第2个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焊接第3个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焊接第4个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焊接第5个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焊接第6个电阻R6一端,电阻R6另一端焊接第7个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焊接第8个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焊接第9个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焊接第10个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焊接第11个电阻R11一端,第11个电阻R11另一端与第1个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点经过20Ω电阻与第1触点连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连接点经过12Ω电阻与第2触点连接,电阻R3与电阻R4的连接点经过6Ω电阻与第3触点连接,电阻R4与电阻R5的连接点经过2Ω电阻与第4触点连接,电阻R5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骆晓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