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温域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894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凝胶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宽温域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离子液体,(2)制备前驱体溶液,(3)制备离子凝胶。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具备宽温度工作范围、灵敏的光响应性以及稳定的光致变色性,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使用,使光致变色凝胶材料的应用温度范围得到了显著突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凝胶材料,涉及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宽温域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光致变色材料指的是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刺激下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的材料,其光致变色的主要原理是紫外光的照射引起物质能量的变化,促使分子结构改变或引发相关化学反应。相比于传统形态的刚性材料,光致变色凝胶软物质材料具备高透明度、良好的柔韧性以及可调节的机械强度等优势,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光致变色凝胶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无墨水打印、信息存储、可重复读写设备以及光敏传感器等领域。

2、传统光致变色凝胶通常以水或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如申请号为20231051110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凝胶及其制备的多重响应变色干凝胶和变色方法,经过制备预聚液、引发聚合、褪色步骤制得了一种光致变色凝胶,其溶剂为水、乙二醇或甘油。由于传统光致变色凝胶的溶剂在高温下易挥发,在低温下易冻结,使得所制备的光致变色凝胶在极端条件下难以保持稳定状态,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且,其在光照下引发聚合反应的时间为2~5h,在投入生产时生产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温域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硝酸的浓度为3 mol/L,乙胺水溶液的浓度为68-72 wt%;硝酸与乙胺的摩尔比为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旋蒸条件为:80 °C水浴,旋蒸2-3 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单体选自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中的至少一种。p>

5.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温域光致变色双网络离子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硝酸的浓度为3 mol/l,乙胺水溶液的浓度为68-72 wt%;硝酸与乙胺的摩尔比为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旋蒸条件为:80 °c水浴,旋蒸2-3 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单体选自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单体为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光致变色因子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3:100;单体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3:3;光引发剂与单体的摩尔比为1:100;阳离子多糖与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琳张婧玥徐家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