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49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技术属于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环,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上对称连接有两组螺纹杆,所述框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双出轴电机、螺纹丝杆和第一转轮便于使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快速对不同尺寸的磁环进行限位,提高工作效率,双出轴电机工作会带动两组螺纹杆同步转动,使两组第一滑块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在第一滑块运动时通过连接杆会带动第一转轮同步运动,对磁环进行限位夹持,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具体为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1、共模电感绕线装置是一种用于制造电感器的装置,共模电感器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元件,常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共模电感绕线装置通过绕线机构将绕线线圈绕制在磁芯上,制造出具有特定电感值和特性的电感器,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在电子制造业中广泛使用,可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共模电感器,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2、专利文件cn210778192u其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顶端的支撑框架,底板的顶端且位于支撑框架内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柱一和立柱二,立柱一和立柱二的顶端均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套分别与立柱一和立柱二相连接,且转轴靠近立柱二的一侧设有贯穿支撑框架的转柄,转轴上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辊轴,支撑框架内的顶端设有隔层,隔层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齿板。有益效果:通过工作人员转动转柄使辊轴进行旋转线圈的绕制工作,待绕线完毕后,工作人员旋转转轮通过衔接杆与活动杆的配合带动切割刀下移,切割刀对需要切割的位置相对应,便可完成线圈的切断工作,从而使工人的操作更加方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装置,主要考虑便于对铜线进行切断,通过工作效率,没有考虑到快速对不同尺寸的磁环进行固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进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磁环进行限位夹持,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快速对不同尺寸磁环进行限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环;

3、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上对称连接有两组螺纹杆,且两组螺纹杆上的螺纹相反,所述框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且螺纹杆的一端穿设在第一滑块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

4、优选的,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驱动器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盘,所述转动环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框架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且导向板穿设在第一滑块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驱动器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转动环侧面设置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驱动器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滤板,所述安装架的内壁对称设置有风机,所述安装架的内壁设置有风槽,且风机的输出端与风槽的输入端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架体,架体内设置有喷气头,且喷气头的输入端通过软管与风槽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架体的外壁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喷气头的外壁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双出轴电机、螺纹丝杆和第一转轮便于使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快速对不同尺寸的磁环进行限位,提高工作效率,双出轴电机工作会带动两组螺纹杆同步转动,使两组第一滑块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在第一滑块运动时通过连接杆会带动第一转轮同步运动,对磁环进行限位夹持,伸缩杆工作会推动第二滑块在导向架上平稳滑动位置,第二滑块移动时会带动第二转轮移动,第二转轮与磁环接触后,在两组第一转轮转动,带动磁环转动时,磁环转动会带动第二转轮转动,进而便于磁环进行转动,避免磁环抖动,达到快速对不同尺寸的磁环进行限位夹持的目的,提高了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工作效率;

13、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风机和喷气头便于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对绕线的磁环进行清洁,提高绕制的共模电感质量,风机工作对安装架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抽取的空气流动进入到风槽的内部后,通过软管会流动进入到喷气头的内部,喷气头使风力流向磁环的外壁,进而可以对磁环外壁吸附的杂质进行清除,同时伺服电机工作会带动喷气头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对磁环的不同位置进行清洁,达到对磁环进行清洁的目的,进而在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对磁环进行缠绕铜线时,有效的避免了磁环上吸附有杂质,影响制造的共模电感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驱动器(4)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盘(6),所述转动环(5)上设置有凹槽(9),所述框架(10)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15),且导向板(15)穿设在第一滑块(1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齿轮(7),且驱动齿轮(7)与转动环(5)侧面设置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7)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导向架(19),所述导向架(19)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0),所述框架(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一端与第二滑块(20)的外壁固定连接。</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0)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的顶部设置有轴承(23),所述轴承(2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25),所述安装架(25)上设置有滤板(26),所述安装架(25)的内壁对称设置有风机(27),所述安装架(25)的内壁设置有风槽(28),且风机(27)的输出端与风槽(28)的输入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架体(29),架体(29)内设置有喷气头(31),且喷气头(31)的输入端通过软管与风槽(28)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9)的外壁设置有伺服电机(30),且伺服电机(30)的输出端与喷气头(31)的外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驱动器(4)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盘(6),所述转动环(5)上设置有凹槽(9),所述框架(10)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15),且导向板(15)穿设在第一滑块(1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齿轮(7),且驱动齿轮(7)与转动环(5)侧面设置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驱动器(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7)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导向架(19),所述导向架(19)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0),所述框架(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一端与第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盈非晶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