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41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所述调配罐的上部分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本技术中,通过将内筒带有连接嘴的一端插入调配罐内侧,促使内筒外表面一周焊接的多个定位块与调配罐内壁开设的多个定位凹槽插接,使得内筒底部的连接嘴伸入排液管之中,然后将顶盖置于调配罐的上方,促使顶盖底面设置的多个定位柱与定位环上开设的多个定位孔相插接,使得搅拌桨得以插入内筒之中,相较于现有油墨调配装置,采用定位柱、定位环、定位块和定位环,使得调配罐的拆装便捷度高,且内筒安装后由定位块进行定位,防止内筒发生自旋转,在方便内筒清洁的同时有利于油墨调配的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墨调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墨调配装置


技术介绍

1、印刷油墨生产的目的是使颜料颗粒均匀地分散到连结料中,并根据不同种类的油墨及性能要求适当加入辅助剂形成一稳定悬浮胶黏体,配料是把配方中规定的颜料和连结料及辅助剂放入专用的容器中的过程,配料是决定油墨各项性能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油墨的质量及印刷适性,在油墨制造中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各种油墨的配料都按照规定的配方严格执行。

2、经检索,公开号cn215996550u公开了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顶端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端中央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封盖的顶端右侧设有定量机构,所述外筒的底端中央设有快开装置,所述外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内筒的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挂件,所述挂件的个数共有个,所述挂件的外侧设有挂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外筒、内筒、挂件等,本装置可以通过将绳索穿过挂件,在封盖完全移除后,可以通过绳索拉动挂件将内筒拉出,内筒将拉出后便于对内筒进行清理,清理干净便于下次油墨调配的纯粹性,从而保证油墨调配的质量。

3、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调配罐体内侧设置可拆卸安装的内筒,达到方便清洁内筒的目的,但是由于内筒和罐体之间未设置定位结构,可能存在内筒自旋转的现象,给油墨的充分搅拌和调配造成不利影响。

4、为此,提出了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具备方便内筒定位安装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所述调配罐的上部分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顶盖右侧连通有进料嘴,且进料嘴内活动安装有金属滤兜,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盖固定连接有搅拌桨,且搅拌桨的外围设置有内筒,所述调配罐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外围设置有底架,所述底架与调配罐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内筒活动设置于调配罐内部,且内筒底部连通有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延伸至排液管内侧,所述顶盖的底面焊接若干个定位柱,所述调配罐的上部分对应顶盖焊接带有若干个定位孔的定位环,所述定位柱与定位环的定位孔相插接,所述内筒上部表面开设若干个定位块,所述调配罐内壁面对应定位块开设多干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凹槽相插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配罐侧面一周环绕焊接有多个安装框,且每个安装框内均嵌入安装有一个电加热板,所述内筒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凸环,所述电加热板贯穿调配罐与凸环相接触。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配罐侧面一周环绕焊接有多个安装框,且每个安装框内均嵌入安装有一个电加热板,所述内筒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凸环,所述电加热板贯穿调配罐与凸环相接触。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盖的底部对应定位环设置环形边框,且环形边框的尺寸与定位环的尺寸相适配,若干个所述定位柱均与环形边框相焊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液管整体呈l型结构,且排液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桨的表面等距安装有多组搅拌杆,且多组搅拌杆均为圆杆型结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筒的顶面设置敞口,且内筒的连接嘴外径小于排液管的内径。

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中,通过将内筒带有连接嘴的一端插入调配罐内侧,促使内筒外表面一周焊接的多个定位块与调配罐内壁开设的多个定位凹槽插接,使得内筒底部的连接嘴伸入排液管之中,然后将顶盖置于调配罐的上方,促使顶盖底面设置的多个定位柱与定位环上开设的多个定位孔相插接,使得搅拌桨得以插入内筒之中,相较于现有油墨调配装置,采用定位柱、定位环、定位块和定位环,使得调配罐的拆装便捷度高,且内筒安装后由定位块进行定位,防止内筒发生自旋转,在方便内筒清洁的同时有利于油墨调配的有效进行;

11、本技术中,通过在调配罐的侧面一周焊接多个安装框,且每个安装框内嵌入安装的电加热板均与内筒外壁设置的凸环相接触,当油墨调配时,通过启动安装框的电加热板,促使电加热板将热量由凸环传递至内筒内部灌注的油墨原料,实现油墨原料调配阶段的加热,从而增加油墨原料间的混合效果,其次,通过在进料嘴内侧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滤兜,能够在进料阶段对油墨原料进行过滤,避免结块的油墨原料进入调配罐,从而增加油墨调配的品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1)的上部分设置有顶盖(2),且顶盖(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3),所述顶盖(2)右侧连通有进料嘴(4),且进料嘴(4)内活动安装有金属滤兜(12),所述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顶盖(2)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1),且搅拌桨(11)的外围设置有内筒(10),所述调配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8),且排液管(8)的外围设置有底架(7),所述底架(7)与调配罐(1)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内筒(10)活动设置于调配罐(1)内部,且内筒(10)底部连通有连接嘴(18),所述连接嘴(18)延伸至排液管(8)内侧,所述顶盖(2)的底面焊接若干个定位柱(13),所述调配罐(1)的上部分对应顶盖(2)焊接带有若干个定位孔的定位环(14),所述定位柱(13)与定位环(14)的定位孔相插接,所述内筒(10)上部表面开设若干个定位块(15),所述调配罐(1)内壁面对应定位块(15)开设多干个定位凹槽(16),所述定位块(15)与定位凹槽(16)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1)侧面一周环绕焊接有多个安装框(5),且每个安装框(5)内均嵌入安装有一个电加热板(6),所述内筒(10)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凸环(17),所述电加热板(6)贯穿调配罐(1)与凸环(17)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底部对应定位环(14)设置环形边框,且环形边框的尺寸与定位环(14)的尺寸相适配,若干个所述定位柱(13)均与环形边框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8)整体呈L型结构,且排液管(8)的表面安装有阀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1)的表面等距安装有多组搅拌杆,且多组搅拌杆均为圆杆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的顶面设置敞口,且内筒(10)的连接嘴(18)外径小于排液管(8)的内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调配装置,包括调配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1)的上部分设置有顶盖(2),且顶盖(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3),所述顶盖(2)右侧连通有进料嘴(4),且进料嘴(4)内活动安装有金属滤兜(12),所述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顶盖(2)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1),且搅拌桨(11)的外围设置有内筒(10),所述调配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8),且排液管(8)的外围设置有底架(7),所述底架(7)与调配罐(1)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内筒(10)活动设置于调配罐(1)内部,且内筒(10)底部连通有连接嘴(18),所述连接嘴(18)延伸至排液管(8)内侧,所述顶盖(2)的底面焊接若干个定位柱(13),所述调配罐(1)的上部分对应顶盖(2)焊接带有若干个定位孔的定位环(14),所述定位柱(13)与定位环(14)的定位孔相插接,所述内筒(10)上部表面开设若干个定位块(15),所述调配罐(1)内壁面对应定位块(15)开设多干个定位凹槽(16),所述定位块(15)与定位凹槽(16)相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春樊艳叶枝绿董玉芬张鹏彭渊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大姚县彩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