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宣红翔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0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包括上下两部分扣合形成的壳体,壳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二极管、透镜和光纤束,透镜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和光纤束抵接,二极管的引脚穿过壳体的下端面向外延伸,光纤束原理透镜的一端穿过壳体的上端面向外延伸,二极管有着纯正的光谱和超远的穿透力,本技术可以将二极管发射的扁平状光源聚焦,并通过光纤束进行传导,最佳状态下能实现95%以上的光利用率,用极低的功率就能达到实际应用效果,应用在汽车尾灯位置灯上能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应用在汽车氛围灯上可长距离传输光源且亮度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1、尾灯状态是驾驶员判断前方车辆行驶意图的主要依据。在日间行驶时,驾驶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视距、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有效的接收到前方车辆的尾灯示警信息,导致车辆驾驶预判不及时,从而引发交通安全问题。

2、汽车尾灯的设计是由发光的中心展开,将光经反射面聚集投射到需要的地方,以达到汽车尾灯安全规格的各角度照度,而现有的led均是指向性光源,想要用指向性点光源做到几近不可能。

3、因此,快速有效的汽车尾灯状态识别,是辅助驾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发光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包括上下两部分扣合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二极管、透镜和光纤束,所述透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光纤束抵接,所述二极管的引脚穿过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向外延伸,所述光纤束远离所述透镜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向外延伸。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光纤束由光纤通过插芯准直固定后得到。

6、进一步,所述插芯为陶瓷插芯或金属插芯。

7、进一步,所述光纤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8、进一步,所述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二极管有着纯正的光谱和超远的穿透力,本技术可以将二极管发射的扁平状光源聚焦,并通过光纤束进行传导,最佳状态下能实现95%以上的光利用率,用极低的功率就能达到实际应用效果,应用在汽车尾灯位置灯上能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应用在汽车氛围灯上可长距离传输光源且亮度统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部分扣合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二极管、透镜和光纤束,所述透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光纤束抵接,所述二极管的引脚穿过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向外延伸,所述光纤束远离所述透镜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由光纤通过插芯准直固定后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为陶瓷插芯或金属插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部分扣合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二极管、透镜和光纤束,所述透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光纤束抵接,所述二极管的引脚穿过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向外延伸,所述光纤束远离所述透镜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光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红翔
申请(专利权)人:宣红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